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之情趣(王天震)
作品欣賞
居家之情趣
四面高牆,有花有草;有山有石;還有清水潺潺;魚兒嬉玩。推開窗戶,藍天白雲,有成群的鳥兒掠過對面的樓盤。餓了,自己做;渴了,沏一杯茶;困了,躺在舒適的床上;倦了,看一會兒書,日子愜意極了。
花,是奇異的,各種各樣。十幾盆,大大小小不一。大部分都叫不上他們的名字。只是懶於澆灌,結果他們反而長得很是茂盛,一盆盆綠油油的。分開,仿佛一棵棵樹,濃密着;放在一塊兒,簡直就像一片密不透風的森林。
晚上,我常常把他們分散在屋子的各個角落,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清理空氣,也讓眼睛裡,處處都有綠色;有生活的氣息;有生命的律動。白天,也不嫌麻煩,把他們一個一個搬到陽台上,追逐太陽的光,讓他們茁壯成長。中午,陽光灑到西窗上,暖暖的千絲萬縷的光,把花兒籠罩在溫暖的環境裡。推開窗戶,讓風的清涼和她們一一對話。你瞧!風來了,葉子動起來了,搖曳着;舞蹈着;歌唱着。我則坐在一旁,沏一杯茶,仔仔細細地欣賞。
山,是假山。大大小小,有那麼幾座。是前些年從山溝里撿回來的吸水石。還沒來得及仔細修理,就是按照他們原來的樣子,隨意找了幾個盆兒放着。閒時,給盆中灌滿水,讓他們就像加濕器那樣發揮作用。
客廳里放了兩盆較大的。最初只是盛放在兩個不鏽鋼臉盆里,一左一右,很是對稱。在山腳下胡亂放了一堆從洛河邊撿來的會透明的石頭。有人說是洛河玉石,我也不大懂,有空就去撿,一來二去,撿得多了,無處可放,只好堆在假山盆中,用水把它們滋養起來。
山不高,有一尺左右。方圓就像臉盆那樣粗,沒有特別怪異的形狀,樣子很普通,平時除了澆水,也在山上種一些雜草、綠蘿等。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山綠了,草長了,原來黃巴巴的山,儼然成了一座綠色的山。只可惜沒有營造出懸泉瀑布,不是不會營造,只是沒有增加成本而已。
前幾天,妻子說要用那兩個不鏽鋼臉盆兒。無奈,我只好去野外,轉了好幾天,才從不知誰家的果園裡找回兩個陶瓷盆,黢黑黢黑的。清洗之後,把假山放在裡面。古樸古香,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景。
石,除了從洛河撿回的玉石外,還有一些相對比較奇特的石頭。
第一塊黃河石,就不用說。那是從河南姐姐家要來的。像一位打禪修行的老者,慈眉善目眼,靜坐常思自己過。
第二塊石頭來之不易。是那年夏天,自駕游到了四川松潘古鎮,無意間發現的。長長的樣子,就像狗舌頭燒餅一樣。上面有一個半圓形的白線,當時特喜歡,就千里迢迢帶回來了。
第三塊石頭樣子最奇特。是從富平老城上撿的。當時和妻子去閒逛,走到一家古宅門口的牆角時。突然發現,枯葉下有一塊石。樣子七扭八歪,就順手撿起來。石,不大,有小孩兒腦袋那樣大。紋路貌似地殼運動造成的線條兒,很是扭曲,無處擺放,就放在那盆文竹下面,當一做觀賞石。不料,它竟然和文竹相映成趣,再加上我做的柏木小涼亭,一番別樣的意境油然而生,為此,我常常把它們擺在書案上。
第四塊石頭是從榨水溶洞邊的河道中撿來的,那年,一家人跟旅行社去遊玩,轉完了所有的景點,還沒到集合的時間,就到河邊去玩。再在亂石堆中,無意中發現一個圓錐形的青石,上面鑲有一塊白色的人形石頭。二者合二為一,天造地設。當時就有人說,像一位觀音菩薩。我也是喜不自勝,就帶回來了,至今仍然插在一個陶瓷小罐中,讓他默默地修行。
第五塊石頭是珊瑚石。是老丈人那年去海邊,知道我愛石,沒顧上遊玩,從海邊的沙子裡刨出來的,千瘡百孔。可惜我到現在也沒擺弄出它的造型,只能珍惜之,讓它靜靜地呆在那兒,有那麼一天,靈感來了,再塑造之。
其他的石頭,亂七八糟,大小形狀不一,在此就不一一述說了。
居家,因為有了幾塊石頭,心,有一絲雅意;人,也有一絲儒氣。時時觀賞之;時時把玩之。心靜了,也堅韌了。猶如石一樣,經歷億萬年大自然風霜雨雪的磨練,才有了今日之奇觀。人也莫不是如此。
作者簡介
王天震,安徽省肥西縣金橋小學教師,合肥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