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姆
尼姆 |
本名 尼姆 外文名 Nimes 所属地区 加尔省 面 积 162 km² 人口数量 24 万 著名景点 加尔桥, |
尼姆:是法国南部加尔省的省会,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24万,靠近地中海,每年阳光照耀的时间达到300天以上。以法国最暖热城市而著名。是一个既浪漫古典又现代的艺术之都。在法语里,“尼姆”是泉水精灵(Nemausus)的名字,沿市街而行,处处都可见到造型特殊的喷泉,让整个城市充满活泼的气息。尼姆到处都有罗马的遗迹,这一点与阿尔勒很相似,但它的历史要比阿尔勒悠久。 [1]
目录
简介
" [它]位于历史与人际交往的十字道。" ——(Christian Liger)尼姆有着古老的历史。
尼姆(Nimes)是法国南部城市,加尔省的省会,并是此省的最大城市。位于罗讷河以西。人口12万(1982)。公元前一世纪已为繁荣城镇。十六世纪时是基督教加尔文宗的重要流行地之一。葡萄酒、蔬菜和水果贸易中心。有纺织(针织)、食品、机械、制革等工业。交通中心。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建于公元一世纪可容纳数万人的圆形剧场;高30多米的八角形塔;曾供应城市用水的古水塔等。
这里的罗马竞技场虽然面积比不上罗马的竞技场,但保存情况非常好,每年4、7、8月,还常在竞技场举行斗牛。这个城镇的四分之三的人口是信教徒,因此这里成了宗教改革时代虐杀教徒的胡格诺派的根据地,同时也是新旧两教派融合的“南特勒令”被废止时新教徒的亡命之地。近年来,尼姆对过去的竞技场进行了改建,同时增添了一些融入现代建筑风格的新设施等,使得这座城市重新焕发了活力。如今的尼姆,不仅拥有了2000年悠久的历史,而且同时还具有站在时代最前列的法兰西精神。这是一座能够令人同时体味出历史与未来的优美城市。
交通
从巴黎里昂车站乘TGV到达尼姆需3小时50分钟;从马赛乘车1小时10分钟;从阿维尼翁乘车约30分钟。此外,可以从巴黎乘飞机到尼姆-阿尔勒-卡马尔克机场,需1小时10分钟,从机场乘巴士10分钟可到市区。如从阿尔勒到尼姆,可在阿尔勒国铁站前乘巴士,约需40分钟,一天4班车。尼姆位于阿维尼翁/马赛-蒙彼利埃轴线上,距离巴黎约715公里,市区拥有长久人口约133 000,并且有不少的夏季游客。它位于法国国家公路113号(蒙彼利埃至马赛)与86号(通往阿维尼翁)之交叉处。
名胜古迹
加尔桥
加尔桥建于公元1世纪的伟大工程堪称古代的一个奇迹,是罗马时代的高架渠桥。据传,当时每天从50公里外的水源处――于泽斯向尼姆供水2万立方米。乍一看来,这座高架渠桥呈水平形式,很难想像它是怎样使水流动的。其实,建筑技术堪称天才的罗马人,在设计时即已造好了坡度,水是由拱门的最上层流淌下来的。其这座桥的风景美不胜收,基本算得上普罗旺斯独一无二的最佳休息地了。
交通:乘坐从尼姆火车站开往于泽斯或阿莱斯的巴士,约需35分钟;从阿维尼翁火车站旁的巴士总站发车,则需45分钟。无论哪趟车都要在Auberge Blanche下车,下车后还有1公里的路程。旅游旺季还有短途旅行车,详情可咨询当地旅游局。
神殿
四方形神殿位于古竞技场的后面,距竞技场约10分钟的路程。这是一座古旧的希腊罗马式神殿,神殿三面都是空地,令这座本身已经建筑得壮丽雄伟的殿堂更添一份气势。神殿的建筑特色是科林斯式的圆柱。这座建筑高约17米,深26米,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奥古斯都大帝(Auguste)时代,它把罗马时期的神殿形式原原本本的保留了下来。神殿建成后曾作为市政府大楼和教堂,现在则为古代博物馆(Musee des Antigues)。这里最值得一看的有修复18世纪的泉边之庭园时发现的阿波罗大理石像、青铜的阿波罗头像以及1873年发掘时碎成103片的尼姆的维纳斯等。
马涅塔
登上尼姆泉后面的丘陵,可以看到另一座古罗马遗迹马涅塔。该塔昔日原是用来眺望远处以防止敌人入侵的,现在塔内还有残留的有140级阶梯,可以拾级登塔,凭栏远眺,体验一下古罗马士兵守土御敌时的心情。而站在塔顶上,远近风景尽收眼底:前面是地中海沿岸的广阔平原,后面是连绵不尽的山峰,而脚下则是尼姆老街。红褐色的屋瓦、绿色的树,衬托出美丽的中世纪石构建筑。
竞技场
古罗马竞技场是尼姆的主要罗马古迹之一,是当前世界保存得最完整的古罗马竞技场,也是世界上现存400座罗马竞技场中最大的20座之一。公元前49年时,马赛沦陷,尼姆城沦为罗马帝国的殖民地,当时社会经济非常繁华,因此今天在尼姆的街头,还可以看到许多古罗马时代的建筑物。竞技场建于公元2世纪初,当时以奥古斯都大帝命名为 Clonia Augusta Nemausus。罗马竞技场起源于猎人与野兽的争斗,后来更多的是角斗士之间的争斗,再演变为训练有素的角斗士们的争斗表演,如今进入现代生活,演变变成剧院和仪式表演。竞技场呈椭圆型,整个场地东西长133米,南北长101米。高21米,气势雄伟而典雅,拥有24000个座位从外面可看到顶端的60道拱门,公元5世纪曾被歌德人当作军事要塞。坐在竞技场顶层可眺望整个尼姆市风光。竞技场旁边是自由广场,广场面积非常的大,与尼姆火车站遥遥相对。
泉边公园
泉边公园位于山丘上的古迹庭园,建于罗马时代。因当时的尼姆是以泉水为中心发展而成的都市,所以人们深信泉水是有精灵的,而泉边公园就是当时人们为了奉献给泉水的精灵而建造出来的庭园。庭园景致秀丽,沿途是布满雕像的走廊,虽然它并不如竞技场和神殿那样保存完整,但在庭园中漫游,也能感受到它昔日的美丽面貌,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山丘上有一条名叫尤泽斯的狭小街道,弥漫着一片中世纪的气氛,这里曾是著名宫殿陶器产地,以仿制大理石的硬质陶器闻名于世。
特产
从中世纪开始,尼姆就以纺织厚而结实的帆布著称。后来,这种厚布被出口到美国,很快被用来生产结实的牛仔裤。这种织物最早被称作“de Nimes”,意即“尼姆产”。后来这个词演化成“Denim”,成为牛仔布的正式称谓。
名人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1857年他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1858)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的出版给他带来小说家的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