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齒鶉
山齒鶉 |
中文學名:山齒鶉 |
山齒鶉 (學名:Colinus virginianus):是小型鶉類,體長20.3-24.7厘米,翼展9-12厘米;體重140-170克。面部、喉嚨、翅膀和鳥喙的顏色都具性別二態。眼睛後有深色的斑紋,雄鳥有白色的臉頰和喉嚨,上有條紋。雄鳥的斑紋是黑色的,雄鳥介乎斑紋之間的是白色。身體呈褐色,少有黑色或白色的斑點。具有圓形翅膀和方形尾巴。
主要棲息在針葉林、硬木林及草本林。其棲息地由墨西哥東至美國科羅拉多州,北至中西部北面及東北部。非繁殖季節的群落是由5-30隻成員組成。主要食用昆蟲和御谷。分布於加拿大、古巴、危地馬拉、墨西哥和美國。
目錄
形態特徵
山齒鶉是小型鶉類,體長20.3-24.7厘米,翼展9-12厘米;體重140-170克。具有圓形翅膀和方形尾巴。面部和喉嚨着色,翅膀和喙鳥的顏色都具性別二態。眼睛後有深色的斑紋,雄鳥有白色的臉頰和喉嚨,上有條紋。雄鳥的斑紋是黑色的,雄鳥介乎斑紋之間的是白色;雌鳥的是黃褐色
棲息環境
棲息地在森林中,偏愛早期由火災明顯燒過的北方白葉林,由乾旱、農業和伐木造成的植被,牧場棲息地必須生存有多種無脊椎動物、種子和草本植物。主要棲息在針葉林、硬木林及草本林。其棲息地由墨西哥東至美國科羅拉多州,北至中西部北面及東北部。
生活習性
山齒鶉是分布於北美洲的鶉類,是美國分布最廣的齒鶉類,幾乎遍及美國東部的各個地區,在墨西哥部分地區也能見到,雖然數量多,但是並不容易見到,只是容易聽到其洪亮的聲音,而山齒鶉的英文名字Bobwhite也是來自其叫聲。在美國南部,棲息於針葉林、森林中的空地或灌叢地。具群居性,秋、冬季節時常15~30隻成一群覓食,以草生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灌木或榖物為食。休息時會成群緊靠在一起,但頭部朝外,一旦受驚擾便向外四散。雄鳥求偶叫聲是漸昇的「bob-white」哨聲,命名便是由模擬其叫聲而來,而「hoy」哨聲則終年可聽見[1] 。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山齒鶉在非繁殖季節的群落是由5-30隻成員組成。在4月中開始的繁殖季節,它們的群落會解散。此時它們會與不明關係的異性成對的生活。約每日就會生蛋,23天後就會孵化。鳥蛋呈白色,末端比雞蛋較尖。雄鳥及雌鳥都會孵蛋,但大多是由雌鳥負責。若第一次的蛋未能孵化,它們會再生及孵蛋。若能成功孵化,雛鳥是很早熟的,出生後24小時就能離開鳥巢。繁殖季節一直到10月中,雌鳥可以生及孵三批蛋。
現狀與威脅
山齒鶉是很受歡迎的獵鳥,尤其是在美國南部。它們是田納西州、佐治亞州及華盛頓的官方獵鳥。棲息地的破壞威脅著它們的野外群落,它們於是大量被飼養,作為捕獵之用。它們頗受到捕獵的影響,在一些地區甚至全面消失。山齒鶉若站着不動,在森林中是很難見到的。狐狸、郊狼、浣熊、負鼠、鷹、貓頭鷹及人類也會獵食它們[3]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