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以东海战
崇武以东海战,又称乌坵海战,发生在1965年11月13日-至11月14日,是中华民国海军南区巡逻支队在运输伤患途中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发生的小型军力驳火冲突国民党军。
1965年1月5日,“永泰”改名“山海”号,“永昌”改名“临淮”号,解放军军方面资料至今以“永泰”及“永昌”称之[1]。
目录
经过
1965年11月13日13时20分,中华民国军舰:山海号护航驱潜舰(PCE-41,排水量:640/834吨,巡航:10节(19公里/小时),极速:13节(24公里/小时))、临淮号海岸巡逻舰(PCE-51,排水量:690/880吨,巡航:8节(15公里/小时),极速:13节(24公里/小时))共两艘由澎湖马公驶向乌坵屿执行伤患接运任务。
当晚,解放军海军的海上指挥员魏垣武决定:护卫艇31大队的573、579艇与护卫艇29大队的576、577艇组成第1突击艇群,主攻“山海”舰;护卫艇29大队的588、589艇组成第2突击艇群,牵制“临淮”舰,29大队参谋长王奇志任群长;快艇31大队的6艘6602型鱼雷快艇(124、126;131、152;132、145)组成第3突击艇群,发展战果,快艇6支队副参谋长张逸民任群长。当时台湾海峡西侧还有6艘中华民国海军与美国海军军舰:东引岛泊有“太湖号”护卫舰和“柳江号”猎潜艇;金门岛料罗湾锚泊“维源”号猎潜舰和“珠江号”猎潜舰;美国第七舰队驱逐舰“马松号”和“奥勃来恩号”在乌坵屿正南和以东海域游弋。解放军护卫艇第31大队75吨护卫艇4艘进至崇武东南15海里处,预防金门军舰来援;护卫艇第29大队75吨护卫艇2艘、125吨护卫艇1艘在西洋岛以东海域钳制东引的军舰。
得到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批示后,22时16分,3个艇队从待机点东月屿(南日岛东北)出发。编队在出击途中,接到周恩来的指示:国民党军。
“同意打。集中兵力先打一条,要近战,抓住战机,组织准备工作要周密一些,不要打着自己,天亮前要撤出战斗,要发挥英勇作战的精神。”
23时14分,指挥艇雷达发现正以12节航渡的敌方军舰:山海舰在前,临淮舰由于雷达故障为了防碰而落后7链在后。魏垣武命令2个护卫艇队直插敌两舰之间分割,但单纵队前后脱节。23时33分战斗打响。开火2分钟后,冲在最前的指挥艇573号被山海舰与临淮舰的炮火夹击受创,指挥台中弹,护卫艇31大队副大队长李金华、中队政委苏同锦阵亡,魏垣武胸部、腹部、右眼负伤,还有6人包括操艇的副艇长受伤,573艇失去了指挥能力;同时573艇前机舱与弹药库中弹进水,轮机班长以下9人负伤。战斗开始5分钟,编队指挥员下令停止射击,跟紧编队,召唤鱼雷艇队投入战斗。魏垣武受伤7分钟后,下令转移指挥关系给第1突击群的预备指挥艇576号,但由于573号艇信号兵在指挥台上负伤,指挥关系未能移交。致使从23时42分至0时40分,失去了海上指挥。第一突击群的其余3艘护卫艇随受损的指挥艇在海上背敌航行;第2突击群的2艘护卫艇在海上停车漂泊了半小时。麦炳坤上校(南区巡逻支队长)与朱普华中校(山海舰长)率山海舰撤至8海里之外的乌坵屿。临淮舰已经有20余人伤亡,又见旗舰也撤退,遂转舵南撤向马公岛。
张逸民指挥的4艘鱼雷快艇追击临淮舰,强调“三不放”原则:阵位不好不放、看不清(目标艏艉)不放、瞄不准不放。双方反复冲击,五次进出,抢占战位,并且持续炮战,临淮舰长陈德奎、副舰长陈本维均受伤。0时31分,145号鱼雷快艇在1.9链处以15度提前角齐射2枚鱼雷,其中1枚击中临淮舰艉部。0时34分,两艘护卫艇(588、589)突然参战逼近临淮舰,鱼雷艇为了避免误伤友艇只好撤出战斗。1时06分,临淮舰在护卫艇打击下沉没于乌坵屿以南15.5海里处,舰长陈德奎以下14人被美国驱逐舰马松号救起、阵亡19人、失踪72人(其中上尉军需补给官邱文以下9人被解放军从海中救起)。
13日22时38分至14日2时26分,乌坵屿守军105毫米火炮射击7次[2]。
视频
崇武以东海战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回忆1965年11月14日福建崇武以东海战》 ,知乎
- ↑ 【光辉历程】崇武以东海战:人民海军“小艇打海舰”的经典战例 ,搜狐,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