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川劇

川劇

中文名稱:川劇

地理標誌:四川省

批准時間:2006 非遺級別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Ⅳ-12

申報地區:四川省;流行地區;川渝雲貴

目錄

發展起源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 雲貴 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1]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貴州雲南部分地區。

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

川劇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川劇分小生,鬚生,旦,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2]

2006年5月20日,川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雖然只有八十多年,早在明代即有戲班在省內各地演出。川劇史家、藝術家們談到川劇的源流沿革,還有追溯到晚唐「雜劇」、南宋「川雜劇」的,甚至有川劇高腔尚早於江西「弋陽腔」、清代蜀伶魏長生所唱秦腔系四川之「琴腔」種種不同的說法。

足見川劇的歷史,還是一個沒有完全定論而尚待繼續研究探討的學術問題。 [3]

明清時期

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原先外省流入的崑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4]

明末清初,由於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會館的先後建立,致使多種南北聲腔劇種也相繼流播四川各地,並且在長期的發展衍變中,與四川方言土語、民風民俗、民間音樂、舞蹈、說唱曲藝、民歌小調的融合,逐漸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聲腔藝術,從而促進了四川地方戲曲劇種——川劇的發展。 [5]

清代雍正乾隆年間,隨着「花部」的勃興,那些來自省外而分別流行於四川各地的高腔、崑曲、胡琴、梆子唱班,為適應群眾欣賞習慣,與四川語音、習俗結合,逐漸在藝術上具有了四川的地方特色。

本世紀初,由於工商業的發展,流行四川各地的戲班不斷湧入城市, 為擴大影響,加強演員陣容,爭取更多觀眾,逐漸走向各種聲腔同台演出的經營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各戲班藝人為提高表演藝術,加強競爭能力,又在藝術上紛紛相互吸收,彼此借鑑。才藝出眾的藝人更講究高昆胡彈不擋,文武唱做皆能,這就為川劇藝術風格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而最早使用川劇(川戲)這個稱呼的,是在辛亥革命影響下由康芷林等人組成的著名班社「三慶會」。[6] ]

川劇為世人所喜愛並遠涉重洋傳遍世界,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在國內外流傳甚廣。[7]

演藝特色

川劇音樂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國戲曲各大聲腔體系的營養,與四川的地方語言、聲韻、音樂融匯結合,衍變形成為形式多樣、曲牌豐富、結構嚴謹、風格迥異的地方戲曲音樂。[8]

川劇,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

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

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常見於舞台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 「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着不盡的妙味。[9]

高腔:是川劇中最重要的一種聲腔,是明末清初從外地傳入四川。高腔傳入四川以後,結合了四川方言、民間歌謠、勞動號子、發問說唱等形式,幾經加工和提煉,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聲腔音樂。 [10]

川劇高腔是曲牌體音樂,川劇高腔曲牌數量眾多,形式複雜。

它的結構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起腔、立柱、唱腔、掃尾。高腔劇目多、題材廣、適應多種文詞格式。

高腔最主要的特點是沒有樂器伴奏的乾唱即所謂"一唱眾和"的徒歌形式,它以幫打唱為一體。鑼鼓的曲牌都是以這種方式組成的。有的曲牌幫腔多於唱腔,有的基本全部都是幫腔,有的曲牌只在首尾兩句有幫腔,其具體形式是由戲決定的。

川劇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優秀傳統,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轉抒情的唱腔曲調。

崑腔:多文人之作,詞白典雅,格律規嚴,演唱時特別講究字正腔圓,加之曲牌曲折,節奏緩慢,如今已漸衰微。川昆源於蘇崑,川劇藝人利用了崑曲長於歌唱和利於舞蹈的特點,往往只選取崑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插入其它聲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獨具姿色的藝術風格。

川劇崑腔的曲牌結構與它的母體"蘇崑"基本相同。應用時有"單支"和"成堂"兩種形式。當前,以崑腔單一的聲腔形式演出的劇目已經不多了,更多的是溶於高腔、胡琴、彈戲諸聲腔之中,或者是與其它聲腔共和。

崑腔的主奏樂器是笛子。伴奏鑼鼓及方式與其餘高、胡、彈、燈諸聲腔相同,以大鑼敲邊和蘇鈸二件樂器的特殊單色構成鑼鼓的"蘇味"來區別於其它聲腔的鑼鼓伴奏。

胡琴:是二黃與西皮腔的統稱。

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小胡琴",故統稱胡琴。《燕蘭小譜》卷五記載:"蜀伶新出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為主,月琴應之,工尺咿唔如話",可以說是四川胡琴腔的註腳。

胡琴腔約在乾隆年間就已經形成了。

二黃包括正調(二黃)、陰調(反二黃)、老調三類基本腔。正調善於表現深沉、嚴肅、委婉和輕快的情緒;反二黃宜表現蒼涼、悽苦、悲憤的情緒;老調則大多用於高亢、激昂的情緒。西皮腔與二黃腔的音樂性格相反,具有明朗、瀟灑、激越、簡練、流暢的品格。西皮、二黃多為單獨使用,但也有不少劇目同時包納二種聲腔。

彈戲: 是用蓋板胡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的一種戲曲聲腔。

它源自陝西的秦腔,屬梆子系統,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稱。

彈戲雖源於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語言結合,並受四川鑼鼓和民間音樂的影響,經過長期的衍變,無論曲調、唱法還是唱腔結構都與秦腔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濃郁的四川地方色彩。

儘管二者的關係不是相當接近,但從從曲調結構,調式特點,以及整個唱腔的韻味等方面分析,均可找到它們之間的淵源。

彈戲包括情緒完全不同的兩類曲調:一類是長於表現喜的感情的叫"甜平"(又稱"甜品"、"甜皮"、"甜腔"),一類叫"苦平"(又稱"苦品"、"苦皮"),則善於表現悲的感情。它們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它們的調式、板別、結構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別的唱腔中,曲調的骨架都一樣。[11]

燈戲:在川劇中頗有特色,它源於四川民間的迎神賽社時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說是古代川蜀傳統燈會的產物。所演為生活小戲,所唱為民歌小調,村坊小曲,體現了當地濃烈的生活氣息。

燈戲聲腔的特點是:樂曲短小,節奏鮮明,輕鬆活潑,旋律明快,具有濃厚的四川地方風味。

角色形相

川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12]

小生:一般指俊扮劇中青年男性者,表演中均不掛「須」。

旦角 :不再統稱小旦,而且絕大多數皆為女性演員應工。

花臉 :習分大花臉、二花臉,不再稱大面、二面或淨、副淨。

鬚生 :指除小生、花臉、丑角以外俊扮的中、老年男性,不再包括小生而統稱「生角」(清末民初,小生與老生的區別已趨明顯),所謂「末」,則專指扮演劇中下層人物的配角或次角,表演時皆要掛「須」;丑角行:也不再稱三面、三花臉或小花臉了。[13]

戲服飾 川劇戲裝有很多種,蟒袍、靠子、官衣、褶子等,都對應有相對固定角色,什麼角色穿什麼衣服,有嚴格講究。

劇團歷來對戲裝都有嚴格而細緻的分類, 演員舞台上一亮相,身上的戲裝就先透露了角色的身份、性格、情緒等。

服裝樣式有講究,川劇服裝色調上的選用也有不成文的規定:黃色多用於皇生,綠色多用於紅生,白色多用於武生,黑色和藍色多用於正生,黑色多用於淨,紅色常用於丑。了解了川劇穿衣訣竅,以後再看戲,人物一出場,他的身份你也能八九不離十地猜得到了。[14]

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 [15]

成為了當今賞川劇的一大特點。

近半個世紀以來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的演員有小生袁玉堃曾榮華姜尚峰謝文新

旦角瓊蓮芳陽友鶴楊雲鳳薛艷秋胡漱芳陳書舫許倩雲競華楊淑英

正生:陳淡然司徒慧聰;

丑角:周企何劉成基周裕祥陳金波、李文杰,

武生:彭海清。另外還有名鼓師王官福、蘇鳴清等。

戲曲作品

《賣畫拍門》、《裁衣》、《武松殺嫂》、《馬房放奎》、《五台會兄》、《花田寫扇》、 《白蛇傳》、《柳蔭記》、《御河橋》、《燕燕》、《紅梅贈君家》、《王熙鳳》、《夫妻橋》、《江姐》《田姐與莊周》、《紅樓驚夢》、《山槓爺》、《劉氏四娘》、《目連之母》、《文成公主》、《激流之家》、《青春涅槃》、《慾海狂潮》、《紅梅記》、《黎明十二橋》、《歲歲重陽》、《馬前潑水》、《塵埃落定》、《薛寶釵》。[16]

川劇劇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

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遺產最為豐富,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

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彩樓記》連台本戲有《目連傳》《岳飛傳》《封神榜》等。[17]

內江劇團

內江市川劇團成立於1950年,全面傳承了「資陽河」川劇藝術。上演劇目上千個,創作劇目160多個,演出兩萬多場,觀眾達千萬人次。[18]

遂寧市川劇團組建於1986年, 現有職工84人,其中二級演員2人。自主編導的大型歷史劇《馬嵬佚事》在第五屆振興川劇調演中獲編、導、演等六項大獎,並應邀參加了第二屆「中國藝術節」展演;大型現代川劇《瓊江作證》獲得了第八屆振興川劇調演一等獎及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川劇小品《賄圖驚夢》,在四川省第九屆小品大賽中獲得編、導、演一等。[19]

發展保護

2006年,當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川劇時,發現它已被赫然列入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即將消失。於是,一場「振興川劇」的保衛戰再次打響。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家就開始喊出了振興川劇的口號。當一樣東西需要振興的時候,說明它已經不景氣了。儘管四川各地川劇院以《金子》等多個國家精品劇、優秀保留劇目讓業界驚羨,但依舊難逃人才斷層、新劇創作乏力、名角稀缺等「疑難雜症」。

在低收入造成川劇人才流失的同時,也讓引進人才舉步維艱。現在川劇舞台急缺演員,「生旦淨末丑」五個行當無法湊齊,名角更是少之又少。因為沒有年輕演員頂班,許多老演員無法退休,人才斷層現狀令人堪憂。

以地方戲曲為例。上世紀50年代,我國共有367個傳統戲曲劇種,到目前已經消亡了100多種。一些極具特色的小劇種已成為戲曲史料,有的甚至沒有留下任何音像資料。即使是仍然勉強留存的,大多數面臨着後繼無人、資金短缺、沒有劇場、表演技巧消失等困難。[20]

潼南戲曲協會保持了傳統劇目的演出,與縣檢察院聯手創作並首演了《情懷》,以「川劇反腐」,不啻為一大創造。潼南縣委、縣政府把川劇傳承和創新,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僅把它列入文化建設規劃,而且把方向、提要求,捨得投入、鼓勵創新。[21]

四川省藝術研究院與各川劇院團合作,舉辦各種展演。舉辦了「《繡襦記》及折子戲搶救展演」「川劇傳統折子戲展演」「『資陽河川劇藝術』代表劇目搶救展演」,承辦「川劇界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川劇名家名段品牌展演」「川昆搶救繼承展演」等川劇展演活動,對川劇進行活態的保護。[22]

現代發展:2018年11月28日,重慶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的川劇項目入選第一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23]

視頻

川劇《駝子回門》

參考來源

  1. 川劇的起源), 中國川劇網[引用日期2014-05-01]
  2. 傳統藝術的傳承人—川劇演員), 新浪四川[引用日期2016-05-02]
  3. 川劇的起源), 四川新聞網[引用日期2016-04-26]
  4. 什麼是川劇?),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6-04-21]
  5. 川劇也是一種圖騰), 鳳凰文化[引用日期2016-04-21]
  6. 川劇的起源), 四川新聞網[引用日期2016-04-26]
  7. 戲曲寶庫中的明珠-川劇 ), 華夏經緯網[引用日期2016-04-26]
  8. 川劇也是一種圖騰), 鳳凰文化[引用日期2016-04-21]
  9. 【非遺】歷史悠久的川劇),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6-05-02]
  10. 川劇高腔 「瀘州河」 以高腔藝術獨樹一幟 ), 瀘州新聞網.2015-01-30[引用日期2015-06-07]
  11. 川劇彈戲), 廣東百科信息網.2012-03-07[引用日期2015-06-07]
  12. 川劇的起源), 中國川劇網[引用日期2014-05-01]
  13. [川劇知識 川劇的表演體制角色行當)], 中國川劇網[引用日期2016-04-26]
  14. 服裝顏色了解人物 細說川劇服飾的大講究), 成都日報[引用日期2016-04-26]
  15. 川劇臉譜與威尼斯面具同台 自貢彩燈將亮相米蘭世博會), 華西新聞.2015-05-25[引用日期2015-06-07]
  16. 劇目簡介——川劇《燕燕》 ), 網易娛樂[引用日期2016-04-26]
  17. 川劇也是一種圖騰), 鳳凰文化[引用日期2016-04-21]
  18. 內江市川劇團簡介), 內江市川劇團[引用日期2016-04-26]
  19. 遂寧川劇團-遂寧市川劇團), 遂寧川劇團[引用日期2016-04-26]
  20. 川劇會消失嗎? 「天下第一戲」現狀報告), 四川新聞網[引用日期2016-05-02]
  21. 談川劇的「保護」與「創新」 ), 華龍網[引用日期2016-05-02]
  22. 川劇), 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引用日期2016-05-02]收起
  23.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第一批全國普通高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