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己亥雜詩·其四 龔自珍

己亥雜詩·其四
圖片來自搜狐網

己亥雜詩·其四是一首七言絕句。詩的首句用典,表明自己歸隱之志;次句說青春流逝,年華還未老去,便已有歸隱之心;後兩句先用「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語意,表示對人生旅途浮沉莫測的慨嘆,在紅塵間向來是獨來獨往,是對人生起點和歸宿的思索。

目錄

原文

龔自珍〔清代〕

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白雲出處從無例,獨往人間竟獨還。

創作背景

  龔自珍久在京城,冷署閒曹,才高豪邁,遭受時忌,因父親年逾七旬,又叔父文恭公適任禮部堂上官,例當引避,於是乞養歸四月廿三日,辭官南歸,離開北京,七月九日抵達杭州家中。後往蘇州府崑山縣,料理羽埁山館,以安頓家小。九月十五日,北上迎接已離京的妻小,至河北省固安縣迎候。十一月二十二日,攜妻何吉雲,子橙(昌匏)、陶(念匏),女阿辛等南返,十二月二十六日(1840年1月30日),到達羽球山館,後一直定居於此。在南來北往的大半年時間裡,作者寫下三百一十五首絕句,取名《己亥雜詩》。第二年道光二十年(1840),作者寫下《與吳虹生書(十二)》論及這組詩的寫作過程和內容,說:「弟去年出都日,忽破詩戒,每作詩一首,以逆旅雞毛筆書於帳簿紙,投一破簏中,往返九千里,至臘月二十六日抵海西別墅(即羽埁山館),發簏數之,得紙團三百十五枚,蓋作詩三百十五首也。中有留別京國之詩,有關津乞食之詩,有憶虹生之詩,有過袁浦紀奇遇之詩。刻無抄胥,然必欲抄一全分寄君讀之,則別來十閱月之心跡,乃至一坐臥、一飲食,歷歷如繪。」吳昌綬《定盦先生年譜》說:「途中雜記行程,兼述舊事得絕句三百十五首,題曰《己亥雜詩》,平生出處、著述、交遊,藉以考見。」此詩為其中第四首。

簡析

  《己亥雜詩·其四》是一首七言絕句。詩的首句用典,表明自己歸隱之志;次句說青春流逝,年華還未老去,便已有歸隱之心;後兩句先用「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語意,表示對人生旅途浮沉莫測的慨嘆,在紅塵間向來是獨來獨往,是對人生起點和歸宿的思索。這首詩語言簡練而寓意精深,展現出詩人對生命道路、抉擇的深刻思考。

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着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