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兒奴屢背約
《少年行·兒奴屢背約》是宋初僧人釋智圓的作品之一。釋智圓(九七六-一〇二二),字無外,自號中庸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歲,受具於龍興寺。二十一歲,傳天台三觀於源清法師(吳遵路《閒居編序》)。居杭州孤山瑪瑙院,與處士林逋為友(《咸淳臨安志》卷七〇)。真宗乾興元年卒,年四十七。諡號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雜著《閒居編》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於世。智圓詩,存於《閒居編》卷三七至五一。《閒居編》無單本傳世,惟見《續藏經》。
“ |
兒奴屢背約,辱我漢天子。 瞋目而語難,五陵年少子。 舉手提三尺,報國在一死。 匹馬立奇勳,壯哉傳介子。 |
” |
— [北宋]釋智圓 |
目錄
出家學儒
智圓從小身體不好,其父將8歲的兒子寄放於寺院,一則養病一則念書,並不準備讓智圓出家,而是期望兒子將來能求取功名,光宗耀族。而當智圓十三歲時某一秋天夜晚,正巧睡在俗家,且做了一個印象深刻的夢,智圓將此夢告訴父親,其父承認智圓與佛有緣,決定讓他正式出家。
另一種說法是在智圓自己心中的感覺是他從小異於一般兒童,所以父母讓他出家。智圓從少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智圓之父 希望兒子「友儒讀書為本,干祿於明朝,以光我族」。
智圓從小友儒讀書,志慕儒學,十五歲時就對《詩經》、《楚辭》略有了解,二十一歲時還打算深入學習儒學,拜師為文。智圓學習儒學非常勤奮,「殺青磨鉛,不舍晝夜」;同時,他也表現出訓世的勇氣與信心,「鳴唱文教,金口木舌,大訓乎衰世」。成年後的智圓之所以強調儒釋調和、振興儒學,與其年少時期所接受的儒家教育當有密切關係。智圓少善詩律。「十五微知騷雅,好為唐律詩[1]」,智圓在詩歌方面取得的成就,與其年少時在詩歌創作方面下過一番功夫,也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斬露頭角
智圓雖然八歲出家,但其真正自覺開始學習佛法的時間當為二十一歲。記載智圓二十一歲師從源清法師學天台三觀於奉先。由於智圓學習非常用功,再加上年少多病,至二十一歲時,因身體疾病對其學習帶來了一定阻礙,既而開 始反省,認為自己身為佛家弟子應以學佛為先,此後智 圓才真正地開始用心研習佛學經典。
智圓雖以弘揚佛法為其主要事業,但由於其早年對儒家經典寄有深厚的興趣,因而 「於講佛經外,好讀周、孔、楊、孟書,往往學為古文,以宗其道,又愛吟五七言詩,以樂其性情......」 。智圓「予多抱疾,嘗自稱病夫。著《病夫傳》。
雖贏耗癯疾,而不倦講道以誨人,三藏典誥,洎周、孔、苟、 孟、揚雄、王通之書,往往行披坐擁」。由於博覽群書,智圓對《周易》、《春秋》[2]、《尚書》、《詩經》、《論語》皆有所得,也因為心有所得,所以更勇於為學,智圓研習儒學,撰寫古文,在當時頗負名望,並得到了「知古人道,有古人文」的美稱。
卜居孤山
大中祥符九年(1016),智圓四十一歲卜居西湖孤山,後人因稱其為「孤山法師」,與林逋為鄰友,交往甚密。智圓於大中祥符九年,也就是他四十一歲時,開始居住在西湖孤山。
淡泊無執
智圓「嘗患脾病,語久食飽,輒氣喘汗流,耳鳴目眩,不堪其苦也」 ,雖「每精別方書,調品藥石,以自醫病」 ,然終以斯人斯疾而逝,享年四十有七。智圓在天禧三年春,也就是其去世前三年,就立有《遺囑》,他向門人交代好了個人的後事以及寺院之處置與未來。智圓在臨終前兩個月,由弟子云卿筆記《生死無好惡論》一文。
視頻
少年行·兒奴屢背約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最受熱評的八首唐代律詩,個人圖書館,2021-02-03
- ↑ 孔子的《春秋》,到底講了什麼?,搜狐,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