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巴中石窟

巴中石窟,始于梁魏,续镌于隋代,盛镌于唐代,后经历代增铸,逐渐形成今天斑斓玲珑,栉比相连的石窟群。巴中境内石窟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在四川石窟中具有重要地位。

巴中石窟内容丰富,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征,造像以唐代现实社会中各种人物形象为依据进行雕造和彩绘,并且形神兼备,龛楣精美,装饰性强。

巴中历史上曾是南北交通要道“米仓道”的必经之处,在唐宋时期非常繁荣。南来北往的人在此开窟造像、装彩题词,留下了精美的石刻艺术珍品。这些石窟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巴中石窟

建造时间;梁魏

属 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梁魏

简介

据2000--2001年的调查,巴中市境内有石窟59处,500余龛,8000多身造像其中属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最多,共有19处,450余龛,7000多身,分布于巴中市区周围的南龛、北龛、西龛、东龛,水宁镇的水宁寺、千佛崖,兴文镇的沙溪,三江乡的龙门村、佛爷湾,恩阳镇的千佛崖、佛尔岩,化城镇的石门寺,麻石乡的佛尔岩,三汇乡的奥基寺,来龙乡的佛爷湾,玉井乡的佛尔岩,曾口镇的佛洞湾,甘泉乡的佛框湾、佛尔岩等。这些窟像绝大多数为唐代作品,少数开凿于隋代。龛像以佛教造像为主,有少数佛教合龛造像和明清至民国时期儒教、道教和民俗造像。其中以南龛、西龛、水宁寺、北龛等地石窟保存最好,艺术最精。现存有记载南龛造像由来的唐"严武奏表",有开元二十八年春张令该造释迦牟尼佛一铺碑,有记载水宁寺、西龛、北龛摩崖造像的题刻和纪年题款。[1]

巴中石窟十分注重龛楣的雕刻、彩绘。设计了很多的屋形窟,雕有花草、动物、天神、化佛等图案。同时,以绿、红、白、粉、蓝、土红色等进行彩绘,使龛楣清新精美,气势磅礴。精美的石窟群为巴中增添了内涵深厚的人文景观.[2]

主要特点

巴中石窟,主要是佛教造像艺术,其人物特征鲜明生动,匠心独具。佛像表情和善,庄严肃穆;菩萨像体态优美,神情潇洒;力士像,威风凛凛,刚劲雄健;飞天像,雕刻精巧,朴实无华。南龛第116号龛可谓巴中石窟艺术代表作。龛高27米,宽42米,窟内93身造像,栩栩如生。释迦牟尼佛津津乐道,讲经说法,众菩萨凝神静听,姿态各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龛楣上六个飞天神采奕奕,弹琵弄筝,吹箫奏笛,翩翩起舞,呼之欲出。天王脚蹬草鞋,勇悍浑厚,川北地方特色、生活习俗十分突出。[3]

历史悠久的四川巴中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尤以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龙门山等诸地六十馀处,一万馀躯约石窟艺术保存最好,艺术最精美。

巴中石窟始凿于隋,盛镌于唐,宋至明有少量开凿。主要是佛教造像。综其内容,主要有∶“毗卢遮那佛”、“五佛”、“七佛”、“三世佛”、“释迦多宝”、“药师佛”、“一佛二第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天龙八部”、“释迦说法像”、“千佛本身故事”、“佛教史迹故事”、“如意轮观音”、“地藏菩萨”、“毗沙门天王”、“舍利塔”等。巴中石窟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及特征,特别是“分身瑞佛”、“草鞋天王”、“珂利谛母”、“飞天”及装饰精美、富丽豪华的龛楣独具艺术魁力,在全国石窟艺术造像中独具奇葩。

作为地处大巴山区的巴中,为什么会留下如此丰富的石窟呢?巴中石窟的题材、造像特点、艺术特色又有哪些呢?

米仓道上留奇观

从地理位置上看,巴中地处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为古代南北交通道路“米仓道”的必经之处,是中原入川的要道。它北接长安,从汉中兴元府(今南郑)经集州(今南江)到巴州,再从巴州可进入四川腹地,唐僖宗入蜀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它在唐宋时期尤其发达;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西域至河西走廊南下后,从长安路经秦州(今甘肃南部的天水境内),向东南至兴元府境内与米仓道南段相合进入巴中;从巴中的三江镇南下可至重庆,并顺江到达长江下游。据史料记载,在南北朝时就有僧侣、商人沿这条路从西域经河西到江南。

历史上许多重要人物的驻足,也推动了巴中石窟艺术的兴盛。唐玄宗唐僖宗两个皇帝都曾入蜀,僖宗入蜀还路经巴中,并带来一些佛像式样。中和四年曾随僖宗入蜀的高官张 ,就曾在巴州区的南龛建造释迦佛像。尤其是曾随唐玄宗入蜀,后被贬作巴州刺史的严武,短短几年间在巴州南龛雕塑观世音像、新造龙宫、构筑寺宇、并为南龛求得光福寺之名,对巴中石窟艺术的兴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从巴州石窟留下的题记和诗文可以看到,有许多外地官员、文人、客商、僧侣等在巴州开窟造像、题词装彩和吟诗赋辞。

巴中石窟的兴盛期在唐朝,当时的皇族、达官贵人、平民极为信奉佛教,而巴中的许多石窟造像都取材于佛教经书。巴中石窟分布广泛,尤其是巴州区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石门寺沙溪龙门等摩崖石刻造像保存完好。南龛有释迦佛天龙八部、六道地藏轮回、菩提瑞佛、鬼子母、如意轮观音、毗沙门天王、陀罗尼经幢等造像,还有当时非常流行的西方净土变和毗沙门天王龛像。水宁寺有盛唐墨鸦造像三十八尊,像三百一十六尊,其中最精彩的当数1~9号龛,是巴州现存石窟最精美、最具有艺术价值的龛像;西龛有弥勒佛、七佛龛、释迦天尊并坐龛等;北龛有西方三圣、药师佛与十二药叉大将护卫像等...。这些生动的造像、精彩的描绘、美妙的装饰,构成了精美绝伦的石刻艺术--巴中石窟。

石刻艺术的瑰宝

巴中石窟的造像特点和人物风格深受北方石窟艺术的影响,既沿袭了唐代长安、洛阳一带的石窟艺术风格,又在窟龛形式和造像内容上与之不同。

巴中的窟龛形式多为双重龛,外龛呈长方形,敞口平顶,内龛有素面圆拱龛、带桃形龛楣的圆拱龛、佛帐龛三种形式。尤其是佛帐龛与北方早期佛帐龛不同,北方的龛像中大量流行的是垂帐纹龛窟,而巴中多为“房形龛”或“屋形龛”,比北方佛帐龛复杂得多。如山花蕉叶佛帐、天宫楼阁佛帐,它们不只是简单的以垂帐纹加流苏来表现佛帐,而是在一个方形龛内几乎真实地雕刻出一个完整的佛帐。它顶上的山花蕉叶和宝珠装饰有时候看起来像瓦当,有的甚至雕刻出瓦当和瓦垄,看起来与屋檐无异。在巴州城以西约一公里处凤谷山的西龛石窟,第54号释迦牟尼佛龛就是典型的天宫楼阁形佛帐龛,龛侧的天宫楼阁与真实的楼阁无异,常被学者们视为唐代古建筑的标本。

在龛内装饰方面,其顶上多饰重檐,重檐下悬帐、铃等物,形成龛楣。主尊身后常浅浮雕菩提树、天龙八部、飞天等,龛楣和龛柱多饰忍冬、卷草、莲花、团花、宝珠等,最常见的组合形式有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及天王和菩萨单龛造像等。其雕刻精美的龛楣和龛柱最富魅力,尤其是用菩提双树装饰龛窟壁面在巴中特别突出,为巴中独有。菩提树在佛教里有特殊的含义,传说佛是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的,因而菩提树与佛的其它遗迹遗物一样神异,一样受到人们的珍视和礼拜。

巴中石窟所塑造的人物风格受唐代长安洛阳一带艺术风格影响,佛像面部丰满,身躯魁伟,菩萨雍容华贵,其形象多体现了武则天时代创下的体态丰圆、樱桃小嘴、腰枝微扭和安详宁静的模样;力士像威武勇猛、雄健有力;飞天像形象优美、雕刻精巧;诸多佛像的面容表情和形体动作都雕刻得栩栩如生...这些精美雕塑,反映了唐代的文化、思想和石刻技艺,也充分体现了华美的唐韵。

南龛83号的双头瑞佛像是典型的佛帐龛,是全国仅有的高浮雕石刻像∶内龛二层檐顶均有鸱尾,上层檐顶有圆形瓦当,檐下方框内刻饰着团花,下层檐顶有圆形瓦当,檐下饰有忍冬纹,龛楣上刻着方格团花,悬饰帐幔、风铃,方形帐柱,覆莲圆形柱础,柱正面及侧面均间饰着团花宝珠和几何形纹路,正面所饰团花都有四叶;内龛中部雕有一圆形兽足香炉,香炉两侧各有一头狮子立于石座上,它们四脚伏地,怒目圆睁,像是将起身扑面而来。南龛87号观音立像,体态丰满,衣着华丽,头戴宝冠,长发披肩,其头饰、服饰、手饰等在彩绘陪衬下,熠熠生辉。

巴中石刻的艺术特色也很突出,精湛的雕刻技艺不但体现在悬崖石壁上成片镂空雕凿,而且装饰华丽,色彩变幻多样。尤其在人物造型上,许多造像并未按佛教故事描述的那样去雕刻,而是打破传统雕像模式,并带有明显的川北风情。在巴州现存石窟中开凿最早、雕刻最好的西龛,我们看到反映净土世界的仿真天宫楼阁,属镂空雕刻,高两米,有三层,方形台阶,转角斗拱,楼阁上雕刻有供养菩萨、供养天人和伎乐飞天。伎乐飞天所持各种乐器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也是难得的建筑造型,更是值得珍视的唐代建筑标本,为无数建筑学家所关注。

在南龛68号“鬼子母佛”像前,我们看到龛基上浮雕有这样一组形象∶一位妇女头挽圆饼样发鬃,穿着双领外翻式外衣,外着长裙,盘腿而坐,怀中抱一小孩,身边左右各坐四个戴项圈、手镯、脚镯的肥胖可爱小孩,这颇似当时一位多子多福的普通妇女形象。巴中石窟的天王像衣服与佛教故事中描述也不同,佛教描绘的是半裸,而巴中是全冕冠,且脚穿草鞋,这在全国罕见。

这里的石头会说话

据专家介绍,南龛的双头瑞佛是很少见的一种佛像,在全国仅此一例,以故事教化人们心诚则灵,只要同心同德,就可同手同足。

巴州石窟的南龛12号、西龛61号、恩阳千佛崖3号龛等,人们传说着千佛的故事。据《大正藏》记载,贤劫千佛原本并非什么好人,而是仙人与野鹿结合而生的非人非兽的怪物,既不善良,还恃强 弱,四处打仗,扩张疆土,但最后放下武器,却成了千贤劫千佛。故事告诫人们,做过坏人后,只要真心悔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未为晚也。

水宁寺天龙八部像,堪称四川最漂亮的唐代雕刻之一∶他们身着武士装,手持莲花或兵器,为天众的代表,称“天”;三头六臂者为好战之“人非人”的代表“阿修罗”;头上方伸出一龙头者是龙众的代表“龙”;头上生尖角者是歌神“紧那罗”;鸟嘴者是“迦楼罗”,本为一苹大鸟,当是鸟类的代表;长耳者为乐神类“干达婆”的代表;戴虎头冠,或手抓蟒蛇者是兽类“摩猴罗迦”;面目狰狞,手抓小人者为食人的鬼类代表“夜叉”,又叫“药叉”。所谓“天龙八部”系指生活在天上、地下、水中的种种护法的代表,这些护法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与佛法有缘,可以显人形,在佛说法时主动护卫于旁,或主动护卫与佛法有关的东西,表现佛法之威力,可以教化天上天下一切人、鬼、兽、人非人、龙类生物等等。

纵观巴中石窟,一尊尊精美的雕像,无不向人们展示言语之外的诉说、文字之外的文明,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艺术享受,让人们从中品味着大巴山人的智慧结晶。

巴中石窟艺术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珍贵的文化大典,也是人们观光旅游的最佳胜景。一九五六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依据巴中石窟的独特价值,将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石窟,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八年一月南龛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相关视频

巴中南龛石窟首届菊花展

走进全国第一的盛唐彩雕“巴中南龛石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