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天酸模
巴天酸模 |
中文名稱:巴天酸模 拉丁學名:Rumex patientia Linn. 科:蓼科 屬:酸模屬 種:巴天酸模 |
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inn.,蓼科酸模屬植物。別名 :洋鐵葉、洋鐵酸模、牛舌頭棵。國內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及西藏。國外分布於高加縈、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及歐洲。
目錄
信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蓼目
亞科:酸模亞科
族:酸模族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肥厚,直徑可達3厘米;莖直立,粗壯,高90-150厘米,上部分枝,具深溝槽。
基生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5-10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波狀;葉柄粗壯,長5-15厘米;莖上部葉披針形,較小,具短葉柄或近無柄;托葉鞘筒狀,膜質,長2-4厘米,易破裂。
花序圓錐狀,大型;花兩性;花梗細弱,中下部具關節;關節果時稍膨大,外花被片長圓形,長約1.5毫米,內花被片果時增大,寬心形,長6-7毫米,頂端圓鈍,基部深心形,邊緣近全緣,具網脈,全部或一部具小瘤;小瘤長卵形,通常不能全部發育。
生長環境
生溝邊濕地、水邊,海拔20-4000米。
分布地域
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及西藏。中國以外分布於高加索、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及歐洲。[2]
巴天酸模白黴病
分布與危害
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屬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具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功能。巴天酸模在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有種植。白黴病是巴天酸模上常見病害,各栽培區普遍發生,危害嚴重。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上生邊緣不明顯的圓形或近圓形淺褐色病斑,大小3-6mm,濕度大時葉兩面生極細的白色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Ramularia rumiciscrispi Saw.稱皺葉酸模柱隔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子實體生在葉兩面,無子座。分生孢子梗6-24根束生呈放射狀,無色,無隔膜,不分枝,也沒有膝狀節,頂端有時具短分枝,呈圓錐形或圓形,大小16-48×2-2.5(μm)。分生孢子圓柱形,單胞無色或具隔膜1-2個,常數個串生,隔膜處無縊縮,大小10-32×2-4(μm)。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內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東北、華北8月發生。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科學施肥,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合理灌溉,嚴禁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防止田間濕度變大。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組織,減少來年菌源。
(2)藥劑防治。
發病前噴灑1:1:200倍式波爾多液或6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保護,發病期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進行防治。[3]
主要價值
【藏藥】甲肖:根及根莖治"培根"病,眼結膜炎,膽熱病,咽喉病,中毒症,慢性腸炎,子宮功能性出血,血小板減少等症;外用治濕疹,皮癬,瘡癤癰腫,外傷出血,跌打損傷《藏本草》。嘎肖:根治各種出血症,癰腫疔癤,皮膚病《中國藏藥》。【蒙藥】功用同 R.chalepensis Mill.《蒙藥》。
根:苦、酸,寒。有小毒。涼血止血,清熱解毒,通便殺蟲。用於痢疾,泄瀉,肝炎,跌打損傷,大便秘結,癰瘡疥癬。
參考資料
- ↑ 巴天酸模(bā tiān suān mó),植物智
- ↑ 巴天酸模,你應該見過---北方春天裡的野草野菜,簡書
- ↑ 巴天酸模白黴病,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