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川牛膝 原圖鏈接

川牛膝 川牛膝別名牛膝、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龍牛膝。川牛膝為莧科植物根圓柱形,長25-60cm,直徑0.5-3cm。表面棕黃色或灰褐色。有縱皺紋及側根痕,散在多數橫向突起的皮孔。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棕黃色,有多數淡黃色小點(維管束),排列成數輪同心環。氣微,味微甜。具活血祛瘀、通利關節等功效,用於治療經閉。尿血、關節酸痛、跌打損傷等症。[1]

目錄

形態特徵

川牛膝呈細長圓柱形,挺直或稍彎曲,長15~70cm,直徑0.4~lcm。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細縱皺紋、排列稀疏的側根痕和橫長皮孔樣的突起。川牛膝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主根圓柱狀,皮土棕色。莖略四棱,多分枝,疏生長糙毛,節處略膨大。川牛膝葉對生,橢圓形或狹橢圓形,少數倒卵形,長3-12cm,寬1.5-5.5cm,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貼生長糙毛,下面毛較密。復聚傘花序密集成花球團,多數,綠白色,在枝端花序軸上交互對生;復聚傘花序3-6次分歧;聚傘花序兩性,能育花在中央,不育花在兩側,苞片卵形,干膜質,先端刺狀或鈎狀;不育花花被片呈鈎狀芒刺;能育花被片披針形,先端刺尖頭;花絲基部密生節狀束毛,退化雄蕊長方形,先端淺齒裂,子房圓筒形或倒卵形,花柱宿存,柱頭頭狀。胞果長橢圓狀或倒卵形,淡黃色。種子橢圓形,透鏡狀,帶紅色,光亮。川牛膝花期6-7月,果期8-9月。[2]

生長環境

川牛膝生於海拔 1500米左右,生長 3-4年植株的成熟種子,播後10-15天即可出苗,且發芽率高,種子壽命為1年,播後第一年為營養生長,第二年為生殖生長。夏季為旺盛生長期,並同時長根,秋末冬初進入冬季休眠期。川牛膝喜寒涼濕潤的自然環境。四川多栽培於海拔1200-2 000米的高寒山區,一般年降雨量約1500毫米以上,冬季有3-4個月積雪。[3]

功效與作用

川牛膝具祛風,利濕,通經,活血。治風濕腰膝疼痛,利尿通淋,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症瘕。用於經閉症瘕,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痿筋攣,跌打損傷之功效。[4]


食用方法

川牛膝粥:
配方:川牛膝莖葉20克、粳米100克。
製法:川牛膝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100克,再加水約500毫升,煮成稀粥。
[5]

相關配伍

  • 治小便不利,莖中痛欲死,兼治婦人血結腹堅痛:川牛膝一大把並葉,不以多少,酒煮飲之。
  • 治室女月經不通,臍下堅結,大如杯升,發熱往來,下痢羸瘦,此為血瘕:乾漆(杵細,炒令煙盡),川牛膝(酒浸一宿)各一兩六錢(為末)。生地黃四兩八錢,取汁,慢火熬,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飲或溫酒下二丸,日再,勿妄加,病去止藥。
  • 治暴癥,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晝夜啼呼:川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漬,密封,於熱炭火中溫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之。
  • 治胞衣不出:川牛膝八兩,葵子一兩。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
  • 治喉痹、乳蛾:新鮮牛膝根一握,艾葉七片。搗,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內,須臾痰涎從口鼻出。無艾亦可。[6]

栽培技術

川牛膝種子繁殖。在栽培上所用種子實質為胞果,種子發芽力因生長年限而不同,三至四年生植株結的種子最好,栽培當年所結的種子常不能發芽,隔年陳種不作種用。播種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前後,由於海拔高度不同,播種時間有所差異,海拔低的可以稍早,以在雪後早播為宜,秋播為8月前後。中耕除草和間苗每年中耕除草3-4次,施肥培土每年結合中耕,追肥3次。[7]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