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的故事(紀昀清)

山的故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山的故事》中國當代作家紀昀清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山的故事

沂蒙山區有一個很偏僻的鄉,四周被層層疊疊的高山丘陵所包圍,幾十個村莊就像坐落在一個用山畫成的圓圈里。全鄉對外的通道只有一條窄而不平的沙土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隨父母在那裡生活了六年,山陪伴着我的童年,哺育我成長。因此,山的故事也便成為我兒時最真切的記憶。

那大多是貧瘠的山嶺,稀稀拉拉長着一些松樹和刺槐,更多的是寸草不生,裸露着青石,風一起砂粒飛揚。勤勞的人們在山坡、山溝里開一些小地塊,種上耐旱的蕎麥、花生。有一個叫「青石板」的山,山頂直接就是上千平方的平坦石板,孩子們經常上去玩「打餌」的遊戲,村裡有時候也在上面放電影、開會,防震時學校一度也搬到了那裡。山腳下有數百塊小田地,每年播上種子,不是旱死就是被山洪沖走,收穫全看天意。

山無論多麼荒蕪或者富有,但它永遠是山里人的父母。千百年來,大山用有限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山裡人,同時,一代又一代的山裡人也賦予山以靈性,並且把美好的願景交給大山

鄉東部有一座山,綿延十幾公里,樹木繁密,綠綠蔥蔥,方圓幾十里的村民都去拾柴買樹。這座山不同於其它山,從山頂到山底,只要在潮濕的地方挖下幾公分,必然會有泉水滲出,真是應了那句「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古諺。這座山叫龍山,據說山底下有一條龍。龍山是一座寶山,傳說山裡的金牛泉里有一頭金牛,銀蝦池裡有一群銀蝦,年年造福周圍的百姓,只是不知道什麼年代被「南蠻子」給搶走了。「南蠻子」是什麼人,沒有人說得清,我想大概泛指一切外來侵略者吧。

離龍山不遠有座很涼的禿山,名叫雞叫山。傳說雞叫山原來很高,也像龍山那樣富實,每到晚上子時,就會有一隻金雞立在山頭鳴叫,然後村裡的雞就開始報曉。但不知什麼年代,在它的北邊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冒出了一個鷹山。有一天晚上,金雞出來報曉,鷹山的鷹呼啦啦飛過來要捉金雞,金雞嚇得趕緊藏進山里,再也沒有出來過。從此以後,鷹山越長越高,雞叫山越來越矮,滿山的樹木漸漸枯死,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小時候聽完這個故事,總是憤憤不平,發誓要打死那隻該死的鷹。老人們就說那隻鷹力大無比,神出鬼沒,從前很多義勇壯士都一去不返。現在想來,鷹和雞的故事或許是記錄了那個年代山里人受到外來勢力侵襲的歷史。

斜對着龍山,有一座山像一頭牛匍匐在地上,牛頭高高揚起,像警覺的哨兵。牛頭山堵住了東去的路,也擋住了東來的危險。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發生過著名的牛頭山保衛戰,殲滅日軍數百人,阻止了日軍西進,保住了這片大山環抱的根據地。牛頭山及周圍的景觀很是驚奇,山周圍是幾百畝良田,遠遠望去,像一頭牛臥在地里。

環繞全鄉大大小小二十七座山,每座山都有一個或更多的故事,這些故事告訴了我們山里人的滄桑歲月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對敵人的恨和濃濃的民族情感。其實,更確切地說,山的故事就是山里父老鄉親的生活和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

[1]

作者簡介

紀昀清,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