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菜
山菜又名柴胡清虛熱中藥,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柴胡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記述。
《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陝、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
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
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采根。
」並有附圖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圖,
以及《本草綱目》的竹葉柴胡圖,《救荒本草》的柴胡圖,均為柴胡屬植物。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柴胡
學名:Bupleurum chinense
別稱:地熏、茈胡、山菜
二名法:Bupleurum chinense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傘形目
科:傘形科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亞熱帶地區
「釋名」地熏(《本經》)、芸蒿(《別錄》)、山菜(《吳普》)、茹草(《吳普》)。柴草
恭曰∶茈,是古柴字。《上林賦》雲茈姜,及《爾雅》雲茈草,並作此茈字。此草根紫 色,今太常用茈胡是也。
又以木代系,相承呼為柴胡。且檢諸本草無名此者。
基本信息
《神農本草經》註:氣味苦、平,無毒。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1] 清虛熱中藥,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柴胡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記述。《本草圖經》載:
「(柴胡)今關、陝、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
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
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采根。」並有附圖5幅。
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圖,以及《本草綱目》的竹葉柴胡圖,
《救荒本草》的柴胡圖,均為柴胡屬植物。[2]
簡介
藥名:柴胡
漢語拼音:Chái Hú
拉丁名:Radix Bupleuri
別名:茈胡、地薰《神農本草經》、山菜、茹草《吳普本草》,柴草《品匯精要》。
藥材相關
藥材簡述
柴胡-原植物藥名:柴胡
漢語拼音:Chái Hú
別名:茈胡、地薰《神農本草經》、山菜、茹草《吳普本草》,柴草《品匯精要》。 拉丁名:Radix Bupleuri[3]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膽經,具疏肝利膽、疏氣解郁、散火之功效。
功能主治
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主治:,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解表退熱用量宜稍重,且宜用生品。疏肝解郁宜醋炙,昇陽舉陷可生用或醋炙,其用量均宜稍輕。
生態環境:生於沙質草原、沙丘草甸及陽坡疏林下。
形態特徵
柴胡-植物形狀多年生草本,高40-85cm。主根較粗大,堅硬。莖單一或數莖叢生,
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葉互生;基生葉倒披針形或狂橢圓形,
長4-7cm,寬6-8mm,先端漸尖,基部收縮成柄;莖生葉長圓狀披針形,
長4-12cm,寬6-18mm,有時達3cm,先端漸尖或急尖,有短芒尖頭,
基部收縮成葉鞘,抱莖,脈7-9,上面鮮綠色,下面淡綠色,
常有白霜。復傘形花序多分枝,頂生或側生,梗細,常水平伸出,
形成疏鬆的圓錐狀;總苞片2-3,或無,狹披針形,長1-5mm,寬0.5-1.2mm,
很少1-5脈;傘輻3-8,纖細,不等長,長1-3cm;小總苞片5-7,披針形,
長3-3.5mm,寬0.6-1mm,先端尖銳,3脈,向葉背凸出;
小傘形花序有花5-10,花柄長約1.2mm,直徑1.2-1.8mm;花瓣鮮黃色,
上部內折,中肋隆起,小舌片半圓形,先端2淺裂;花柱基深黃色,
寬於子房。雙懸果廣橢圓形,棕色,兩側略扁,長2.5-3mm,
棱狹翼狀,淡棕以,每棱槽中有油管3,很少4,合生面4。花期7-9月,
果期9-11月。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發達,圓錐形,
外皮紅褐色,質疏鬆而稍脆。莖單一或數分枝,
基部留有多數棕紅色或黑棕以的葉柄殘留纖維。葉細線形,
長6-16cm,寬2-7mm,先端長漸尖,基部稍變窄,抱莖,質厚,
稍硬挺,常對摺或內卷,3-7脈,葉緣白色,骨質;上部葉小,同形。
總苞片1-4,針形,極細小,1-3脈,常早落;小總苞片5;線狀披針形,
細而尖銳;小傘形色,棱淺褐色,粗鈍略凸,每棱槽中有油管5-6,合生面4-6。花期7-9月,果期9-11月。
藥理功用
1.解熱,有效成分:揮髮油(丁香酚、已酸、r-十一酸內酯和對甲氧基苯二酮),
柴胡皂苷(皂苷元A)。作用:對傷寒、副傷寒疫苗、大腸桿菌液、發酵牛奶、酵母等所致發熱有明顯解熱作用;
且能使動物正常體溫下降。商品柴胡煎劑2g/kg給兔灌胃,
對用疫苗及溫刺引起的發熱均有明顯的解熱作用。
2.抗炎,有效成分:皂苷。作用:
對多種致炎劑所致踝關節腫和結締組織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柴胡皂甙300 mg/k
柴胡g腹腔注射,可抑制角叉菜膠、5-羥色胺、組胺引起的大鼠足跖腫脹,
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同時可使腎上腺肥大,胸腺萎縮;抑制炎症組織組胺釋放及白細胞遊走。
3.促進免疫功能,有效成分:柴胡多糖。作用:
吞噬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增強,
提高病毒特異性抗體滴度,提高淋巴細胞轉核率,提高皮膚遲發性過敏反應。
4.抗肝損傷,柴胡注射液(濃度1∶1)1 ml/只皮下注射連續5天可顯著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血清GPT升高,
肝細胞變性及壞死也明顯減輕,肝細胞內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也接近正常。
5.抗輻射損傷,柴胡多糖5 mg/只腹腔注射,可提高照射小鼠的存活率,
小鼠胸腺細胞中3H-TdR的摻入增加,同時加速胸腺細胞的釋放,同時又使血漿中皮。
質酮含量增加,切除腎上腺後,不再有這些表現,故認為是通過腎上腺皮質實現的。
此外,體外有抗結核菌作用。藥理作用研究進展:與中藥藥理研究數據庫連接。
參考來源
- ↑ 《神農本草經》 - 中醫書籍- ,中醫世家
- ↑ 救荒本草-原文閱讀、全文檢索、中醫資源網
- ↑ 《吳普本草》_,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