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巎巎(1295-1345) 元代書法家。字子山,康里部人。幼年就讀於國學,博通群書。曾為文宗、順帝講誦經書。先後任監察御史、集賢直學士、禮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等職。他最早提出編纂遼、宋、金三史。善真行、草書,時人謂為得晉人筆意,所書片紙,爭相寶藏。後病逝。[1]

臨王羲之十七帖

目錄

書法家作品介紹

康里巎,1295年生,1345年逝世,色目康里部人。字子山,號正齋,恕臾,又號蓬累叟。蒙古族人,一作新疆人。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奎章閣大學士、禮部尚書等,卒諡文忠。與其兄康里回回同為當時名臣,世稱「雙璧」。

書法成就簡略

工書,善真,行、草書,楷書宗師虞世南,行草學鍾繇、「二王」,旁及米芾,筆畫遒娟清秀,轉折圓勁流暢,神韻可愛,名重一時,評者以為趙孟頫以後,以書名者便是康里子山。自言日寫3萬字,可見他書法上的造詣是與勤學苦練分不開的。傳世書跡尚多,有《謫龍說卷》、《李白詩卷》、《述筆法意》、《秋夜感懷詩卷》等。《述筆法卷》,康里巎巎書法以圓秀勝人,此帖是其佳作之一。系節錄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一文。現藏故宮博物院。縱35.8厘米,橫329.6厘米。計四接紙,103行。此卷末論云:「此文議論精絕,形容書法之要妙,今曉書意者莫如公。至順四年三月五日康里巎巎為麓庵大學士書。」至順四年,即元統元年(1333),康氏時年39歲,正值精力充沛之際。他的書法剛勁圓秀,瀟灑流暢,在元代後期有着較大的影響。卷中有明項元汴、清曹溶、宋犖,及乾隆嘉慶內府等鑑賞印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