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巢鼠(Micromys minutus)又称燕麦鼠、圃鼠、矮鼠等,因其在植物杆上造巢,故而得名。除了跳鼠科的北方蹶鼠以外,它们在啮齿目动物中是最小的代表。 耳壳内有三角形的耳瓣,能将耳孔关闭。尾巴长并有缠绕性,常利用尾巴协助四肢在农作物上或枝条间攀爬觅食,偶尔也在浅水中游泳。 巢鼠对农业、牧业皆有害,是一种害鼠

巢鼠

中文名称:巢鼠

别名:燕麦鼠、圃鼠、矮鼠等

拉丁学名:Micromys minutus

分布区域:东北三省、河北、陕西等地

命名人、年代:Pallas,1771

科目:鼠科

目录

外形特征

体型

巢鼠属小型鼠类,体长5~8厘米, 体重8g左右, 体型比小家鼠更小,耳壳短而圆,向前拉仅达眼与耳距离之半,耳壳内具三角形耳瓣,能将耳孔关闭。尾细长,多数接近体长或长于体,乳头4 对,胸部2对,腹部2对。

毛色

头部至体背2/3~3/4处为棕褐色,毛尖黑色,毛基深灰色。背后端1/3~1/4臀部锈棕色。口鼻部及两眼间为棕黄色。腹面污灰白色,毛尖白色。两颊、体侧和四肢外侧淡黄灰色。耳内外具棕黄色密毛。前足背面淡黄色,后足背棕黄褐色。尾上面棕黑,下面污白色。尾毛不发达。尾尖端背面光裸。

头骨

巢鼠头骨狭小,脑颅较隆起,颧弓细弱,颧弓比小家鼠窄,鼻骨比小家鼠短小,鼻骨后缘达不到前颌骨后缘连线,无眶上嵴和颞嵴,顶骨和顶间骨的联合缝在中部平直,两侧成两钝角而小家鼠顶骨和顶间骨的缝不平直而成一锐角。

牙齿

门齿后方无缺刻,上颌第一臼齿具3横嵴,第一横嵴上有3个齿突,中齿突最大,外齿突最小,内齿突向下方。第二横嵴与第一横嵴相似,第3横嵴3个齿突较发达,但齿突间距离较小,因而齿突高度显得较短。第二上臼齿与第一上臼齿相似。第三上臼齿较小,第三横列齿突不明显。

生活习性

活动

巢鼠常夜间活动,有时昼夜均活动。白天常见幼鼠在巢内,而母鼠出洞。体小灵活,性喜攀登,常利用尾巴协助四肢在作物穗上或枝条间攀缘觅食。偶尔也可在浅水中游泳。

食性

巢鼠为杂食性动物。喜食玉米、谷子、大豆、稻谷等粮食,也吃浆果、茶籽等。在作物成熟前以吃植物的绿色部分为主。

巢鼠可在杂草丛及灌丛的植物茎秆上及树枝上用植物茎、叶筑巢。巢距地面一般在30~100厘米,巢呈圆球形或卵圆形,一般只有一个巢口。 夏季,巢鼠在杂草和作物的茎上把许多草茎架在一起,用植物叶子造一个球形巢,大小与拳头相似,只有一个巢口。秋季多在草堆中作一个盘状巢或在地下挖洞。冬季巢鼠在草垛中造巢,或在地下挖洞用草团筑成一个地面巢。春季巢鼠会将其废弃,另筑新巢。

生长繁殖

每年3~10月为巢鼠的繁殖期,妊娠期为18~21天。每年可产1~4胎,每胎产5~8仔。幼鼠出生后8~9天睁眼,15天即可独立行动。巢鼠在东北每胎以6~9只居多。巢鼠在苏联3~10月间繁殖,怀孕期18~20天,每年繁殖1~4胎,每胎5~8只。

巢鼠种群数量高峰与农作物的成熟期基本一致,数量最少的季节为3月,数量最多的季节为10至11月(繁殖的末期)。在适宜的居住地巢鼠数量年份的变化并不大——没有增长到2~2.5倍的情形。

栖息环境

巢鼠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平原地带中比较潮湿地段,典型生境为芦苇地、沙地、田园绿洲等。 巢鼠喜居于水塘和湖泊周围的灌丛附近及杂草丛中。在森林边缘的灌木林,草原地带的农作物耕地里都可栖息。秋季巢鼠集中于田间的谷物捆堆下及打谷场院的粮垛堆里。

分布范围

中国国内分布于东北三省、河北、陕西、甘肃、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及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 中国以外分布于欧洲、蒙古、日本、朝鲜、印度、缅甸、印度支那等地。

保护级别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危害

巢鼠对农业、牧业皆有害,是内蒙古北疆平原和低山牧场的主要害鼠之一。在农作区,对农作物的生长可致大片麦田缺苗断垅,颗粒无收。在自然界可感染鼠疫、野兔热等疾病。

防治措施

[1]以抚林除草消除地面隐蔽物、破坏栖居巢穴、毒饵诱杀、工具捕杀等措施防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