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巴黎條約分別是指1763年在巴黎訂立的有關結束七年戰爭並確定其結果的條約;以及由法國、西德、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於1951年4月18日在巴黎簽訂的條約。

1763年2月10日,英國、法國、西班牙以及後來的葡萄牙在巴黎簽訂條約。該條約打擊了法國在海外的勢力,標誌着英國海上霸權的確立。1763年2月15日,參加七年戰爭的普魯士、奧地利薩克森三國簽訂《胡貝圖斯堡條約》[1]。另外在1951年4月18日,法國、西德、意大利等六個歐洲國家在巴黎簽訂條約,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該條約於2002年7月23日失效。

目錄

基本內容

《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

1763年在巴黎訂立的有關結束七年戰爭並確定其結果的條約。同年,在胡貝圖斯堡還訂立有《胡貝圖斯堡條約》。1763年2月10日英國為一方,法國、西班牙為另一方(後葡萄牙加入)在巴黎簽訂《巴黎條約》。

條約規定:在歐洲,英國收回梅諾卡島,法國收回貝勒島。在美洲,法國將加拿大、布雷頓角島、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全部土地(新奧爾良除外)讓給英國,西班牙將佛羅里達讓給英國,從法國手中得到路易斯安那、新奧爾良和部分金錢補償。在西印度群島,法國將特立尼達、聖文森特、格林納達、多巴哥諸島讓給英國,收回馬提尼克、聖盧西亞、瓜德羅普和瑪麗加朗特諸島。在非洲,法國將馬略卡島讓給西班牙,將塞內加爾讓給英國,收回戈雷島。在印度,法國僅保留5個城市,且不得設防駐軍。西班牙收回古巴和菲律賓。該條約還規定,法國撤出漢諾威選帝侯國、黑森、不倫瑞克、普魯士的萊茵區、奧地利的奧斯坦德和紐波特。法國和西班牙撤出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該條約的簽訂打擊了法國在海外的勢力,標誌着英國海上霸權的確立。1763年2月15日參加七年戰爭的普魯士與奧地利、薩克森在薩克森境內的胡貝圖斯堡簽訂《胡貝圖斯堡條約》。該約規定,普魯士仍保有西里西亞,薩克森恢復戰前疆界; 在秘密條款中,普魯士保舉瑪麗亞·特蕾西亞之子約瑟夫二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該條約的簽訂標誌着普魯士開始崛起[2]

另,根據現有歷史教材,《巴黎條約》指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具體:

《巴黎條約》 (英文:Treaty of Paris,法文:Traité de Paris,德語:Pariser Vertrag),由 法國、 西德、 意大利、荷蘭、比利時、 盧森堡這六個歐洲國家於1951年4月18日在巴黎簽訂、並於1952年7月23日開始生效,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該條約已於2002年7月23日、即條約開始生效整整五十年後失效。

歐洲煤鋼共同體是歐洲第一個跨國機構,後來同其他相繼出現的跨國機構一起發展成為今天的歐洲聯盟

視頻

巴黎條約 相關視頻

曉松說1783年英美簽署《巴黎條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