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深(陈德民)
作品欣赏
师生情深
—— 记孙汉洲老师
精耕博学,
甘于奉献,
使他成为一代名师。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三尺讲台上,
演绎着他生命的赤诚。
近读《孔子教做人》一书,感悟深刻。这是我的老师孙汉洲先生送给我的一本新著。孙老师是儒学研究专家,他曾说,《论语》的字里行间,充满着让个体的人、集体的人们乃至全人类从容生存的智慧。孔子的学说,就是一门做人的学说。一部《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你如何做人做事。
孙汉洲老师是一位只教过我一个多月高中语文课,但却能让我终身受益的恩师。
1978年夏天,刚恢复中考的第一年,我被录取到平明中学高一(2)班就读。怀着对未来美好人生的憧憬,我十分珍惜通过考试才能走进这所中学的机会,在新的学习环境里贪婪地吸收新的知识营养。
我历来语文课功底比较扎实,作文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所以,走进高中语文课堂没几天,我的这点“雕虫小技”就被语文课任课老师孙汉洲先生发现了。每次的提问,每节课布置的作业,我都能通过“独立思考”圆满完成。而高中的第一篇作文“走进秋天”,便以“立意新颖,谋篇布局合理”的评价被孙老师在课堂上阅读。从此,我就会在课余时间找他讨教写作方面的知识,他除了不厌其烦向我讲授外,还要求我博览群书,从中学习著名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这样,我就经常跑到他的宿舍借阅他收藏的一些文学名著。
那时,每逢秋天,农村中小学就要放两个星期的秋假。当我们忙完秋收拖着疲惫的身躯重返课堂时,才发现带我们语文课的老师已经换人了,新的老师,也是当时平明中学资深的语文教师赵汝章先生介绍说,孙汉洲老师考入大学去徐州师范学院深造了。我的心中顿时既为孙老师金榜题名而兴奋无比,又为从此不能再聆听他的授课而怅然若失。
孙老师比我年长七岁,高中毕业后,凭着扎实的中文功底被录用为民办教师。他说他刚开始教授的那些高中学生之中,有几个年龄竟然比他还大!其实,在我刚踏进校门还不认识他时,还真的以为他是我上一届的校友呢,因为他白皙细嫩的皮肤,微胖的身材与当时农村学生那又黑又瘦的脸蛋相比,根本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
“喂,德民,你不得了了,公社墙报栏里有你写的文章!”班上几个同学向我嚷嚷道。我被说得一头雾水,我没有给公社墙报栏投过稿子啊,怎么可能会有作品在那里展出呢?便一阵风似的跑到两里外的公社街道上去看个究竟。呀,原来是我为欢度国庆二十九周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被孙老师修改后刊用了!其中他帮我修改的一行“星移斗转廿九秋”的开篇句,给那篇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至今深深地铭记在脑海里!也从内心深处感念孙老师,他在教了我仅一个多月课程的时间里,就甘当伯乐,引导我走进了我文学之旅的起步阶段。
担任东海县高级中学校长时的孙汉洲老师
后来,也许是他在大学里功课繁忙,也许是他认为他对我所付出的一切只是老师对学生应该做的事情而不会记在心头,便有几个月的时间没有了联系。恰巧我父亲当时工作的地方就在他老家的不远处。那年他放寒假回家过年,我便请父亲与他联系。孙老师听说后非常高兴,当即找了几本书让我父亲带给我阅读。并留下了他在徐师院的通讯信箱。从此,我们便通过鸿雁传书恢复了联系。
他在大学深造的几年里,多次给我邮购诸如《中国文学史》、《新诗韵辙》等文学类的图书,每次都随信写些热情洋溢的砺志语言,要我在学习的征程中不畏艰难。“有志者,事竟成”,这是他经常提醒我的座右铭。1982年春天,我的一首诗歌《雪晨》经过他修改后被《连云港文学》刊发,他看后立即给我写信,对我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一番肯定,还对我其它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具体意见。每当看到这些谆谆的教诲时,我的心田就升起了久久地感恩之情……
担任南京二十九中校长时的孙汉洲老师
孙老师常说,“父母不嫉妒子女,老师不嫉妒学生。这是世上仅有的两种不嫉妒”。是啊,当我在工作、生活或创作中取得一些成就时,他就为我高兴,鼓励我戒骄戒躁,持之以恒。当我在人生的旅程中遭遇挫折或困境时,他就会为我出谋划策,想方设法帮我绕过暗礁。他成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孙老师不仅对我处处爱护,他对我的一双儿女也是关爱有加,让我们全家感受深切。从中学到大学,我的两个孩子都是通过孙老师的悉心引导,才进入理想的学校学习的。2006年夏天,我的女儿筱棋参加高考,她一直希望能进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这个名闻遐迩的高等学府深造。为了让筱棋在艺术领域里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他与高校的一位专家约见,探讨报考该所大学的一些专业课方面的秘笈。南京的7月是桑拿的季节,闷热难当。那天夜晚,孙老师不顾蚊虫的叮咬,呼吸着路面散发的热浪和汽车排出的尾气,在路上站了好久好久,等着那位专家的到来……最后,筱棋终于如愿以偿,顺利跨入这所大学的校门。筱棋万分激动,多次默念,永远不会忘记师爷的关爱!次年,我的儿子玄龙也面临高考,孙老师便根据玄龙的学习状况,制定报考计划,并将其接纳到自己的学校进行旁听,以便于监督……所有这些恩德,绝不是一般老师对于一个学生所能做得到的!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视察鼓楼实验中学时向孙汉洲校长赠书
孙老师还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作家。他感情丰富,但仅从他矜持练达的外表中根本看不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进他那一篇篇架构精致的散文、随笔、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我们才可以近距离地领略他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的理解与认知,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的珍惜与感受。我们仿佛跟随着他的脚步,游历在他为读者提供的精彩的人生隧道之中,和他一起体验生活的浪漫、人生的艰辛、岁月的激情。他厚厚的一本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尘旅歌吟》中,有这样一首诗,是他当年离家求学时的真情写照:“母亲,为我置办送行的早饭/分外,又加了一个鸡蛋……/一双筷子呦举不起/两眶泪水呦打转转……//啊,勤劳而慈祥的母亲啊/年过花甲,白发斑斑/四时如一,你和鸡鸭打交道/你可曾尝过一个鸡蛋?//鸡蛋,换取儿子上大学的费用/鸡蛋,换取家中日用的油盐/鸡蛋,换出红白礼的商品/鸡蛋,用以滋补卧病的老伴……/你不是现代化的养鸡场场长啊/你只有十几只母鸡的资产//……//母亲啊,莫要再催促了/我怎忍独自吃下这鸡蛋?/让我把它一分为三吧/我一瓣,你一瓣,父亲一瓣//母亲啊,莫要固执了/我独自难于下咽/我的泪水呦/已把它腌得太咸太咸……”阅读这首诗,我们的眼前呈现的是这样一幅情景:一位体弱的母亲,佝偻着身躯,颤巍巍的双手将一碗热腾腾的早饭端到即将离家外出求学的儿子的桌前,可碗中那枚鸡蛋,却让儿子难以独自下咽。岁月的艰辛,深情的母爱,浓烈的孝心,和对伟大母亲的歌颂,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真切地演绎。我是饱含热泪读完这首诗的。
诗言志。他在另一首《我是一滴雨水》中吟道:“我是一滴雨水/在云层中徘徊徘徊/我不想落入荆棘丛生的荒野/生命沦入荒芜/如何展现风采?//我是一滴雨水/在云层中徘徊徘徊/我不想落入波涛翻涌的江河/那里统化一切雨水/是扼杀我个性的世界//我是一滴雨水/在云层中徘徊徘徊/我想落入爱人的怀抱/那是一片希望的乐土/生命之花长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如何实现人生抱负有着深深的期待,从中还可以看出诗人高风亮节的为人情怀,使诗人质朴的个性跃然纸上。而最后一段则既是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又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对生命的热爱。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启迪与思索。2006年,孙老师被中国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孙汉洲老师(右)和他的学生陈德民(左)在一起
孙老师从大学毕业后,开始在乡镇的一所重点中学执教,他把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使学生从写作中感知学好基础学科——语文的重要性,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把语文课讲解的有声有色,学生特别喜爱听他讲课。他所教授的语文课考分在全县大都是名列前茅。不久,他被任命为另一所中学的教导主任,时间不长又被任命为副校长、校长。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就被调入“东海县中”担任更为重要的职务。但他总是情系教学实践,奉献三尺讲台,在教育的百花园中辛勤耕耘。实现着他“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树师表”的人生壮志。他杰出的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肯定,一九九六年,他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当时他年仅41岁,是连云港市最年轻的特教教师。二○○○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来,已官至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东海县教育局副局长的他,虽然日理万机,但仍潜心教学实践与研究,每年都有许多教学理论作品出版,不能不说他是一位非常非常勤勉的学者。
2006年初,孙老师力挫群雄,过关斩将,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南京市教育局举办的引进中学校长考核中荣登榜首,成为南京二十九中未来的校长人选而被任命为该校常务副校长。一年多以后,接任二十九中校长一职。由于教育、教学管理有方,在孙老师担任校长期间,他以三年三大步的铿锵步伐,迅速将该校高考升学率从南京市的二流学校晋升为一流学校的行列,连续多年本科录取率名列前茅。在这前后,他曾先后获得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推进读书十大人物、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个人等数不清的荣誉称号。
退休后,他仍然心系教学,受聘于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创办了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并出任首任校长。在教书育人的伟大工程中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曾有一次在南京与文坛友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兄闲聊,谈起孙汉洲老师的治学精神时,都认为他能在繁忙的公务中还有这么多的理论、文学成果不断面世,确实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了不起的成就!
孙老师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一批又一批学生,成了学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帜。在我十数年的求学生涯中,我的任课老师前后也有几十位了,但像孙老师这样能在学业中、事业中,尤其是在人生的旅程中给我解惑释疑,始终如一引导我前进的,却是唯一的。因之,我将永远珍惜这份宝贵的师生情谊。[1]
作者简介
陈德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学者协会副主席,朱自清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