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擔道
左擔道古代秦隴入蜀道[1]路中的一段。《資治通鑑》卷78胡三省注: 「又自文州(今甘肅文縣)青塘嶺至龍州(今四川平武東)百五十里,自北而南者,右肩不得易所負,謂之左擔路,亦艾伐蜀路也。」據《三國志·鍾會傳》: 景元四年(263),魏將鄧艾伐蜀,「追姜維到陰平,簡選精銳,欲從漢德陽入江由、左儋道詣綿竹,趣成都」。即此道。
目錄
相關諮詢
攀木緣崖,穿越古蜀道,最險在陰平|尋路蜀道
在《三國志·魏書》中記載了一個傳奇的故事,魏國大將鍾會率軍攻蜀,被阻隔於劍閣之下。進退兩難之際,鄧艾向鍾會建議從一旁的懸崖峭壁上開小道,偷渡陰平。鍾會聽從了鄧艾的提議,並令他帶兵實施。於是鄧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短短數十字,描述了一段改變歷史的重要戰役——鄧艾偷渡陰平,蜀漢投降,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該戰是曹魏伐蜀漢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戰。鄧艾借的這條偏道,正是後來為人熟知的陰平古道。鄧艾之後,此道得以揚名。元末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傅友德也仿效鄧艾,從陰平道出奇兵越過摩天嶺,平定蜀地。再往後,紅軍也是從陰平古道進軍,解放了青川。
摩天嶺,海拔2200米。
幾場著名的戰役讓陰平古道充滿了故事性,它神秘又難尋,險要而奇詭。11月初,封面新聞[2]、華西都市報「尋路蜀道」報道組來到廣元青川縣,在有着多年田野調查經驗的青川縣作家協會副主席邱正耘,以及青川縣文物管理所文博館員孫禹的帶領下,探尋重走了陰平古道。雖不似兩千年前鄧艾那般攀木緣崖,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陰平道之險,摩天嶺之高,以及其中關隘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從行政區劃到交通要道
「陰平」自古以來「扼秦蜀之咽喉」
談及陰平道,目前主流的學術語境中,一定會先談陰平郡。一般認為,今天的陰平道正是來源於作為行政區劃的陰平郡。邱正耘也告訴記者:「陰平道的得名,最早與西漢時設置的行政區劃『陰平道』有關。」
在《漢書·地理志》中提及的廣漢郡下設置有「甸氐道、剛氐道、陰平道」,這些被稱為「道」的地方,並不是人們現在通常意義上所講的交通道路,而是包含一定地域範疇的地理單元。這就意味着,「陰平道」這一稱呼,最早應是指西漢時期受廣漢郡管理的下設行政區劃,魏晉以後則改為「陰平郡」,並有南北陰平郡之分。
陰平道作為郡、縣一類的行政區域機構一直延續到宋代。據青川縣文物管理所提供的資料,2001年1月至4月,在綿廣高速建設施工過程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位於江油小溪壩鎮陰平村的陰平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遺址面積達數十萬平方米,是一處大型的聚落遺址。因此推斷小溪壩陰平村遺址,應是歷史上北陰平郡(縣)建置所在。
到了宋代,人們對於「道」的理解更傾向於我們今天所說的「路」,作為行政區劃的陰平道在宋人的記載里也更多體現了「道路」的特徵。例如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引李修己《同谷志》中就寫道,陰平道為「秦蜀出入之道」。到了明初,學者王煒更是明確指出,是鄧艾開鑿了陰平道。
此陰平斜道過於險要難行,歷史上又有「左擔道」之名。名為「左擔」,就是但凡走這裡過,挑夫只能左肩挑擔行走,中途無法換肩,可見其道路之窄。在平武縣與青川縣交界處還有一座山名為「左擔山」,它是平武縣東部和青川縣西部交界處的界山,清康熙《龍安府志·山川》記載:「左擔山:治東一百八十里,鄧艾入蜀路經江油,因山高江險,修鑿棧閣,以通擔負。」左擔山因鄧艾入蜀的傳說而出名。鄧艾入蜀的道路,以及該道的險峻路況,在明代的《蜀中廣記》《益州記》及《大事記續編》中,都有相類同的記載。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萬嬌曾對「陰平道」和「左擔道」的名稱進行考證,她提到,漢代的時候左擔道就是一條很窄的道路,起點並沒有延伸至今天的甘肅文縣。鄧艾借道文縣這片區域,當時的文縣行政規劃即為「陰平道」,所以逐漸將行政區劃名訛為道路名。萬嬌認為,今天我們所說陰平道的一部分在歷史上就是「左擔道」,宋代以後,陰平道逐漸取代左擔道,成為這一帶交通道路的總稱。
參考文獻
- ↑ 探秘漢中古蜀道:不僅僅是荔枝的快遞之路 ,搜狐,2024-10-26
- ↑ 一文讀懂新聞傳播學,這類專業你適合報考嗎 ,搜狐,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