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婆鳥
巫婆鳥花蓮現蹤,花蓮林管處接獲民眾報案,發現強大外來物種「埃及聖䴉」出現在花蓮境內,讓當局不敢輕忽,因為如果數量過於龐大,將會危害本土物種生存空間,出動部落獵人前往捕捉。
花蓮林管處110年8月16日下午接獲民眾通報,稱壽豐鄉出現外來種,俗稱「巫婆鳥」的埃及聖䴉蹤跡,引起林管處高度重視,因為這可是頭一回在花蓮境內出現,林管處立即邀請部落獵人共同成立專案小組,想以最短時間內達到清零的目標。
目錄
花蓮林區管理處處長黃群策
埃及聖䴉以後如果族群增加之後,牠會佔據本土鷺科的一個生存習性,另外,在外國研究牠群聚後牠會佔據很大的一個空間,然後也會對當地的這些相關鷺科產生攻擊的行為。
死神鐮刀
黑白色為主的埃及聖䴉,長長的喙嘴彎曲程度有如鐮刀,也被稱為「死神鐮刀」,此種鳥類對於環境適應能力良好,沒有什麼天敵,所以這回在花蓮出現蹤跡才會讓當局提心吊膽,必須出動大批人馬以地毯式在附近搜索,並加強安全巡邏,避免民眾闖入意外誤傷。 [1]
原生於非洲的埃及聖䴉,是近年來影響國內生態與農業的外來物種,其特點是粗黑下彎的鳥喙。由於其形象特殊,原先作為觀賞鳥類,由私人動物園引入臺灣;不過在三十多年前,卻首度在關渡溼地發現野外個體蹤跡。多年下來,因無天敵且適應狀況良好,已逐漸發展成龐大的野外族群。為避免埃及聖䴉持續與原生物種產生競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林務局自2013年度起,積極投入埃及聖䴉的移除工作,慶幸目前已達顯著成效。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羅尤娟說,相較於2019年度全臺埃及聖䴉族群數量高達1萬4,000隻,2020年度則下降至2,000隻左右,希望未來能完全根除。[2]
樣貌與原生地
埃及聖䴉是臺灣越來越普遍的外來鳥種,每年3~8月是牠們的繁殖季,且一次會生2~3顆蛋。許多臺灣鷺科鳥類原本的營巢地被埃及聖䴉搶奪,目前政府部門與學術單位也正積極減少牠們的族群量,將數量控制到可容忍的範圍,讓臺灣的生態系可與之共存。從埃及聖䴉出現在臺灣野外至今,帶給我們許多教訓,與防患未然的重要性。
雖然埃及聖䴉的故鄉在埃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東非、衣索匹亞至南非,以及伊拉克東南方等地區,但由於許多國家的動物園或寵物業者管理疏失,很多不是牠們故鄉的國家,卻有著牠們的身影,例如法國、西班牙及荷蘭等,歐盟更將牠列為百大入侵種。
落地生根拓展族群
臺灣於1984年首次在關渡記錄到野外的埃及聖䴉,推測可能是來自私人動物園中不慎逃出的個體,因為有些飼養個體並未剪羽,且在動物園的疏於管理下逃逸到野外,原先可能只有幾隻「落跑鳥」,但在牠們適應臺灣環境後,便開始繁殖拓展數量。
袁孝維教授
由臺灣大學教授袁孝維帶領的研究團隊,於2009~2011年展開埃及聖䴉的調查,即發現牠們由關渡往南擴散,在新竹南寮及臺中高美濕地皆有繁殖巢區,粗估當時牠們在全臺灣的數量約有500~600隻。 2016年,中華鳥會與林務局的共同調查中,其族群量已達1523隻。 2017年最大數量更攀升至3046隻。 從2009年政府單位與研究人員開始關注埃及聖䴉,至今數量已增加至少5倍,顯示埃及聖䴉已經適應臺灣環境,並迅速繁衍。
不論是泥灘、紅樹林、沼澤地、埤塘、農田或廢棄魚塭等,皆能看到牠們的身影。牠們對環境的耐受度高,可生存於高汙染與高人為干擾的區域,是一個不挑選住宅區,隨遇而安、適應力又強的租屋客。
兩次繁殖高峰期
對環境的高適應力強,在4~5月與6~7月有兩次繁殖高峰期,不挑食!軟體動物、甲殼類、兩棲類、昆蟲及魚類,牠們會用長而彎曲的鐮刀嘴,深入爛泥中找尋食物,牠們的嘴喙長達15~20公分,因此可攝食到更多躲藏於爛泥裡的動物。更會以小群體(2~20隻)的方式共同覓食,有著與同伴分享佳餚的不藏私精神。廣泛的食性、厲害的鐮刀嘴,與共同分享資源的精神,這些特性也讓埃及聖䴉族群能在臺灣迅速擴張。[3]
生態特性
食性以昆蟲為主,亦捕食甲殼動物、蠕蟲、軟體動物、魚、青蛙、蜥蜴及小型哺乳類。築巢於喬木、灌木樹上或裸露地上,通常與其他鸛形目鳥類群聚繁殖,每窩2-3顆蛋,繁殖成功率低,通常每窩僅一雛鳥成功離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