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鞘箭竹
带鞘箭竹 |
带鞘箭竹(学名:Fargesia contracta Yi)禾本科、箭竹属 圆柱形,初时密被白粉,无毛或初时在节下方具黄褐色刺毛,实心,近实心或至少在竿基部数节间近实心;箨环隆起,初时具淡黄色小刺毛;竿环平坦或微隆起;偶有白粉。竿芽阔卵形至长卵形,近边缘处粗糙,边缘具灰色至灰褐色纤毛。
笋紫红色,外部疏生灰色或淡黄色刺毛;箨鞘宿存,下半部革质,向上逐渐变为纸质,在中部以上显著收缩变窄而呈带状,基部被极稀疏的黄褐色刺毛,纵向脉纹极显著,小横脉在鞘中部以上显著乃至极显著,干后其中上部通常内卷,边缘常密生灰色至黄褐色刺毛;无箨耳,花枝未见。笋期4-5月。概述图片。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带鞘箭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科:禾本科 Gramineae
亚科:竹亚科 Bambusoideae
族: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亚族:筱竹亚族 Subtrib. Thamnocalaminae
属:箭竹属 Fargesia
组:箭竹组 Sect. Fargesia
种:带鞘箭竹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
中文学名:Fargesia contracta Yi
超 族:北美箭竹超族 ARUNDINARIATAE
系:带鞘系 Ser. Angustissimae Yi
形态特征
竿柄长5-6厘米,粗1.7-2.5厘米。竿高3-5米,粗1-2.5厘米;节间一般长18-22 (25)厘米,最长可达35厘米,竿基部节间长5-7厘米,圆柱形,初时密被白粉,无毛或初时在节下方具黄褐色刺毛,实心,近实心或至少在竿基部数节间近实心;箨环隆起,初时具淡黄色小刺毛;竿环平坦或微隆起;节内长2-4毫米,偶有白粉。竿芽阔卵形至长卵形,近边缘处粗糙,边缘具灰色至灰褐色纤毛。竿每节分3-6枝,与竿作25-30度的夹角开展,直径1-3毫米。
笋紫红色,外部疏生灰色或淡黄色刺毛;箨鞘宿存,下半部革质,向上逐渐变为纸质,在中部以上显著收缩变窄而呈带状,基部被极稀疏的黄褐色刺毛,纵向脉纹极显著,小横脉在鞘中部以上显著乃至极显著,[1]干后其中上部通常内卷,边缘常密生灰色至黄褐色刺毛;无箨耳,鞘口两肩各具极易脱落之繸毛1-4条,后者淡黄色至黄褐色、劲直、长为1-3毫米;箨舌截形,无毛,高不及1毫米,上缘具不整齐的细裂刻;箨片线形,宽1-1.5毫米,直立,不易脱落,无毛,平直或微内卷,边缘通常平滑。
小枝具(4) 5-7(8)叶;叶鞘长2.8-4.5厘米,仅在边缘具灰白色纤毛;叶耳无,鞘口两肩各具6-8条灰黄色微弯曲之繸毛,其长为2-5毫米;叶舌截形或微呈圆拱形,淡绿色,高约1毫米,边缘初时具灰色短纤毛;叶柄长1-2毫米,背面初时生灰白色柔毛,微被白粉;叶片狭披针形,长(5) 9-13厘米,宽5-9毫米,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疏生灰白色柔毛(近基部处毛尤密),次脉3对,小横脉不清晰,叶缘一侧具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花枝未见。笋期4-5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0-3000米,生于阔叶林或冷杉林下。
分布范围
产云南西部。模式标本采自保山。
植物分类
空心带鞘箭竹(变型)
f. evacuata Yi in Journ. Bamb. Res. 7(2): 63. 1988; 云南树木图志 下册, 1330页, 1991.
本变型竿的节间有中空,与原变型不同。
产云南西部。海拔2200米。模式标本采自泸水县高黎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