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寒化
少阴寒化 |
中医理论术语,为伤寒少阴病的病理变化。指少阴心肾阳虚阴盛,从阴化寒的证候。主要发生于外感热病后期的危重阶段。主要症状有精神萎靡,蜷卧恶寒,面色苍白,脉细微或沉或数而无力,四肢不温,甚至厥逆,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口不渴或渴喜热饮,严重者冷汗如油,晕厥,呼吸困难,脉微欲绝。
目录
基本信息
解读
由于致病因素和体质的不同,少阴病有从阴化寒,从阳化热两类证型。其中少阴寒化证是少阴阳气衰弱,病邪入内从阴化寒,阴寒独盛,临床以无热恶寒,下利清谷,肢冷脉微为主要特点的证候,为少阴病比较多见的类型。
《伤寒论》对少阴化寒有较多的描述,如: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中医应用
一、少阴化寒的病因病机
少阴寒化证的发生,一是心肾阳气素虚,复感寒邪,邪气直中少阴,内外合邪而发病;二是病在他经失治、误治,损伤肾阳而转属少阴(其中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故太阳病最易转入少阴);三是长期喜食寒凉之品,脾胃虚寒,阴寒内结;四是环境因素及久居潮湿阴冷之地,冒湿等因,以致阳气被扼,外无以温煦,日久损及肾阳(由此可见,少阴寒化证的基本病机即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少阴寒化证是感受寒邪,因正气虚寒而由表入里,由阳证陷入阴证,严重损伤阳气,特别是损伤心肾之阳所导致。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危重证候。表现为精神萎靡,蜷卧恶寒,面色苍白,脉细微或沉或数而无力,四肢不温,甚至厥逆,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口不渴或渴喜热饮,严重者冷汗如油,晕厥,呼吸困难,脉微欲绝。
精神萎靡,恶寒蜷卧,是阳气虚衰,心神不振。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是阳虚失于温运。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是脾胃阳虚失于固摄。内无热邪故无口渴;阳虚津不上承故有口渴的感觉,但只能少量热饮。脉微细或沉或数而无力是阳气不足,心阳不振,鼓动血行之力不足。至于冷汗,晕厥等危症则是亡阳气脱之象。而之所以阳衰气虚是由寒邪所致。
二、少阴化寒的治疗方法 治疗少阴寒化应以扶阳为要点,宜温补法。
(一)少阴寒化的方剂治疗
首选"四逆汤",若有身体痛,骨节痛者可选方"附子汤",以祛寒化湿。若有腹痛,小便不利,浮肿者可选"真武汤",以培土利水,下利者可选"白通汤"。
1.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甘草、干姜、附子。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细。
2.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功效:温经助阳,祛寒化湿。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3.真武汤 《伤寒论》
组成: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目𥆧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4.白通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葱白。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
(二)少阴寒化的针灸治疗
治则:温肾逐寒、回阳救逆,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处方:太溪、复溜、肾俞、神门、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
仲景《伤寒论》所谓少阴寒化证之辨证论治皆从基本病机入手,从遣药组方体现其对少阴寒化证用温法以扶阳抑阴的基本治则,但用药宜遵从个人体质以及进行药性分析,少阴寒化证亦是六经辨证中的一部分,不能因此凡见寒证皆用大剂温热药,应根据具体病情斟酌。此外,温热药物的,运用也要遵从法度,选药有法, 用量有度,不可过用滥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