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巴彥縣興隆鎮長春中學

巴彥縣興隆鎮長春中學地處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興隆鎮,是巴彥縣教委下轄的一所初級中學。

目錄

歷史沿革

興隆鎮始建於清咸豐九年(1859年),原名趙湖窩堡,系由趙湖、趙海、趙江三兄弟來此開荒種地,搭蓋窩堡居住而得名。後人口逐增,集鎮日漸雛形,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稱興隆鎮。民國二年(1913年)改制為第四保公所駐地,偽滿康德六年(1939年)改稱興隆鎮街公所,轄六個區。新中國成立後,為11區人民政府駐地,轄17個村。1956年並村劃鄉後,轄7個鄉1個鎮。人民公社化後,又為公社所在地,劃分4個街道辦事處。1981年3月改為興隆鎮人民政府。2001年3月原長春鄉併入興隆鎮,興隆鎮地域和人口得到了進一步的壯大。

興隆中學

興隆中學始建於1953年9月,當時的「凹」形校舍占地2100平方米,1990年拆除舊校舍後,新建了使用面積為327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1995年修建了一棟占地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商服房,1996年又把教學樓增添了1500平方米,1997年興建了40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和學生食堂,2003年興建了8024平方米的科技樓和女生宿舍樓。

1996年學校停辦初中班,發展成為高級中學。1999年教學班由每學年4個班增到每學年8個班。 教職工相對穩定在140人左右,其中一線教師130人左右,學歷達標65%,高級教師23人,其中特級教師[1]1人。為了組建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縣政府制定了擇優招聘教師的政策,1986年以後招聘教師和外調教師30餘人。

興隆二中

興隆二中興隆二中是一所縣直屬的初級規範化學校,始建於1968年,2005年原興隆三中、興隆育才中學併入興隆二中,生源增加,師資優化,班子重組,同時全面改善了辦學條件,使興隆二中重新煥發了蓬勃生機和活力。學校布局合理,校園環境幽雅,校園占地面積2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6780平方米,校園分為教學區、實驗區、運動區、景園四部分,學校設施齊全,條件優越,設有標準的實驗室[2]、微機室、教師多媒體課堂、衛生室、圖書室、會議室,為全校師生提供了一個幽雅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學校現有34個教學班,學生1789人,174名教職工,教師隊伍業務精良,師德高尚,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8人,中級教師職稱68人,省級教學能手4人,省優秀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縣級各類骨幹教師4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2002年以來,學校着眼於探索新世紀學校發展,堅持「三個面向」的辦學方向,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開拓創新工作作風,辦學思路上突出「一個價值觀」、發揮「三個優勢」、搭建「三個舞台」。2003年學校啟動實施1315育人工程,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努力爭創「育人隊伍,管理水平,教育質量」三個一流。學校被評為國家英語教學實驗基地、省冰上活動基點校、國家級心理教育試點校,多次獲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市教育交流先進集體、市科研先進集體,市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市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市體育衛生工作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稱號。

得權小學

得權小學(中心小學)建於1949年,位於興隆鎮得權社區。迄今歷18任校長,現任校長楊文琴。學校現有教職工66人,班級25個,學生1234人,學前班3個。校園占地面積12036平方米。2003年新建了建築面積3661.32平方米的教學樓,並配套了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檔案室、圖書室等教學設施。校園環境建設不斷完善,有風雨操場、水泥甬路、銅鑄校標、草坪樹牆。學校秉承傳統,形成以《校魂》為主題的理念體系,包括校標、校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班風、一日行為歌、奮鬥口號、座佑銘、辦學思路、辦學原則和社會承諾。學校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培養素質、全面發展」的育人方向,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新途徑,創造性地實行「班主任教學大循環結合制」和「科任教學大循環制」。德育重實踐,教學重科研。進入新世紀,得權小學一直是省、市、縣、德育、教學、科研先進集體,有榮譽證書、獎版和錦旗36個。2004年12月得權小學被評為市一類小學,2005年晉為省一類小學。

視頻

巴彥縣興隆鎮長春中學 相關視頻

巴彥縣興隆中學首屆藝術節開幕式
巴彥縣興隆鎮中學第二次藝術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