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咏雪词。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片从闺中人的视角咏雪,下片从冶游者的视角吟雪,一为居家候者,一为旅途归人,看似无联系,但表达出吟雪之时包含的闺怨之意。

此词为天圣(1023年-1032年)末年词人任西京留守推官时在洛阳写的咏雪词。

目录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欧阳文忠公集》

文学体裁;词

作者;欧阳修

作品原文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1]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白话译文

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词语注释

⑴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

⑵兽炉:铸成兽形的香炉。

⑶春丛:春季丛生的草木。

⑷六花:雪花,因其结晶为六瓣,所以叫六花。

⑸剪刀:喻春风。化用唐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⑹拂鞍:拂过马鞍。

⑺章街:章台街,汉代都城长安街名,街旁多植柳树。

作品鉴赏

上片从闺中人的视角咏雪,首先通过室内景写天气之寒冷,为下文咏雪作铺垫。"玉壶"句,室内的王壶上结了一层晶莹透亮的冰,取暖香炉内的香也烧成了灰烬。接着描写的视角由内而外。闺中女主人公起床掀开绣帘一看,只见雪花纷纷扬扬,不待剪刀裁剪,树上仿佛开满了洁白的六出花朵。

这里词人巧妙化用唐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大雪纷飞的样子,形象生动。

下片从冶游者的视角吟雪,首先从室外着笔。洛阳城中,城阙高耸,楼台高高低低、参差不齐。飘扬着的雪花似迎风飞舞的柳絮,有的拂过行人的马鞍,有的飘落在他的衣袖上。末句笔锋一转,说行人骑马过街的情形仿佛似走马章台街。章台街为冶游场所,这似乎在点明雪中行人的身份--冶游之人。

词作上下两片分别从闺中人和冶游者的角度写雪景,看似无联系,但一为居家候者,一为旅途归人,如此,则词中吟雪之时则包含闺怨之意。

古诗文鉴赏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2]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3]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4]

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贬谪,仕途不像晏殊那么顺利,对人生命运的变幻和官场的艰险有较深的体验。表现这类情感的词作虽然不太多,但毕竟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以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够用以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他有名的《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更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这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5]

视频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二)理想照亮现实

秒懂百科欧阳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