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鷚

中文學名: 山鷚
拉丁學名:Anthus sylvanu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鶺鴒科
屬:鷚屬
種: 山鷚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 1845
英文名稱: Upland Pipit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山鷚[1](學名:Anthus sylvanus)是雀形目鶺鴒科的鳥類。體型較大,體長約17厘米,是一種羽毛主要是濃棕黃色而具褐色縱紋的鷚。眉紋白。似理氏鷚及田鷚但褐色較濃,下體縱紋範圍較大,嘴較短而粗,後爪較短且叫聲不同。尾羽窄而尖,小翼羽淺黃色。上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三級飛羽)極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外側尾羽具白,野外停棲時,常做有規律的上、下擺動,腿細長,後趾具長爪,適於在地面行走。

主要棲息於1000-3000米的灌叢、草坡地帶。以昆蟲為主食。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地區(留鳥)。

目錄

外形特徵

山鷚上體棕色或棕褐色,從頭頂至尾上覆羽具粗著的黑褐色縱紋,有一條窄而不明顯的乳白色或棕白色眉紋,耳覆羽暗棕色。尾羽黑褐色具淡棕白色狹緣,中央一對尾羽甚為細尖、呈箭狀,其餘尾羽僅末端尖細、呈尖形,最外側一對尾羽除基部呈黑褐色外,其餘呈棕白色或褐白色,次一對外側尾羽端部具棕白色或褐白色楔狀斑,第三對外側尾羽僅端具小的白斑。兩翅黑褐色具窄的褐白色羽緣,中覆羽、大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外側具較寬的棕褐色羽緣。下體棕白或褐白色微沾灰色,除喉和下腹中央無縱紋外,其餘均具黑褐色縱紋,其中胸、腹縱紋較細窄,像髮絲一樣,而體側縱紋則較寬闊粗著,腋羽淡黃色,後爪明顯彎曲,長度約10毫米。

虹膜褐色,嘴暗褐色,下嘴基部較淡,腳、爪淡肉色[2]

生活習性

遷徙:山鷚通常不遷徙,為留鳥,部分作巢後期遊蕩或垂直遷徙。

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冬季亦集群。多在地上快速奔跑覓食,遇有干擾則飛至樹上,有時也站在樹上鳴叫。

食性:食物主要為有鞘翅目昆蟲、鱗翅目幼蟲及膜翅目昆蟲,兼食一些植物性種子。冬季喜沿溪流的濕潤多草地區及稻田活動。

叫聲:似麻雀高音叫聲,於地面作叫;有悠遠的鳴聲weeeee tch weeeee tch,更似鵐而不似鷚。

棲身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1000-2500米的山地林緣、灌叢、草地、岩石草坡和農田地帶,尤其喜歡峻峭的山坡草地、灌叢和岩石。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5 - 8月份,通常營巢於林緣及林間空地,河邊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澤或水域附近草地和農田地邊營巢。巢多置於草叢旁或草叢中地上凹坑內,藉助草叢的掩護一般不易發現。巢呈杯狀,墊以獸毛、羽毛、枯草葉、枯草莖。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每窩產卵4-5枚,卵灰綠色,被有黑褐色斑點。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4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親鳥15天左右的餵養,雛鳥即可離巢。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從巴基斯坦的西北部和北部(可能從阿富汗東部),東至喜馬拉雅山至少到尼泊爾東部,並進入中國南部和東南部;亦進入緬甸北部和東北部。

中國分布:分布於中國四川(峨邊、宜賓、康定、西昌),雲南(西部、東南部),廣西(瑤山),江西,浙江(杭州),福建(福州),廣東。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視頻

草地鷚叫聲,山鷚叫聲,坡雕叫聲,極品神音欣賞!

參考資料

  1. 山鷚(附圖),鳥類_百問中文,2017-01-30
  2. 山鷚的外形特徵,鳥綱 行者物語網,2015-1-21
  3.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