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工業化

來自 中國經濟時報 的圖片

中文名: 工業化

外文名: industrialization

解 釋: 工業在國民生產總比重上升的過程

性 質: 經濟

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 )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徵之一,但工業化並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工業發展絕不是孤立進行的,而總是與農業城市化和服務業發展相輔相成。[1]

目錄

概述

雖然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沒有出現「工業化」這個術語,但這個概念還是顯然存在的。馬克思把「現代工業」、「工廠制度」或「機器體系」跟工場手工業作了區分。現代工業其所以區別於工場手工業,是由於機器起了主要的作用。「只是在工具由人的機體的工具變為機械裝置即工具機的工具以後,發動機才取得了獨立的、完全擺脫人力限制的形式。於是,……單個的工具機,就降為機器生產的一個簡單要素了」(《資本論》第1卷,第415頁)

在跟工場手工業進行對比之下,馬克思把機器體系的發展劃分為兩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里,是「簡單協作」,即僅僅是「同種並同時共同發生作用的工作機」在工廠中的「集結」,它們使用着一個單一的動力來源。

在第二個階段里,是一種「有組織的機器體系」,這時候通過各局部機器之間不斷地交接工作,產品便從一個生產階段傳送到另一個生產階段。當這種有組織的體系臻於完善,並且只需要工人從旁照看就能夠進行整個生產過程的時候,它就成為「自動的機器體系」(同上,第416、418頁。)

人手操縱的工具變為機器工具,這就把工人降為「只是」一種動力的來源,而隨着生產的擴大和人的體力的局限性,便需要用一種機械的動力來取代人的肌肉。在工廠的制度下,所有的機器都是由一個單一的「動力」即蒸氣機來發動。

然而,馬克思強調指出,蒸汽機在現代工業出現之前就早已存在,但它「並沒有引起工業革命

相反地,正是由於創造了工具機,才使蒸汽機的革命成為必要」(同上,第412頁)。改進蒸汽機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力,是現代工業對新 的交通運輸工具的需求。遠洋和內河輪船、鐵路和電報系統,這一切都需要「龐大的機器」來建造,而像蒸汽錘、鑽孔機、機械旋床這樣的機器,則又需要一種能夠完全受人控制的大型機器。

背景介紹

工業化指一個國家和地區國民經濟中,工業生產活動取得主導地位的發展過程。工業化最初只是一種自發的社會現象,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這種以大規模機器生產為特徵的工業生產活動向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狹小的地方市場提出挑戰,老的生產方式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容量的需求。同時,資本積累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為工業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工業化是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業化國家為實現人口自由流動和提供充足、廉價的勞動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會勞動組織系統。為此花費約100年時間。20世 紀以來,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化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工業生產的空間活動範圍在工業化不同發展階段具有較明顯的趨向性。初期時,工業生產活動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點狀分布),隨交通條件的改善而呈線或帶狀向外擴散。最終達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相對的均衡分布狀態。工業化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伴隨大規模工業化而產生的日益嚴重的大氣、海洋和陸地水體等環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劇等,對社會、自然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生存,迫使各國對工業化的發展進行某種限制和改造。

特點

現在中國還提出新型工業化的概念。所謂新型工業化,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與傳統的工業化相比,新型工業化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 ,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第二,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第三,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發動機

莫茲利發明的轉動力架,解決了在建造這種發動機方面的加工問題(同上,第421頁)。在具有自動化機器體系的工廠中,工人被降低為 機器的侍從,而且「生產過程的智力同體力勞動相分離」的現象日益加劇,因為這時候對技巧水平的要求甚至比在工場手工業時期還要低(同上,第464頁;有關這個問題的進一步論述可參看「參考書目」①)。「現代工業」還改變着農業。農業使用了機器,同時還有工業 生產出來的化學產品和其他新的技術。在農業競爭中所需要投入的越來越多的資本,迫使農民離開了土地,而新的機器則取代了大量的農業勞動者,並使其他一些人陷於貧困。因此,人口從農村遷徙到城市的過程加速了,形成了城鄉之間的分裂。農業的工業化過程既破壞了土地的肥力,又使農業勞動者陷於貧困(參看《資本論》第1卷,第13章,10)。無論在工業還是農業中,機器的使用和它在越來越 多的生產部門中占有支配的地位,造成了「人口過剩」和「失業後備軍」(參看人口條目),這是因為活的勞動不斷地被機器所代替(見《資本論》第1卷,第23章,3;以及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第三部分)。

雖然資本主義的生產形式在工業化以前就已存在,但是「現代工業」乃是這種生產的最高形式,這種形式終於把所有其他形式掃在一邊,並且建立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經濟中的統治地位和資產階級在政治中的統治地位。現代工業通過對鄉鎮地方工業和工場手工業的制服和摧殘,以及通過霸占全部的國內市場來實現其經濟的統治(見《資本論》第1卷,第13章,參看「參考書目」②)。與此同時,資本 家之間的競爭,使機器和工廠體系不斷改進和擴充,從而引起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中的不斷革命。「現代工業從不把……生產過程的現存形式看成……最後的形式。因此,現代工業的技術基礎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產方式的技術基礎本質上是保守的」(《資本論》第1卷,第533頁,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雖然馬克思把現代工業在英格蘭的起點定在18世紀的後期,然而他卻把1846—1866年這期間列為這種工業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參看《資本論》第1卷,第23章,5)。不過,這種工業發展所引起的反響並不局限在英國。在實現了國際的交通運輸工具的革命以後,現代工業便以它的廉價的商品破壞了外國的手工業,從而建立起一種新的國際分工,即由世界的一部分地區生產原料,供給世界另一部分地區的工業的需要(同上,第13章,7)。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論述僅僅涉及資本主義的工業化,而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則利用他們的分析作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實現工業化的理論和實際的基礎。儘管在俄國所實行的「轟轟烈烈」的工業化,通常是跟斯大林的名字聯繫在一起(參看斯大林主義;蘇聯馬克思主義兩個條目),但是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卻是第一個試圖把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分析用於蘇聯的條件的馬克思主義者。在這種運用中,特別強調了不變資本部分在積累和工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參看《資本論》第2卷,第21章和再生產公式)。在斯大林統治時期,這種觀 點導致對基本產品工業即「重工業」的重視,並從此成為蘇聯和東歐的工業化的一個顯着特徵。

意義

所謂工業化,主要是指工業在一國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以至取代農業,成為經濟主體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這一過程的特徵主要是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中國實現工業化的任務,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來的,從「一五」計劃算起,我國為實現工業化已經奮鬥了半個世紀,把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建設成為擁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並有一部分達到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但是,中國的工業化任務還沒有完成,總體上看現在還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突出表現在: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鎮化水平較低,農村人口在全社會勞動力和總人口中占50%左右;產業結構層次低,競爭力不強,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技術水平還不高,服 務業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經實現工業化的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工業化的任務不完成,現代化就難以實現。因此,繼續完成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重要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發展

現在世界上比較主要的工業化國家,他們的工業化大都是在十九世紀完成的。他們走的是殖民掠奪、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嚴重破壞環境的工業化路子,對自然界和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長期難以醫治,給後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教訓。中國自然不能也不應該再走這條路子。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明確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們黨立足國情,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發展思想上的與時俱進和重大創新。與以往的工業化路子相比較,中國將要實現的工業化必須符合五個標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加快科技進步以及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運用,充分發揮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促進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經濟效益好,就是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即從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鋪新攤子、追求數量,轉到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通過技術進步、加強科學管理、降低成本來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消耗低,就是要充分考慮中國人均資源相對短缺的實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資源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積極推進資源利用方式從粗放向節約轉變,轉變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環境污染少,就是要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問題,從宏觀管理入手,注重從源頭上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避免走舊工業化過程中的先污染後整理的老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就是要從我國人口多、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實際出發,制定推進工業化的具體政策,處理好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係,堅持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勞動力資源的能力。縱觀世界發展史,任何一個國家工業化進程都與時代緊密相關,成功的工業化都是吸收和應用當時最先進技術的結果。在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的今天,我們必須十分重視信息化在工業化發展中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積極推進信息化。但是還應當看到,信息化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信息產業的發展,都是以工業化的成果為基礎的,工業化為信息化提供了物質基礎,並對信息化發展提出了應用要求。因此,忽視工業化、離開工業化的信息化,將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片面發展信息化的道路也就不可能走通。

從根本上說,工業化過程就是伴隨科技進步、經濟不斷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十六大報告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針對中國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這就為我們推動工業化、現代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指明了方向。首先,要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含量高,發展速度快,滲透力和帶動力強,特別是要加快信息產業的開發,廣泛應用信息技術,使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其次,要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動機。國民經濟各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製造業提供的技術裝備的性能和水平。必須認識到,沒有自己強大的製造業,不用先進的製造業武裝各個產業,提升它們的裝備和生產技術水平,要實現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是不可能的。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中國順應世界科技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科技經濟發展出現了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不但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而且使人類生活活動和社會活動開始進入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時代。二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範圍經濟貿易發展的資金技術流動加快,各國經濟和市場進一步相互開放、相互依存。特別是信息化以世界為舞台,導致了信息、技術、資本、人才等生產要素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黨中央順應世界科技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及時作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決定,充分說明我們黨堅持與時俱進,始終站在時代前列。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也是中國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中國人口數量大、人均資源不足、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突出。歷史經驗證明,在一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以資源的過量消耗和環境生態破壞為代價來推進的工業化,不僅資源難以支撐,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難以為繼,而且破壞生態、污染環境、妨礙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重視科技進步的作用,着力提高經濟效益,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我們的唯一選擇。

本質

工業化是十六大以來的一個熱門話題。說起工業化,人們往往容易望文生義地理解為大力發展工業,使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然而,這麼定義工業化是很不全面的。工業化不僅僅是要使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更重要的是要將大工業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快速發展工業的同時,對農業和服務業的生產模式實行脫胎換骨的改造,使農業和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得到迅速提高。中國加入WTO後,有學者提出了將中國建成世界工廠的口號,黨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口號。這兩個口號得到各級政府和廣大企業 的積極響應,全國各地發展工業的熱情十分高漲,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這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從目前各地的工業化熱潮中,大家可以看出一些認識上存在的偏向和誤區,即對工業化的認識片面化、表面化,普遍認為工業化是工業部門的事情,農業與工業化的關係就是提供原料,第三產業與工業化的關係就是為工業生產和流通提供各種服務。實際上,工業化的本質是一個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的過程,既是一個產業升級和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向標準化、規範化、規模化、社會化、專業化發展的過程,還是一個社會由自然經濟觀念向商品經濟觀念全面轉變的過程。認識不到這一點,只重視工業項目的建設,而不重視把工業化思想運用到各行各業,將使工業化對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大打折扣。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工業化過程中農業和第三產業效率提高的緩慢和發展的滯後,也極大地阻礙了工業本身的發展,降低了國民經濟在工業化過程中的整體增長速度。工業化的目標確實是要提高工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但這只是衡量工業化水平的重要外在指標之一,內在指標則應包括工業結構、整體技術水平、合理的企業組織結構、社會化專業化組織程度等。除了這些指標外,看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還應看在農業、第三產業的生產經營中和政府的管理中多大程度上運用了工業化的組織方式,如專業化分工協作、規模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等。這些才是工業化的本質。做不到這些,工廠建得再多、再大,但都是些大而全、小而全企業,不可能有市場競爭力,也很難說實現了工業化。

分析

1、僅依賴市場機制無法建立完整的大工業體系

處於主流地位的西方經濟學是以小農經濟為實踐的理論,與現代工業經濟社會並不相適應。那種期盼由市場機制自動、自發地實現國家富裕的願望不過是一個幻想。一國經濟的落後不是由於缺乏「看不見的手」的市場機制,那些建立了純粹市場經濟的很多國家仍然未改變落後狀況就是很好的例證,其實落後的根源在於缺乏與現代工業經濟相適應的大工業體系。大工業體系無法通過市場機制和自由貿易來建立,而只有通過政府力量和計劃經濟集中國家人力、物力、財力來實現。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掌握國家經濟命脈主導權, 才有機會占居世界經濟利益高地。

2、市場機制是以小農經濟為實踐的理論

實際上,任何理論都是有前提條件和適用範圍的,同時理論也有時也有她本身所擔負的特殊使命,「看不見的手」的市場機制也不例外。「看不見的手」基本是以農業社會及典型莊園私有經濟特徵的工場手工業或處於自由競爭的工業生產社會初期為實踐的經濟理論,它的前提是分散的、獨立的、力量均勢的買家和分散的、獨立的、力量均勢的賣家,買賣雙方完全用市場價格自發地、平等地進行商品交換的行為。因此,中國的經濟學家並不真正理解現實的工業社會和工業經濟運行規律,夢想「以市場換技術」,並把「看不見的手」奉為上帝,把市場經濟與產權明晰當寶貝,以為只要建立了「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讓所有資產歸於能發財的個人,強國就指日可待,財富就滾滾而來。殊不知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一個靠「看不見的手」的自由市場而進步發展成發達國家的例子。現實中的全球經濟、國家經濟、地區經濟中都與「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前提相差甚遠,綜觀經濟現實,現在正處於工業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經濟也總是被處於壟斷地位的大資本所操縱。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就不能用小農經濟、自由市場經濟的眼光分析,而應當用現代工業社會的眼光來研究中國的問題。

在農業經濟時代,個人是生產的主體,使用簡單生產工具進行重複性勞動。而現代工業經濟以普遍使用先進機械,整個社會互相配合、不斷發展變化的大生產為特徵。在工業社會中,生產是由人和機器組合而成的工業體系來完成的,機器有遠遠超過人的體力和精力,能夠達到人力遠遠不及的生產效率。人在生產中只是設計和操作機器。整個現代工業社會其實就像一台機器,具有高度組織化社會結構的,需要各部門協調配合方能運轉。現代工業生產的主體是重工業體系,其生產力幾乎沒有上限,只受限於能夠獲得的資源和市場。即使農業,也是現代工業的結果,沒有現代工業提供的化肥、農藥、農機、種子等工業產品,農業的單產會大降低,不能養活現在這麼多人口。零散的個人積極性在大工業體系這個鋼鐵怪物面前也是渺小的。至於其他行業,統一的大工業體系的效率更是遠遠超過零散的人力。早期的機器缺乏靈活性,只適合進行規範化大規模生產,但隨着計算機控制技術的進展,機器的柔性逐步增強,不斷取代人在生產中的位置。目前,由於機器技術的發展,在整個工業生產鏈中,人工已經被大量機器取代,只是在最後的組裝環節,由於品種多,單次裝配批量小,不可能為每種裝配單獨設計自動生產線,還需要大量的人工。工業社會中的人要麼提高知識和技術水準,從事機器不能涉足的智能領域,或者提高積極性,從事簡單機構的裝配業,與機器的效率競爭,用血肉之軀對抗鋼鐵。

3、落後的根源是缺乏完整的大工業體系

農業、手工業或第三產業都不能像重工業一樣自行促進本身的產量或質量,除非同比例地增加人口。例如傳統農業,無論你為下一年的耕作準備多麼充分,在土地上流多少汗水,種下多少種子,也很難讓下一年的產量在歷史最高產量上提高10%。手工業也一樣,手工業產品 的質量和產量完全取決於手工業者的技術水平,最好找一個好的師傅,引導自己成為一個熟練工人。但農業與手工業的技術進步是單項的、孤立的,無法與其他技術成果互相促進的技術進步是不具有持續性的,一旦新技術普及,進步也就此停滯。與此相比較,現代工業不僅規模可以指數化擴大,更重要的是加工精度和技術可以在一代機器中積累,各種技術之間可以相互支援、提高。手工工具可以用來生產最初的機床,而機床本身又可以生產更精密的尺子、更精密的機床,為自身生產動力機械,同時通過提供標準化的實驗器材促進整個科學的進步,再從科學進步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最終,我們可以得到整個現代工業體系。在差不多兩世紀裡的時間裡,簡陋的機床和蒸汽機進化成了今天的太陽能電廠、數控機床、氣象衛星,而且能源----資源的採集和加工能力的提高還沒有觸頂的跡象,這種進步是手工業----農業社會根本無法想像的。

進入近代以來,落後國家可以通過出售自己的資源和勞動力,換取發達國家的機器設備、關鍵材料和部件,也進入機器大生產。引進外國成熟的設備工藝能在短時間內提高生產能力,但由於資源和勞動力相對過剩,價格低廉,且資源開採和勞動力的數量、勞動強度的提高存在上限,因此不具備重工業技術指數增殖的特徵。依靠引進外國重工業技術來發展經濟基本呈現追趕的趨勢。

是否擁有完整全面的鋼鐵、化學、機械、電子基幹產業,是區別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的根本標誌。擁有完整全面的基幹產業就是發達國家,可以設計製造幾乎一切現代化的產品。擁有大工業體系的國家也可能暫時會貧窮,也可能若干基幹產業的技術水平低,但只要全面完整,選擇合適的發展路徑,就可以實現生物般的指數增殖和進化,在短時間內成為富裕國家。

4、建立完整的大工業體系才是中國強大的唯一道路

在現在的世界格局中限制了落後國家的活動範圍,落後國家參與已經存在但為西方發達國家所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正是大工業體系的特性和「看不見的手」相結合阻止了這些國家建立自己的大工業體系。試圖在西方大工業體系已經占絕對地位的情況下,單靠貿易和國內企業自行發展獲得工業化資源和技術,結果就會落入低水平發展的陷阱。因為根據比較效益,建立自己的生產知識體系和大工業體系,需要大量的人才培訓,需要漫長的時間和資金,而且開始時做出的工業品質次價高。如果國家政權能夠有效阻斷其他大工業體系的干涉,在一個足夠大的國家內建立獨立的經濟體系是完全可能的。後發國家要藉助西方已經崛起的歷史可借鑑,抓住經濟進步的關鍵----工業革命,更快的提高本國的科技和經濟水平。這也是在現存的西方大工業體系被資本主義所壟斷和限制,進而無法充分擴大為全體人類服務的情況下,建立獨立的大工業體系的落後國家的無奈而必然的選擇。

一個理想的大工業體系,應該是由基本實行計劃經濟的重工業體系,和需要自由貿易、強調企業獨立性和自由貿易的裝配工業、輕工業共同組成的。前者,對有限關鍵技術和資源進行投資開展,提供基本的工業物資和機械。後者則基本保持前工業時代的體制,利用這些物資和機械完成最終產品的產品製造(包括非實物產品)。發達國家通過對核心產業部分國有化和企業之間的互相滲透,基本建立了這種經濟體制,只是裝配工業和輕工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轉移到了第三世界國家。而對於一般落後國家而言,後者並不缺乏,缺乏的是無法通過市場經濟、自由貿易建立的重工業體系。

落後的重工業體系無法在自由貿易的情況下與先進的對手進行競爭,除非努力發展縮小與先進對手的差距,才有可能改變不利的局面。但在落後國家的重工業體系不斷升級追趕中,在經濟上遇到的阻力往往越來越大,事實上,西方和買辦集體要求開放市場的理由往往正是由落後國家的工業化努力所製造並強加的。

5、西方經濟學已成為阻止落後國家走向富強十分巧妙的理論工具

「看不見的手」最致命的問題在於無視這種重工業體系的相對稀缺,或者說這種狀態只是一種暫時的不平衡,長期的世界經濟發展自然會使這種平衡迅速消失,而在於西方經濟學沒有與工業革命以後的現實社會相結合。但為什麼這樣一個與現實嚴重衝突的理論能一直占據主流地位。

西方經濟學是工業革命以前一種提倡自由市場、私有產權、指望競爭提供經濟動力的經濟學思想,是與農業社會相適應的理論,也只有在農業社會中才會出現這樣的理論,這是與工業革命以前的歐洲和漢朝以後尤其宋朝、清朝中國社會史實一致的。而大部分農業社會也在這個階段建立了與現代西方經濟學相類似的觀念,並樂於在低關稅條件下與整個世界進行貿易。

在工業革命爆發以後,幸運的西方國家率先建立了重工業體系,得以在一個接近自由貿易的世界體系中占據了優勢,而且還能通過自由貿易來鞏固這種地位,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看不見的手」當然是一種非常合適的理論,實際上「看不見的手」這隻黑手正是發達國家利益的具有貪婪本性的大資本及大資本的決定力量。而西方以外的落後國家均未能建立獨立的重工業體系。因此在這些國家,最強大的經濟集團是組織本國原材料和簡單勞動力出口、進口先進工業產品的買辦經濟集團。從短期來看,向自由貿易體系中出售更多的資源和勞動力,進口更多的先進產品也確實提高了利潤。按照社會運行決定思想文化的規律,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落後國家,都因各自的經濟結構繼承了前工業時間的經濟思想。在西方為中心的經濟格局下,未將工業革命本身納入理論的自由貿易學說得以保持了自身的主流地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