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道
常德道是中国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地区的一条街道,也是五大道地区六条东西向道路中最短的一条。常德道修筑于1929年,原为天津英租界科伦坡道(Colombo Road)。常德道东北到衡阳路,西南到西康路,全长1219米,南北两侧分别与大理道和重庆道平行。目前,常德道地区是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的聚集地之一,大量的名人故居坐落于此。[1]
目录
历史介绍
常德道所在地域原是天津老城东南的一片沼泽洼地,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1903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在获得常德道所在区域。1919年至1926年期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结合海河清淤工程,对常德道所在区域进行填筑使之成为适合天津城市建设的用地。1929年至1932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并命名为“科伦坡道”,又称“35号路”。此后,两侧迅速形成大片高级住宅区,绿化良好,建筑风格属于各种不同的欧洲式样。1943年,日本占领天津后,新加坡道改称“兴亚二区35号路”,又称“南纬24号路”。1946年,天津市政府光复后以湖南省常德市将其改为常德道至今。历史上,曾延毅、张福运、范权、林修竹、孙啸南、赵以成、张志潭、毕鸣岐等名人均居住过常德道。[2]
现况与发展
常德道目前东北到衡阳路,西南到西康路,全长1219米,车行道平均度8米,人行道宽2米至2.5米,由于道路比较狭窄,常德道一直作为单行道使用。南北两侧分别与大理道和重庆道平行。由于常德道街区被纳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因此未来将保持现有风貌不会拓宽。
沿街著名建筑
常德道现存比较著名的建筑有:
交汇道路
目前,与常德道相交汇的主要道路有:
- 贵州路 原大北道(Derby Road)
- 西康路 原海光寺道(Hai Kwan Sou)
- 昆明路 原康伯兰道(Cumberland Road)
- 云南路 原登百敦道(Dumbarton Road)
- 桂林路 原格拉斯哥道(Glasgow Road)
- 衡阳路 原马耳他道(Malta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