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 (或一组) 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 (或几个) 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生产活动的综合,是组成 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根据性质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工艺工序、检验工序、运输工序等。各个工序,按加工工艺过程,可细分为各个工步;按其劳动过程,可细分为若干操作。划分工序所制约的因素有: 生产工艺及设备的特点,生产技术的具体要求,劳动分工和劳动生产率能提供的条件。[1]
工序 | |
---|---|
目录
基本信息
概念
基本解释
1. 制造、生产某种东西或达到某一特定结果的特定步骤。
2. 组成整个生产过程的各段加工,也指各段加工的先后次序。
详细解释
整个生产过程中各工段加工产品的次序,亦指各工段的加工。材料经过各道工序,加工为成品。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床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至于同一工序的操作者、工作地和劳动对象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构成另一道新工序。例如在同一台车床上,由一工人完成某零件的粗车和精车加工,称为一道工序;如果这个零件在一台车床上完成粗车而在另一台车床上精车,就构成两道工序。
划分依据
工作地是否改变,对一个工件不同表面的加工是否连续(顺序或平行)完成。
举例
分类
工序是完成产品加工的基本单元,在生产过程中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
1、工艺工序,即使劳动对象直接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加工工序。
2、检验工序,指对原料、材料、毛坯、半成品、在制品、成品等进行技术质量检查的工序。
3、运输工序,指劳动对象在上述工序之间流动的工序。
按照工序的性质,可把工序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
1、基本工序,直接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工序。
2、辅助工序,为基本工序的生产活动创造条件的工序。
工序按工艺加工特点还可细分为若干工步(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工步可再细分若干走刀或工遍);
按其劳动活动特点可细分为若干操作(或操作组)、动作。
合理划分工序,有利于建立生产劳动组织,加强劳动分工与协作,制定劳动定额。
质量控制
着重点
(1)确定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计划。一方面要求对不同的工序活动制定专门的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做出物料投入及活动顺序的专门规定;另一方面须规定质量控制工作流程、质量检验制度等。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等。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主要是实行班组自检、互检、上下道工序交接检,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和分项(部)工程的质量检验。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管理点),实行重点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点是针对影响质量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正确设置控制点并严格实施是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
控制点设置
原则:
(1)重要的和关键性的施工环节和部位。
(2)质量不稳定、施工质量没有把握的施工工序和环节。
(3)施工技术难度大的、施工条件困难的部位或环节。
(4)质量标准或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内容和项目。
(5)对后续施工或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施工工序或部位。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的部位或环节。
控制点管理
(1)质量控制措施的设计
选择了控制点,就要针对每个控制点进行控制措施设计。主要步骤和内容如下:
①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②设计控制点施工流程图;
③进行工序分析,找出主导因素;
④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表,对各影响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控制要求;
⑤编制保证质量的作业指导书;
⑥编制计量网络图,明确标出各控制因素采用什么计量仪器、编号、精度等,以便进行精确计量;
⑦质量控制点审核。可由设计者的上一级领导进行审核。
(2)质量控制点的实施
①交底。将控制点的"控制措施设计"向操作班组进行认真交底,必须使工人真正了解操作要点。
②质量控制人员在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检查、验收。
③工人按作业指导书认真进行操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操作质量。
④按规定做好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取得第一手数据。
⑤运用数据统计方法,不断进行分析与改进,直至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⑥质量控制点实施中应明确工人、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