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農大姜1號

山農一號大姜
原圖鏈接

「山農一號」大姜是山東省青州市經濟開發區大姜協會聯合山東多家相關農業科技機構成功培育出的生薑新品種,青州市經濟開發區大姜協會擁有該品種種植推廣示範基地。

目錄

基本信息

該協會也是國內最早進行生薑種源培育推廣的正規機構,每年為全國生薑產區提供種源與種植技術服務! 該品種是利用常規誘變育種和生物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經CO60放射源輻射處理,誘導其變異,再用組培快繁技術,加速其繁育。從輻射處理的萊蕪大姜種植田中選出目標單株進行種植複選,經過5年的連續篩選試驗,成功選育出的性狀優良而穩定的生薑新品種,取名為「山農一號」大姜。

株形特徵

山農一號生薑品種植株高大粗壯,生長勢強,產量高,效益好。一般株高80~100厘米,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濃綠。莖稈粗,分枝數少,通常每株具10~12個分枝,多者可達15個以上。根莖皮肉淡黃色,姜球數少而肥大,節少而稀。一般單株根莖重為800克左右,重者可達2千克以上,一般每畝用量700斤左右,產量高達5000~8000千克。[1]

主要優點

  • 1、單產高,增產幅度大。畝產高達6000-7500kg,同等條件下比萊蕪大姜和面姜增產38.7%。
  • 2、商品性狀好,市場競爭力強。姜塊大且以單片為主,奶頭肥胖,薑絲少,肉細而脆,辛辣味適中。而萊蕪大姜復片多,奶頭小,薑絲偏多。
  • 3、姜苗少且壯。相同栽培條件下,地上莖分枝只有10~15個,而萊蕪大姜一般有15~20個。地上莖較萊蕪大姜粗壯。
  • 4、葉片開展,色深,抗逆性強。該品種葉片平展、開張,葉色濃綠。上部葉片集中,有效光合面積大。抗寒性強,進入10月份後,萊蕪姜上部葉片明顯變黃,而該品種仍維持綠色。
  • 5、姜根少且壯。在同等栽培條件下,地下肉質根較萊蕪大姜數量少,但根粗壯。[2]

種植方法

 
山農一號大姜種植
原圖鏈接

栽培條件

1、溫度:生薑原產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

2、光照:生薑耐陰而不耐強日照,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故栽培時應搭蔭棚或利用間作物適當遮蔭,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

3、水份:生薑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抗澇性能差,故對於水分的要求格外講究,在生長期間土壤過干或過濕對姜塊的生長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發病腐爛。

4、土壤:生薑喜歡肥沃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濕的低洼地栽種生長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長也不好,對鉀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播種方法

1、播種時間:生薑的播種時間一般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霜前收穫,由於姜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須在溫暖無霜的季節栽培選擇晴暖天氣播種。

2、優選種姜:生薑收穫後選擇肥壯、芽頭飽滿、個頭大小均勻、顏色鮮亮、無病蟲、無腐爛、無損傷、未受凍的姜塊做姜種貯藏。

3、消毒催芽:生薑播種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泡消毒後曬2~3天,待姜塊表面發亮時即可堆放,稻草覆蓋進行保溫催芽,姜芽長到1厘米時即可播種。

4、施足基肥:生薑的生長期較長,應施足基肥,整地時畝用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鉀肥25公斤作基肥,播種時畝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複合肥作種肥。

5、播種時間:生薑的播種時間因地而已,灌溉條件好、氣溫高且不催芽的在驚蟄播種,無灌溉條件及氣溫低且需要催芽的在清明前後或穀雨播種。

6、播種密度:生薑的播種密度一般每畝保苗5500株左右,每畝用種量為800~1000千克,種姜越大出苗越早、苗越壯、產量越高,因此種塊應儘量大些。

種植方法

1、中耕除草:生薑一般在出苗後結合澆水中耕1~2次,並及時清除雜草,旺盛生長期植株逐漸封壟,雜草發生量減少,可採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除草,無公害生薑生產最好不用除草劑。

2、適時澆水:生薑不耐乾旱,也不耐澇,對水分要求嚴格,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在夏季高溫期間應及時澆水降溫,雨水天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減少姜瘟的發生。

3、合理追肥:生薑苗高30厘米時畝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糞水澆苗,立秋前後畝施複合肥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地下根莖膨大時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

4、及時培土:生薑的根莖在土壤里生長,要求黑暗、潮濕,需要進行培土,一般於立秋後結合拔草和施肥,培土2~3次,逐漸將播種溝變成壟,防止根莖露出地表。

5、遮陰降溫:生薑是喜陰、不耐高溫和強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長期間要進行遮陰,以促進生長,遮陰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陰,也可與高稈作物玉米進行間作。

6、病蟲防治:生薑腐爛病發生時拔除病株,挖去帶病菌土,在病穴內撒施石灰,用乾淨無菌土填埋,斑點病用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噴1次,姜螟、姜蛆用敵百蟲或辛硫磷進行防治。[3]

相關視頻

生薑鮮為人知的功效,輕鬆預防常見疾病,可惜以前都浪費了!

大姜種植方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