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東省華僑中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山東省華僑中學是省屬重點高級中學,青島市規範化學校。於2014年下半年被評為:山東省規範化學校[1]

目錄

學校簡介

山東省華僑中學是省屬重點高級中學,青島市規範化學校。學校於1956年由旅居海外的519名僑胞捐資興建,是長江以北地區第一所華僑中學,有「江北一枝花」的美譽。周恩來總理曾稱讚「這是僑胞愛國的表現,是辦學的一種好形式」。原山東省委書記、當代書法界泰斗舒同同志親筆為僑中題寫了「山東省華僑中學」的校牌。原山東省副省長余修同志為建校紀念碑題寫了「熱愛祖國」的碑文,紀念碑的其它三面鐫刻着捐資建校愛國僑胞的芳名。

學校現已達到36餘個高中教學班的規模,有學生2000餘人,教職工170人,其中中高級教師近50人,市級以上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50餘人次,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91.3%。2000年經青島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全面深入的督導評估,認定我校的綜合辦學水平為優秀等級。

學校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實施人生預備教育」的辦學宗旨和「德育為首、育人為本、提高素質、發展特長」的辦學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堅持「科研興校」,不斷深化「最優化教育」的研究,教師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學生在主動求知中發展,促進了教育教學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連續十年本科升學率居全市同類學校前列。學校的第二課堂也取得豐碩成果,成立了十幾個課外活動小組,充分發展學生特長,在各類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體育教學是學校的一大特色,連續十多年獲市中學生運動會同類重點中學冠軍,是山東省體育達標先進學校,山東省田徑運動傳統項目學校。中央電視台、山東人民廣播電台、山東教育報社、青島日報等,都曾對僑中進行過專題報道。在升入大中專院校的六千餘人中,有近百人成為博士生、碩士生,在美、德、英、法、日等十幾個國家有我們僑中畢業的學生在學習或工作。

學校園林化的校園布局優美、規範,優雅宜人,被授予「青島市文明單位」、「青島市綠化先進單位」、「青島市花園式單位」。學校教學設施先進,配套完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進入課堂,擁有現代化的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信息中心和校園網、閉路電視系統,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辦公樓、住宅宿舍樓等等。學校圖書館藏書三萬餘冊,報刊雜誌三百餘種,有寬敞明亮的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和資料室。

學校以育人為本、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主、為實現「高標準、嚴要求、創一流、作示範」,培養新世紀的高素質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而繼續努力奮鬥。

校史

山東省華僑中學坐落在平度市同和街道辦事處(原地址平度市新河鎮)。是由旅居海外的519名華僑於1956年捐資興建的,建校至今,已走過了66年的歷程。

新中國誕生後,祖國蒸蒸日上,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海外僑胞被歧視被凌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愛國僑胞揚眉吐氣,深感做一個中國人的無比自豪,從而激發了更加強烈的愛國熱情。他們身在海外、心繫家鄉,決心興學桑梓,報效祖國,造福子孫後代。最先倡導者首推東南亞的愛國華僑,他們以「山東公會」的名義在僑胞中積極醞釀。一九五四年,孫鳳梧先生帶着僑胞們的委託,代表「山東公會」,回祖國正式向山東省政府表達了僑胞為家鄉捐資興學的心愿,當即得到了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讚揚和大力支持,並通知當時的蓼蘭縣政府。縣長陳洪明同文教科副科長王新德、民政科幹事王序五等熱情接待了孫風梧先生。後來,由蓼蘭縣縣長陳洪明、昌邑縣縣長盛永治主持召開有教育、民政及歸僑代表參加的建校籌委會,具體商討辦學事宜。是年底,孫鳳梧先生向「山東公會」和僑胞們轉達了同政府初步商定的辦學意見。自此,各位僑領僕僕風塵、不辭辛勞,奔走於僑胞之中,開始了積極的募捐活動。隨後,成立了由崔功堯先生出任董事長的學校董事會。

在國內,歸僑王捷臣、韓其寬兩位先生一面與海外董事會聯繫,一面協助政府籌建學校。國內海外幾經協商,確定將校址選在周圍百里的僑鄉中心,僅一河之隔的昌平兩縣交界處——平度縣新河鎮。當時的省委第一書記舒同為學校命名,並親書了「山東省華僑中學」的校牌。

參考文獻

  1. 規範化學校範本,豆丁網,2015-11-11
  2. 素質教育的內涵及重要性,有途網,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