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是由于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肢体回缩的原始保护性反射,生理学上一般称为屈曲反射。包括髋、膝、踝 (背屈)的屈曲,在高等脊椎动物包括足趾屈曲,在黑猩猩和人还有拇趾伸直。皮质运动区神经元经过其投射纤维(椎体束)对屈肌反射有抑制作用,而当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失去对屈肌反射的抑制功能时,屈肌反射即被释放出现。如给予伤害性刺激时,就会出现巴彬斯基征等各种病理反射及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是多突触的,其传出部分通向许多关节的肌肉。典型的屈肌反射如三屈征,见于脊髓横断病人(脊髓休克恢复后),刺激下肢任何部位引起该下肢踝、膝、髋关节屈曲,同时伴有巴彬斯基征。[1]
目录
术语简介
例如缩手反射(hand with drosal reflex)即为一种屈肌反射,属于痛反射,也称缩回反射,[2]而伸肌反射(extensor reflex)出现时,与伸肌相拮抗的屈肌便发生舒张,使肌体伸直。这种相对的固定关系为脊髓反射的特征,也是兴奋和抑制交互影响脊髓不同运动神经元的结果,这种神经支配的关系称为交互神经支配。交互神经支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使一切反射活动成为协调的动作,从呼吸运动、眼球运动、复杂的随意的肢体运动、直至最简单的牵张反射,都有拮抗肌群的交互抑制。
屈肌反射的强度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例如足部的较弱刺激仅引起踝关节屈曲,如刺激强度加强,则膝关节及髋关节也将发生屈曲。如刺激更强,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这称为对侧伸肌反射(crossed extensor reflex)。对侧伸肌反射属于姿势反射,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维持姿势的意义。为了证明屈肌反射及伸肌反射属于脊(髓)反射(spinal reflex),通常用脊动物做实验对象,以脱离高级中枢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生理学——神经元及反射的一般规律微信公众平台
- ↑ 屈肌反射_易可在亩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