小蓑衣藤
小蓑衣藤 |
小蓑衣藤,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小蓑衣藤ClematisgourianaRoxb.Var.finetiiRehd.etWils.的根或莖葉。分布於甘肅、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發表,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瘀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 [1]
中文學名 | 小蓑衣藤 | 科 | 毛茛科 |
別稱 | 小木通 | 屬 | 鐵線蓮屬 |
界 | 植物界 | 種 | 小蓑衣藤 |
門 | 被子植物門 | 分布區域 | 甘肅、陝西、四川、貴州、雲南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採收時間 | 夏季採收莖葉;秋、冬季挖根 |
目 | 毛茛目 | 用量 | 內服:煎湯,9-12g |
目錄
功能
發表,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
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瘀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2g。
加工炮製
- 夏季採收莖葉,鮮用或曬乾。
- 秋、冬季挖根,去鬚根,洗淨。
形態特徵
藤本[註 1]。一回羽狀複葉,有5小葉,有時3或7,偶爾基部一對2-3小葉;小葉片紙質,卵形、長卵形至披針形,長(4-)7-11cm,寬(1.5-) 3-5cm,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常全緣,偶爾疏生鋸齒狀牙齒,兩面無毛或近無毛,有時下面疏生短柔毛。圓錐狀聚傘花序多花;花序梗、花梗密生短柔毛;萼片4,開展,白色,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9mm,頂端鈍,兩面有短柔毛;雄蕊無毛;子房有柔毛。瘦果紡錘形或狹卵形,不扁,頂端漸尖,有柔毛,長3-5mm,宿存花柱長達3cm。花期9月至10月,果期11月至12月。
相關論述
注釋
- ↑ 「藤本」:藤本植物是指那些莖幹細長,自身不能直立生長,必須依附他物而向上攀緣的植物。按它們莖的質地分為草質藤本(如扁豆、牽牛花、芸豆等)和木質藤本。按照它們的攀附方式,則有纏繞藤本(如紫藤、金銀花、何首烏)、吸附藤本(如凌霄、爬山虎、五葉地錦)和卷鬚藤本(如絲瓜、葫蘆、葡萄)、蔓生藤本(如薔薇、木香、藤本月季)。如上,「攀援」即是「攀緣」,應為攀緣植物,此類植物因「攀緣」的特性而稱之為「藤本植物」,是相對於喬木、灌木而言。因此,攀援植物、攀緣植物、藤本植物應是一類,只是稱謂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