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皇冠
帝國皇冠 |
---|
|
帝國皇冠(The Imperial State Crown), 是由英國喬治六世國王於1937年加冕而製作的,取代了1838年為維多利亞女王製作的皇冠。
英王在倫敦西敏寺接受加冕時戴上君主加冕專用的聖愛德華皇冠,正式加冕為英國國皇。 典禮結束後,英王會換上重量較輕的帝國皇冠離開西敏寺,接著一路回到白金漢宮。 同時帝國皇冠也被用於國家其他場合,包括英國國會的年度開幕典禮上, 英國女王配戴帝國皇冠出席典禮發表致辭,以示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新一屆國會的正式開始。
曾有專家預估,價值落在30億至50億英鎊左右。不過,有英媒指出,由於皇冠沒買保險,因此實際價值並無人可估計,故被譽為「無價之寶」。[1]
目录
皇冠外觀
帝國皇冠在1937年為喬治六世國王(伊麗莎白二世父親)加冕所製作而成。 皇冠的直徑約31.5公分、重量約1公斤,有四朵鳶尾花,與四個十字紋相間,另有兩個拱形裝飾交叉頂着一個圓球及其上的十字紋。皇冠的軟料是鑲着貂絨邊的紫色天鵝絨,框架則由金、銀和鉑金打造而成,並鑲嵌了2868顆鑽石、17顆藍寶石、11顆祖母綠色、269顆珍珠以及4顆紅寶石;最中心的碩大紅色寶石,是知名的「黑王子紅寶石」(Black Prince's Ruby),後來證實它是一顆紅色尖晶石,傳說它曾經屬於黑太子愛德華(Edward, the Black Prince),接著傳到兒子愛德華三世,爾後是亨利五世手上。
而中心的鑽石,即是317克拉的卡利南鑽石二號(Cullinan II Diamond),是世界上第二顆的鑽石來自世界第一大顆的鑽石卡利南鑽石原石。其中還包括了皇家收藏中最古老的寶石「聖愛德華藍寶」,據說這顆藍寶石曾被11世紀的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戴在戒指上,並於1163年在他的墳墓中發現,至今此寶石被放置在皇冠頂部十字架的中心。[2]
歷史背景
1905年,英國殖民地南非卡利南礦場開採出1顆重達3106克拉(約621.35公克)的鑽石原石,是已被發現的最大天然鑽石原石,被叫做「卡利南鑽石」(Cullinan Diamond)。根據開普敦鑽石博物館所展出的複製品顯示,其大小約與一個人的拳頭相仿。
這顆鑽石隨後被獻給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King Edward VII),並由工匠切割為9大塊,其中最大塊鑽石達530克拉,被稱為「大非洲之星」,現在鑲嵌在查爾斯三世加冕典禮的權杖上;第二大塊鑽石被稱為「非洲之星二號」,重達為317克拉,則鑲嵌在帝國王冠之上。
現在的帝國皇冠是在維多利亞女王皇冠的基礎上一步步改造而來的。此前,帝國皇冠已經存在過好多個版本了。維多利亞女王的帝國皇冠造於1838年,之後帝國皇冠還先後被用於愛德華七世和喬治五世的加冕。
1937年,為了喬治六世(伊麗莎白二世父親)的加冕儀式,一頂與維多利亞女帝國皇冠一樣的新皇冠被製作出來,上面鑲嵌的寶石都是從舊皇冠上移過去的。但新皇冠多少還是有了些改動,除了部分寶石的位置改變了以外,比起舊皇冠也更加輕便了。
1953年,為了適應新加冕的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帝國皇冠的尺寸被改小,高度也被降低了1英吋(25毫米),使得外觀顯得更加女性化。儘管這樣,據說女王還是因為皇冠之重,不小心在加冕那天的歸途中滑倒了。[3]
近年全球興起歸還殖民時期被掠奪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風潮,南非人也出現要求歸還鑽石的呼聲。約翰尼斯堡律師卡曼咖(Mothusi Kamanga)在網路上發起請願活動,呼籲英國歸還「非洲之星」鑽石, 「鑽石需要回到南非,以成為我們的驕傲、傳統和文化的標誌。我認為總體而言,非洲人民開始意識到,去殖民化不僅僅是讓人們擁有某些自由,也要讓我們收回遭到剝奪的東西。」[4]
視頻
參考來源
- ↑ 「帝國王冠」伴女王最後一程!鑲317克拉巨鑽 畫面曝光. 三立新聞. 2022-09-15 [2023-05-11].
- ↑ 「英國帝國王冠、紅寶石王冠等」揭密英國女王15件價值連城的皇室珠寶收藏. bazzar. 2023-05-05.
- ↑ 大英帝國皇冠. 英國邦利. 2018-06-27 [2023-05-11].
- ↑ 英王一生僅戴一次!聖愛德華王冠加冕才亮相重要儀式全由帝國王冠登場. 上報.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