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豇豆
岩豇豆 |
中文学名:岩豇豆 别 称:岩泽兰、岩茶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苦苣苔科 属:吊石苣苔属 种:肉叶吊石苣苔 |
岩豇豆,别名:岩泽兰
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员石苣苦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onotus carnosus Ha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1]
目录
形态特征
内叶吊石苣苔 小灌木,高4-30cm。幼枝常具短毛。叶3,轮生或对生;叶柄粗,长1-4mm,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cm,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叶3,轮生或对生;叶柄粗,长1-4mm,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
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4mm,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cm,宽1-2.4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少数牙齿,侧脉3-4对,极不明显。花序腋生,有1-2花;花梗长5-12mm;
苞片对生,披针形,疏被短毛或近无毛;花萼5深裂至基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带淡紫色或紫色,长约3cm,檐部二唇形,上唇长约3mm,2裂,下唇长约7mm,3裂近中部;
能育雄蕊2,无毛,花丝线形,花药相连,退化雄蕊3;花盘杯状,边缘有牙齿;雌蕊长约2cm,无毛。蒴果线形,长约6cm,宽约2mm。种子纺锤形,有柄,先端有1长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药理作用
性味
味辛;微甘;性平[2]
归经
肺;脾经[3]
岩豇豆的功效与作用
散风止咳;化食消积。
主风寒咳嗽;小儿疳积;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
《贵州草药》:驱风,止咳,生肌,止血,补虚,软坚。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