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常熟市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常熟位於江蘇省南部,是由蘇州市代管的縣級市。常熟市東北瀕長江,東南鄰太倉,南接崑山市、蘇州市相城區,西連江陰市、無錫市錫山區,西北與張家港市接壤。常熟下轄8鎮、6街道,總面積1264平方千米,境內地勢低平、水網交織,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2018年常住人口151.58萬人。

常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生態市、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為5A級旅遊景區。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常熟市位於中國縣域經濟、文化、金融、商貿、會展和航運中心城市的前列。2019年以來,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縣。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1]

目錄

歷史沿革

據1988年發掘的常熟境內最早原始文化遺址錢底巷新石器文化遺址證實,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常熟這方沃土聚居生息。

夏、商時期,常熟地域為古揚州屬地。商末(前11世紀)周太王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讓國南來,建勾吳古國。武王滅紂後(前841年),封仲雍曾孫周章為吳王,立吳國。常熟地域時為吳國北境。

東周元王五年(前471年),越滅吳,常熟地域隸于越。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滅越,常熟地域隸於楚。

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常熟地域屬會稽郡吳縣。

西漢景帝前元時期(前156~前150年),常熟地域上首次設虞鄉建置,仍隸於會稽郡吳縣。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會稽郡浙江以西另設吳郡,虞鄉隸於吳郡吳縣。其時,常熟地域內又增設南沙鄉,並在該鄉置司鹽都尉署,開常熟地域史設吏治之先河。

三國鼎立期間,虞鄉、南沙鄉同屬東吳吳郡吳縣。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分吳縣之虞鄉立海虞縣」(《宋書·州郡志》)。隸於吳郡,此為常熟地域設縣之始。

東晉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縣北境僑設郯縣、朐縣、利城縣,為南東海郡。東晉咸康七年(341年) 南沙鄉升為南沙縣。是時,常熟地域並存海虞、南沙兩縣。

南北朝時期,南齊永泰元年(498年),海虞縣北境設海陽縣,隸於晉陵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縣,縣治之地設南沙城(即今福山),是為常熟縣名之始。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歲無水旱」,「原隰異壤,雖大水大旱,不能概之為災,則歲得常稔」之意。

梁天監六年(507年),置信義郡,郡治南沙。以土地肥沃年年豐收,南沙更名為常熟。

隋開皇年間(581年),廢信義郡及所轄海陽、前京、信義、海虞、興國等五縣併入常熟,縣治設於原南沙城。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晉陵郡,升常熟建常州。

常熟地域內行政區域劃分始於唐代。《吳地記》稱:常熟「管鄉二十四」,其後集又載「常熟縣十二都」。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縣治移至海虞城即現之虞山鎮,隸於吳郡。

五代十國期間,常熟屬吳越國。

宋代,常熟屬兩浙路平江府。常熟境內設9鄉,鄉下設都、里、村。

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常熟縣升為常熟州,隸於平江路。元代改里為圖。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復降為縣,隸於蘇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縣東境置昭文縣,兩縣治同城。清代中期,易鄉為場,以場統都,以都統圖。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攻占常熟、昭文,兩縣同屬蘇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退,兩縣仍隸於蘇州府。清末民初,實行市鄉制,常熟境內劃為4市31鄉。

民國元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1月,常熟、昭文兩縣合併為常熟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縣以下實行區鄉制,以區統鄉。民國二十三年 鄉以下推行保甲制。其間,區鄉劃分幾經變更。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析常熟城區置常熟市,余為常熟縣。

1951年,常熟市隸於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專區。

1954年11月,常熟市升為江蘇省轄市。1957年撤區,由縣直轄各鄉。

1958年4月撤常熟市,仍統一為常熟縣。1958年各鄉建辦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1961年劃出14個公社和常陰沙農場,歸屬新成立的沙洲縣(即現張家港市)。

1983年3月撤縣建市,設縣級市常熟市。1983年政社分離,仍為鄉建制,鄉以下為行政村。是年常熟撤縣建市,設一個市屬鎮、33個鄉、3個場。1985年10月繼福山撤鄉建鎮後,各鄉陸續改建為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底,常熟市下轄建制鎮8個、街道6個,分別為梅李鎮海虞鎮古里鎮沙家浜鎮支塘鎮董浜鎮尚湖鎮辛莊鎮。虞山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常福街道、東南街道、碧溪新區(街道)。常熟市人民政府駐虞山街道金沙江路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常熟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長三角腹地,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0°33′-121°03′,北緯31°33′-31°50′之間。東鄰太倉,距上海100千米;南接崑山、蘇州市區;西接無錫市區、江陰;東北瀕長江黃金水道,與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與張家港接壤。全境東西間最長距離49千米,南北間最長距離37千米。總面積126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常熟市境內地勢低平、水網交織,海拔大都在3—7米間。境域南部低洼,屬太湖水網平原,局部地段最低為2.5米;西北部與東北部略高,屬長江沖積平原。境內山丘主要有虞山、顧山、福山等。其中以虞山為最,海拔263米,山脊長6400米。

氣候

常熟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2015年平均氣溫16.9度,年極端最高氣溫38.3度,出現在8月3日;年極端最低氣溫-3.3度,出現在1月2日。全年降水量1615.3毫米,為常熟建站以來年最大降水量,比歷年平均偏多479.7毫米(歷年平均值為1135.6毫米)。2015年入梅正常、出梅略偏遲;梅長28天;梅雨量614毫米,屬於異常偏多。全年日照時數為1711.3小時,比歷年平均偏少102.6小時(歷年平均值為1813.9小時),年日照百分率39%。

水文

常熟境內水網交織,各河流湖盪均屬太湖水系,其分布呈以城區為軸心向四鄉輻射狀,東南較密,西北較疏,河道較小,水流平穩。主要河流有望虞河、白茆塘、常滸河、元和塘、張家港、鹽鐵塘、耿涇塘等,湖泊有崑承湖、尚湖、南湖盪等。

望虞河

望虞河南起蘇州高新區、吳中區交界的沙墩港口,北至常熟耿涇口,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泄洪通道之一,是溝通太湖和長江的流域骨幹排洪河道。全部在江蘇省境內,全長60.8千米。

常滸河

常滸河是太湖流域下游陽澄地區的主要引排河道,也是常熟地區重要的水上運輸通道,承擔着陽澄地區排澇以及沿線30萬畝農田的灌溉重任。

崑承湖

崑承湖又名東湖,南北長6千米,東西寬3-4千米,總面積約18.3平方千米,是常熟境內最大的淡水湖泊,同時也是一個最大的淡水養魚場。

尚湖

被當地人民稱為「尚湖灣」,建於1986年初,臨山孕湖。

[Please purchase a license if using PhraseExpress for non-personal tasks]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常熟野生植物資源有喬木、灌木、藥材、草、蕈菌等5大類200多種。野生喬木主要有紫檀、柘樹;野生灌木主要有山楂、金櫻子;野生藥材有何首烏、蒲公英等765種;草類繁多,有蘆葦、野燕麥等20多種;蕈菌類有松樹蕈等。境內人工栽培的樹木有300多種。其中用材林有馬尾松、黑松、刺槐、水杉等,竹類有燕竹、篾竹、象竹、毛竹等,果樹有銀杏、板栗、楊梅等,特種經濟林有杞柳、桑樹、茶和觀賞性花木等。野生動物主要有哺乳類、鳥類800餘種,又有人工飼養的北極狐、水貂等。主要水產品有出自長江的繃魚、細魚、刀魚、海白蝦等,出自內河的有娜魚、草魚、維魚、扁魚、青魚、青蝦和大閘蟹等。特產有綠毛龜、陽澄湖大閘蟹等。

水資源

常熟境內地下水均以第四系孔隙水為主。由於埋深適中,地層穩定,分布面廣,水量豐富,水質上乘,曾被廣泛採用。為防陸地沉降,已漸回填停用。虞山、福山等山丘地段,地下水常以下降泉形式出露,形成間歇性澗泉,如秦坡澗、桃源澗、玉蟹泉、焦尾泉、舜過泉等,流量較少,但水質優良,礦化度0.05—0.07千克/升,硬度一般小於50毫克/升,為極軟水。

礦產資源

常熟市境內已知的礦產資源主要有以下幾大類,境內礦產尚有高嶺土、黃沙、煤、泥炭、石英砂、天然氣等,但儲量不多。

石料散布於虞山及福山、王莊、大義等鄉山巒,屬陸相沉積型,為泥盆系五通組,石呈灰白色,緻密堅硬厚層狀,藏量豐富。1950年,虞山西部率先開掘,為保護山林,於1963年停止,計產340萬噸。1963年至1983年,大義、福山、王莊等處,相繼批量開採,總產為900萬噸左右,各處所產石料多作江堤、灘涂護石、公路基石和建築混料。

黃沙主要分布於梅李、珍門、董浜、趙市、王市、福山等鄉的鹽鐵塘西南岸。以梅李、珍門之間地段所產「梅沙」質量較好,顆粒細勻,純淨度高,為優良建材輔料,採掘歷史較長,1958-1984年已產400多萬噸。可采範圍日益縮小,沙地面積已不足千畝。

20世紀70年代查明的煤層有兩處,一處位於冶塘、王莊、大義三鄉交界地段的壓路機(東經120°39′56″,北緯31°41′48″)處。礦床屬陸相泥炭沼澤型。煤層為二迭系龍潭組。厚度0.1-5.86米不等,平均約2米。夾石分層多。頂部為泥岩,底部為粘土岩和炭質泥岩,頂、底部岩層較破碎,煤質除局部地段較好外,其餘均較差。發熱量為1300~4322卡/克。江蘇省煤炭地質勘探團1970年報告儲量1290萬噸。另一處位於謝橋鄉南面的毛家橋(東經120°37′41″、北緯31°42′ 34″)處。礦床亦屬陸相泥炭沼澤型,賦存於頂部的煤層為二迭系堰橋組,厚0~1.59米,結構簡單,且不穩定,底部煤層為二迭系龍潭組,厚0.38~6.58米,結構複雜,岩性頂部為鮞狀粘岩土,炭質泥岩。煤質為高灰分劣質煤,發熱量,淺部小於3506卡/克,深部為3799~4110卡/克。

泥炭在練塘、冶塘鄉傍南湖、尚湖一帶的低洼沼澤地里均有發現,枯水季節露頭甚多,厚約1米。1971~1973年間,附近農民挖掘後做成餅狀,曬乾用作燃料,也有少數用於加工腐殖酸肥料,後因挖掘困難而終止。[2]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常熟市戶籍人口106.87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05萬人。全年出生8025人,人口出生率7.51‰;死亡8167人,人口死亡率7.6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13‰。年末常住人口151.26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2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2.65萬人,城鎮化率為67.86%,比2015年末提高0.80個百分點。

民族

常熟居民絕大部分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太湖片方言,通行吳語上海話。截至2016年底,人口以漢族為主,另有少數回族、滿族、蒙古族、壯族、白族、苗族、高山族、拉祜族、布依族等民族。[15]

經濟

綜述

2016年,常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12.39億元,比2015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76億元,下降0.1%;第二產業增加值1082.43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987.20億元,增長8.9%。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03:51.24:46.7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9768元。

2016年,常熟市實現財政總收入374.53億元,比2015年增長1.4%,其中稅收收入289.27億元,增長11.2%。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3.58億元,比2015年增長10.1%,其中稅收收入145.54億元,增長13.3%,入庫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3.8%。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8.74億元,比2015年增長2.2%。

2016年,常熟市居民消費價格比2015年上漲2.0%。八大類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七漲一跌」,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4.9%,衣着類價格上漲4.1%,居住類價格上漲0.9%,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3%,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1.1%,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2.1%,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1.8%;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跌2.1%。

2016年,常熟市新增就業崗位7.91萬個,提供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1.57萬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119個,新增就業人員2.7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92%,本市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超95%。

2016年,常熟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61元,比2015年增長8.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11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56元,增長8.3%;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95:1。全年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7337元,比2015年增長9.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1520元,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1024元,增長12.5%。

2016年,常熟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4.91億元,比2015年下降13.7%。服務業投資完成301.18億元,下降13.2%。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完成投資141.95億元,比2015年增長1.4%;港澳台及外商投資95.75億元,下降40.1%;民間投資307.21億元,下降7.3%,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56.4%,比2015年提高3.9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6年,常熟市糧食總產量27.76萬噸,比2015年下降9.3%。其中,夏糧產量8.61萬噸,下降19.0%;秋糧產量19.15萬噸,下降4.1%。全年肉類總產量10616噸,比2015年下降27.4%;禽蛋產量3955噸,下降7.3%;牛奶產量26758噸,增長8.7%。水產品產量36804噸,下降1.4%。

2016年,常熟市高效設施農業面積比重、高效設施漁業面積比重分別達15.7%、32.6%。累計擁有常熟市級農業龍頭企業70家;各類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680家;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203隻;認證有機食品10個。­農業機械化水平達90%,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之一。

第二產業

2016年,常熟市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4577.10億元,比2015年增長0.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684.89億元,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中:按企業規模分,大型企業產值1992.77億元,比2015年增長6.1%;中型企業產值641.60億元,下降7.6%;小微企業產值1050.52億元,增長1.0%。按註冊類型分,內資企業產值1893.21億元,比2015年下降1.6%;外資及港澳台企業產值1791.69億元,增長6.1%。按輕重工業分,重工業產值2185.39億元,比2015年增長4.1%;輕工業產值1499.50億元,下降1.0%。

2016年,常熟市規上工業32個行業大類中,有17個行業產值比2015年實現增長,有15個行業產值比2015年下降,分別占行業總數的53.1%和46.9%。前十大行業合計實現產值3096.61億元,比2015年增長2.3%,占規上產值的84.0%。

2016年,常熟市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紡織服裝「三個千億級」產業完成產值1883.31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50.7%。八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1701.77億元,比2015年增長1.3%,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45.8%。汽車製造業引領增長,完成產值386.14億元,比2015年增長42.5%,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10.5%,在行業中排名上升至第四位。高耗能行業產值比重下降,六大高耗能行業完成產值816.88億元,比2015年下降1.1%,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降為22.2%。

2016年,常熟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633.14億元,比2015年增長2.4%;利稅總額324.30億元,增長32.5%,其中利潤總額235.76億元,增長39.8%。

2016年,常熟市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35.00億元,比2015年下降13.0%;竣工產值149.21億元,下降10.2%。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236.79萬平方米,比2015年下降6.1%,其中新開工面積456.27萬平方米,增長48.1%;竣工面積491.93萬平方米,下降13.6%。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工程結算收入169.23億元,比2015年增長5.7%;利潤總額7.44億元,增長4.5%。

2016年,常熟市工業投資完成243.73億元,比2015年下降14.2%。完成工業技改投入167.03億元,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68.5%。完成高新技術產業投資94.94億元,比2015年增長10.6%,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39.0%,比2015年提高8.8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6年,常熟市服務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55.3%,比2015年提高0.4%。

2016年,常熟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43.71億元,比2015年下降4.6%;房屋施工面積947.84萬平方米,增長3.2%。全年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213.15萬平方米,比2015年增長46.0%;銷售額202.91億元,增長51.3%。

2016年,常熟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0.78億元,比2015年增長9.6%。按行業分,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678.32億元,比2015年增長9.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62.46億元,增長10.0%。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14.41億元,比2015年增長9.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6.37億元,增長9.8%。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零售額中,服裝鞋帽針紡織類零售額比2015年增長2.4%;日用品類增長2.6%;通訊器材類增長6.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1.1%;汽車類增長7.7%;金銀珠寶類下降15.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7.5%。實現商品市場成交額1836.71億元,比2015年增長4.6%;其中服裝城成交額1378.77億元,增長5.0%。按市場類型分,綜合集貿市場成交額232.60億元,比2015年增長4.3%;專業市場成交額1604.11億元,增長4.6%。

2016年,常熟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註冊外資10.32億美元,比2015年下降23.6%;實際使用外資6.30億美元,下降21.7%。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98.53億美元,比2015年下降10.4%。其中,進口64.97億美元,下降13.9%;出口133.56億美元,下降8.6%。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68.59億美元,比2015年減少2.04億美元。出口結構有所優化,一般貿易出口比2015年增長0.2%,占比提升至52.7%。全年新增境外企業25家,新批中方境外投資額2.14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23.3%。全年新簽境外勞務及承包工程合同額1.61億美元,比2015年下降34.2%;完成營業額1.87億美元,增長9.3%。全年服務外包接包合同額3.16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2.0%;離岸接包執行額1.92億美元,增長0.8%。

2016年,常熟市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913.64億元,比年初增加308.76億元,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2692.88億元,增加274.48億元。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262.72億元,比年初增加222.40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2139.49億元,增加208.58億元。年末證券交易股票開戶總數48.36萬戶,比2015年增長15.7%;全年各證券營業點股票交易額5856.66億元,下降40.3%。年末證券機構託管股票市值459.52億元,比2015年增長57.7%。全年保險機構保費收入46.58億元,比2015年增長20.2%。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23.01億元,增長29.3%;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4.76億元,增長59.6%;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8.80億元,增長4.8%。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8.60億元,比2015年增長18.0%。

2016年,常熟市接待境內外遊客1985.35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3.2%;實現旅遊收入303.43億元,增長7.4%。接待國內遊客1977.18萬人次,增長3.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297.20億元,增長7.3%。接待境外過夜遊客3.94萬人次,下降24.7%,實現旅遊外匯收入9390萬美元,增長8.4%。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6年,常熟市全社會研發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1%。年末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47家、雙創「313」企業100家,累計認定高新技術產品2517隻、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262家。全年新增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0項,同比增長150%。全年新增眾創空間國家級2家、省級6家、蘇州市級5家,累計分別為2家、10家、6家。

2016年,常熟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6571件和307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為3105件和810件。年末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684件,按常住人口計算的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加至24.4件,比2015年增加3.79件。

教育事業

2016年,常熟市普通高考主要指標實現「蘇州市六連冠」,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至70%。年末擁有各類學校109所,在校學生數15.38萬人,畢業生數3.38萬人,專任教師1.02萬人;擁有幼兒園85所,在園幼兒數3.55萬人。

文化事業

2016年,常熟市成功舉辦2016常熟江南文化節,文廟修復竣工對外開放,在孔子誕辰日舉行丙申祭孔大典,年末人均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0.35平方米。年末全市共有博物館1個,藝術表演場館2家,美術館2個;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分館25個,總流通137.85萬人次;文化館1個,文化站10個,社區文化活動室112個,村文化活動室217個。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165處,其中全國重點5處、省級1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0件。全民綜合閱讀率達91.1%。

醫療衛生

2016年,常熟市實施市民「531」行動計劃,基本建成「15分鐘健康圈」,公共衛生服務人口覆蓋率100%,人均期望壽命提高至82.4歲。年末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81個,擁有床位7882張。年末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114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3834人,註冊護士3598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57人。[14]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0年6月2日,常熟市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體育事業

2016年,常熟市新增健身綠道60多千米,新增12所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全市學校對外開放率達到73%。基本建成「10分鐘體育健身圈」,年末全民健身工程(點)達526個,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3.78平方米。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舉辦群眾性體育活動370次,參加人數達68萬人次。里約殘奧會獲3金1銀;省級以上比賽獲金牌16枚、銀牌16.25枚、銅牌7枚;蘇州市級競賽獲金牌198枚、銀牌103枚、銅牌105枚。

交運郵電

2016年,常熟市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達39.14萬輛,比2015年增長13.6%,其中私家車保有量34.52萬輛,增長14.2%。實現郵電業務總收入41.65億元,比2015年增長18.8%。其中,郵政業務收入19.82億元,增長54.4%;電信業務收入21.83億元,下降1.7%。

基礎設施

2016年,常熟市三環路高架全線貫通,通港路、常沙線快速化改造等重大工程有序推進,完成長江路東延、衡山路北延等道路節點改造,加快實施鎮村公路提檔升級。新增、更新公交車輛112輛,新增、優化公交線路38條,新建200個鎮村公交候車亭及8處城鄉公交首末站,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一期建設工程充電樁完成安裝。

社會保障

2016年,常熟市用於民生支出123.0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77.5%。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含參保離退休人員) 87.08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含參保離退休人員)81.05萬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45.58萬人、44.62萬人、41.52萬人。年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含參保退休人員)9.39萬人,居民基本(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7.58萬人。主要險種保險覆蓋率均超99%,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含大病補充醫療保險)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800元。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到每月810元,其他各類生活救助(補助)標準同步提高,發放各項救助幫扶資金近1.4億元。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4245套,基本建成3180套,新增繳存住房公積金職工4.75萬人。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加快建設,已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61家,鎮級居家養老服務管理中心覆蓋率100%,擁有養老床位達1.23萬張。

其他事業

環境保護

2016年,常熟市出台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省市兩級生態紅線保護區域總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0.0%,被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深化大氣污染防治,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18.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按AQI標準統計)75.6%。實施流域水環境治理、畜禽養殖整治,省考斷面Ⅲ類以上地表水比例61.5%,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新增造林綠化面積487畝,林木覆蓋率達17.7%。「美麗鄉村」創建紮實推進,累計建成省美麗鄉村「面上示範」4個、蘇州市美麗村莊示範點13個、蘇州市三星級康居鄉村153個。

2016年,常熟市關停、淘汰落後產能企業131家。新增三星級以上「能效之星」企業6家,累計達72家。關停搬遷大氣污染企業18家,整治燃煤鍋爐642台,治理工業廢氣86家,整治碼頭揚塵176家、淘汰黃標車925輛。節能減排完成上級下達任務,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

安全生產

2016年,常熟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246起,死亡171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61起,死亡123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81人。

交通

公路運輸

常熟的交通四通八達,常熟市公路里程385千米。過境的幹線公路有204國道、227省道(常熟——蘇州)和342省道(常熟——無錫),離滬寧高速蘇州出口僅30千米,無錫出口40千米。 建成57千米蘇嘉杭和沿江兩條高速公路常熟段,2002年動工興建蘇通長江大橋。市區到各鎮的公路全部達二級以上標準,鎮到中心村的公路基本達三級標準。

常熟汽車南站和常熟汽車北站是常熟主城區唯一兩個大型長途汽車客運站,另外還有人民橋站,國服城站,濱江巴士站,快捷營運中心同屬常熟市長途客運站務有限公司。其中招商城的客貨聯運中心,有1000多條線路通達全國各主要大中城市。

公共交通

根據《常熟市城市公共交通(常規公交)規劃》,常熟在中心城區內建立以快速公交、公交專用通道為主體、出租車為補充的公交體系。公交專用道規劃總里程約72千米。中心城區規劃3條BRT線路,總長約63千米。中心城區內建立以軌道交通和優質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為補充的公交體系;港城之間依託軌道、BRT和公交快線發展高效公交。設置30處交叉口公交優先,公交專用道規劃總里程約110千米。中心城區開通軌道交通,BRT線路在近期基礎上取消黃河路至問張路的路線。實現三環沿線四個換乘樞紐的快速連接,全長約27.5千米。

鐵路航空

常熟境內通滬鐵路於2013年底開建,2014年年初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通滬鐵路為國家鐵路主幹道沿海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常熟位於通滬鐵路、南沿江城際鐵路、通蘇嘉甬鐵路三條跨省鐵路主幹線的交匯之處,常熟將成為中國沿海地區最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之一。

根據《江蘇省鐵路規劃》,通蘇嘉甬鐵路也將力爭在十三五末期開工建設,通蘇嘉城際鐵路在常熟境內設常熟西站。南沿江鐵路於2017年開工金壇區先導段,江寧至太倉段2018年全面開工建設。

常熟市區直線距離蘇南碩放國際機場32千米、上海虹橋國際機場76千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20千米。

水運海運

常熟境內河道密布,水上交通便利,有航道60條,通航里程533千米。常熟港於1996年11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對外籍船舶開放,屬國家一類開放口岸。2000年11月末,常熟港躋身全國十大內河港。常熟港擁有37.5千米長江岸線,已建有興華碼頭、華潤電力碼頭、常熟電廠碼頭、華潤石化碼頭、益成碼頭、芬歐匯川紙業碼頭、常通汽渡碼頭等泊位21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1個,設計年吞吐能力1869萬噸。常熟港水域建有錨地2個,其中常熟港公用過駁作業錨地,水域面積為3.48平方千米;常熟港海輪錨地,水域面積為3.36平方千米,設置錨位6個。常熟港集疏運條件。常熟港主要的內河水路通道有望虞河、常滸河、白茆塘等。

民俗文化

方言

常熟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常熟話古老特殊,有33個聲母、50個韻母、8個聲調,八聲調(平上去入各分陰陽)接近唐朝發音。

常熟話清濁、尖團、平翹有別,是一種頗具代表性的吳語次方言。

常熟人屬漢族江浙民系。

虞山琴派

在長達3000年的古琴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在多種藝術觀點和演奏風格的琴人中間,稱某些具有共同特點者為琴派。其共同特點一般取決於地方色彩、師承淵源和所據傳譜。

從唐代的「吳」、「蜀」聲到「沈」、「祝」聲,再到宋代的閣譜、江西譜,記錄着琴派產生以前的發展歷程,為形成琴派積累了日漸成熟的條件。由於琴派指的是一批琴人,所以早期的「聲」或「譜」都還不是正式的琴派,只能說是它的雛形,歷史上著名的琴派主要是浙派、虞山派和廣陵派。元末明初,浙派名師,被琴界稱為「徐門正傳」的創始人徐天民之孫徐夢吉(號曉山中人),長期在常熟講學,故可以說,他為常熟出現虞山派準備了條件,而一代宗師,虞山派創始人嚴澄(字道澈,號天池)和徐上瀛(號青山)共同的老師—一著名琴師陳愛桐和子陳星源則為虞山派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明代末年,虞山派興於常熟,因當地有虞山而得名,也稱熟派、琴川派,其創始人嚴天池,在常熟組織了中國第一個琴社組織——琴川琴社。他師承了陳愛桐的優秀傳統,又吸取了京師琴派沈音的創造,形成了「清、微、淡、遠」的琴風。嚴天池在所編《松弦館琴譜》的序言中強調音樂本身的藝術表現,嚴詞批駁了當時濫填曲辭的風氣。加之嚴天池又是文靖公嚴訥之子,做過知府,顯赫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視。陳愛桐另一個再傳弟子徐青山則更有建樹,他把琴曲演奏的美學觀點總結為24條逐條論述,即中國美學史上的重鎮《溪山琴況》。他彌補了嚴天池片面強調「遲」的缺點,主張有遲有速,如四時之有寒暑,還把嚴氏排斥的快速曲目《雉朝飛》、《烏夜啼》、《瀟湘水雲》收入他的《大還閣琴譜》,因此可以說他全面繼承而又豐富了虞山派的琴學。

三百多年來,虞山琴派弟子云集,名家輩出,比如當代琴家吳景略先生。吳景略先生有深厚的江南民間音樂基礎,有廣采博納的魄力,有敢於進取的創造精神。他的演奏風格連貫流暢,華麗多姿,有中國南方特有的抒情、柔美、如歌的特點,而在柔美之中,又往往交錯有跌宕起伏,激昂遒勁的神韻,格調新穎,今人神往。他既完美地詮釋了虞山派古琴藝術的美學精華,又把古琴推到了專業學院的層面,培養出了如吳文光、李祥霆等一批當代名家,在古琴領域之貢獻和影響可謂巨大而深遠。

2005年,常熟市人民政府在明代著名藏書樓「脈望館」建立了「虞山派古琴藝術館」。

書法

唐人張固的《幽閒鼓吹》中即記述有「書聖」之稱的草書大家張旭與常熟老翁論書的故事。據《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統計,入選其中的常熟籍書法家就有近200人。如此眾多的書法人才 在全國同類城市屈指可數。張旭雖不是常熟人,但其書法卻因在任常熟縣尉時,結識了一位擅書者才得於日臻精進,從而取得了極為突出的個人成就,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也為常熟開啟了以書法陶冶素養的風氣。至今城內留有醉尉街、洗硯池等張旭學書的古蹟與傳說。

自元以後,常熟書法名家累世不絕,尤以清代末年至民國初年湧現的楊沂孫、翁同龢、蕭蛻三位常熟籍書法家最負盛名。楊沂孫自幼潛心研究書法,尤嗜篆籀之學,所作篆書,吸收金文、石鼓文、秦權量詔版、漢碑篆書而自成一格。近代大書法家吳大澄 、吳昌碩、羅振玉等,都曾臨習過楊氏篆書。蕭蛻幼年即勤於學書練字,盛年時期書法造詣名聞遠近。篆書豐盈而不臃腫,隸書渾秀見長,草書純正自然,行書圓潤活潑,可謂四書皆精,被譽為「江南第一書家」。兩朝帝師翁同龢,早年學歐、褚、柳、趙。中年學顏,得其風骨,更出入蘇米,時稱「孩兒體」。晚年學隸,回腕作書,力追靜穆。時人得其片紙隻字,轍視為珍寶。《清史稿》等文獻稱翁之書法「自成一家,又為世所宗」、「同治、光緒間推為天下第一」、「為乾、嘉以後一人。」常熟博物館藏有楊沂孫、翁同龢、蕭蛻書法墨寶多幅,可供觀賞。

繪畫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畫家迭出。據不完全統計至清末,即有畫家一千餘人之多,可謂群星璀璨,代有傳人。其中尤以熔南北宗於一爐的「虞山畫派」,流風遺韻,於今不衰。

常熟繪畫,可追溯到元代的黃公望。黃氏多才多藝,工書法、詩詞、散曲,尤精于山水畫。創作注重寫生,取材多以虞山、富春一帶山水為主,或以淺絳或以水墨設色。構圖氣勢雄厚,筆下山水,「峰巒渾厚,草木華滋」 被譽為「元四家」之首,對明清山水畫影響深遠。黃公望傳世作品約有二十餘幅,被世人視為珍寶。其中《富春山居圖》卷最為著名,現此畫一半藏於大陸,一半藏於台灣。黃氏歿後,墓葬於虞山西麓。明代江南名畫家周之冕,所繪花卉,勾染點簇,兼工帶寫,自成一派,被畫史稱為「勾花夾葉派」。周氏有傳世作品三十餘幅,主要收藏於京、津、寧等地,常熟博物館藏有《松梅芝兔圖》。清初是常熟繪畫的鼎盛時期,其代表人物首推王石谷。王氏祖上四世皆善畫,少時專訪黃公望作品,二十歲後得王鑑、王時敏悉心指授。五十歲後畫風成熟,為社會推崇,有「畫聖」之譽。王氏畫風宗學者甚眾,漸成「虞山畫派」。其傳世作品除藏於故宮、上海等博物館外,常熟博物館藏有《芳洲圖》。王石谷墓在虞山西麓。王氏之後,尚有吳歷、楊晉、黃鼎、馬之馭、蔣延錫、蔣寶齡等,均為名重一時的畫家。

篆刻

常熟篆刻,自元代繆仲素始,至今印人輩出,不乏名家,且留下大批金石,為世矚目。1976年在古里鐵琴銅劍樓地下,即發掘得一批名家藏印,計564枚,其中銅印479枚,石印58枚,半殘石印27枚,至為珍寶,現藏於市博物館。

自號烏目山樵之繆貞(字仲素),善八分書、小篆,正楷尤為高古,名重三吳,著有《書學明辯》。後人稱其篆刻「以正為變,以變為正,極乎精微,奪乎天造,殆不可以形跡求也。」明代戈汕(字莊樂)王篆籀,善鐫刻,《小石山房印譜》等收入其朱印。清初沈龢、林皋、王瑾之篆刻,師古創新,精妙絕倫,時稱「虞山派」。

當地特產

特產

常熟花邊又稱常熟雕繡,已有7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著名的手工雕繡抽紗製品之一,也是常熟傳統的出口手工藝品。常熟花邊花色繁多,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藝術裝飾品。常熟花邊曾榮獲國家金質獎,。

紅木雕刻

被譽為「紅木之鄉」的常熟,紅木雕刻歷史悠久,著名的雕刻技藝師眾多,有明故宮建築設計師蔡思誠,有以雕刻「蘇東坡游赤壁圖」核舟而聞名於世的王毅,有精於剔漆的楊士謙、顧思雲。

美食

河豚

常熟長江口區,除盛產鰣魚、黃魚、刀魚等美味海產外,還能捕到一種形如滾筒、眼小肥實的河豚。 此種海產品雖然鮮美無比,舊時有「吃了河豚百樣無味」之說。

鴨血糯

常熟特產鴨血糯,別名紅蓮糯、血糯、補血糯,是清康熙年間栽培稻中變異而來的一個秈型糯稻品種。鴨血糯粗蛋白含量為13.3%,並含有生物吡咯素,有強身補血之功能。

桂花栗子

桂花栗子原產於虞山支峰頂山,故以頂山栗子為貴,後遍布虞山。據《常熟指南》記載:「頂山之栗,質軟而香囊,自古著名,其嫩時剝而食之,猶帶有桂花香也」。

桂花酒

桂花酒源自常熟虞山腳下百年老店王四酒家,是取上等糯米,集秋後之丹桂精心釀製而成。該酒家經過多年釀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前店後坊獨特的釀造工藝。

黃花魚

黃花魚是海鮮的一種。每年春季,漁民出海捕撈,把活魚從網中撒入艙內,用鹽醃漬,因此又稱為咸黃魚。

綠毛龜

綠毛龜,原產於虞山山澗之陰蔭處。秦淮海詩云「 龜藏坎水毛皆綠 」。龜以象牙色底板,白頭朱目者為貴。

楊梅

虞山之麓面臨尚湖的寶岩灣,栽種楊梅歷史悠久,果實汁多甘美。有「小甜山」、「荷葉盤」、「毛滴滴」、「老酸頭」、「大葉細蒂」、「小葉細蒂」、「東魁」、「桃紅」、「早紅」、「螳螂子」、「水晶」等16個品種。

支塘酒釀餅

常熟支塘酒釀餅,是春天的時令食品,以當地的冬小麥和酒釀為主要原料。酒釀用以作藥,可活血行經,散結消腫。

蓮子血糯飯

血糯米為常熟特產,米粒殷紅如血。蓮子血糯飯製作時佐以桂花、蜜棗,襯以白糖蓮芯。糯飯紫紅,蓮芯潔白,入口肥潤香甜,且具補血功效。被列入《中國小吃——江蘇風味》。

叫化雞

叫化雞,又名「黃泥煨雞」。此菜應選用頭小體大、肥壯細嫩的三黃雞(黃嘴、黃腳、黃毛)煨烤。

蕈油麵

松樹蕈油麵,這種面是常熟的一個傳統的特色面點,有「素中之王」之稱,興福蕈油麵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蕈油麵,最早只是常熟興福寺和尚食用的一道素食,後來得到了食客們的青睞。

爆炒黃鱔

爆炒黃鱔爆鱔絲、炒鱔片和響油鱔糊等都是蘇式菜餚中炙人口的名菜。 響油鱔糊,因鱔糊上桌後盤中油還在辟叭作響而得名。

風景名勝

沙家浜風景區

沙家浜風景區位於陽澄湖畔,交通便捷,已建成革命傳統教育區、水生植物觀賞區、紅石民俗文化村、蘆葦水陸迷宮、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域和竹林幽徑、阡陌葦香、柳堤聞浪、隱湖問漁、雙蓮水暖等一批景點。

2013年4月11日,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通過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被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尚湖風景區

尚湖風景區位於常熟古城西,虞山之南,是國家級太湖風景旅遊區的一個組成部分,建有荷香洲桔香洲桃花洲楓林洲鳴禽洲漁樂洲煙雨洲等7個景點。

虞山景區

虞山景區位於常熟市,由虞山、尚湖組成,是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蹟和石景、寺觀園林著稱的山水風景名勝區。辟辛峰、維摩旭日、劍門、興福寺、尚湖、小石洞等6個景點,其中以辛峰、劍門為主景點。

虞山公園

江蘇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其南部與尚湖相依,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這裡不僅森林景觀獨具特色,而且文脈史跡極為豐富。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9年3月經國家計委和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寶岩景區

景區內尚有小雲棲寺、石洞冷泉、連城石壁、帝師園、虞山印象和生態科普館等展示虞山人文與自然資源的新老景點多處。

亭台樓閣

鐵琴銅劍樓

鐵琴銅劍樓是清代四大私家藏書樓之一,位於常熟市區以東古里鎮。 藏書樓建於清乾隆年間,建築面積285平方米。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辛峰亭

辛峰亭位於常熟虞山東嶺之巔,為虞山上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南宋嘉泰初名「望湖亭」,後更名為「極目亭」。明初廢。嘉靖年重建,取名「達觀亭」 又廢。萬曆間再重建,因地處城之西,取名「辛峰亭」。

興福寺

破山寺,又稱興福寺,號稱江南四大名剎(杭州靈隱寺、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常熟興福寺)之一,位於虞山北嶺下。南朝齊始興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賜額「破山興福寺」。

方塔

原名「崇教興福寺塔」,俗名方塔,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塔為四面九層盔形頂 磚木結構,逐層遞收,立面的輪廓吳拋物線狀。面闊三間,明間設門洞,底層為拱圈形,其餘均為壺狀、每層平座深 0.9至1.1米不等,檐口用擎柱支撐,每邊設幾何形欄杆三扇,曲線柔和流暢。從平地到剎頂總高67.14米。

讀書台

讀書台位於虞山東南麓,相傳為六朝梁代明太子蕭統讀書的地方。今闢為公園。園中奇石突兀,古木參天,分為內外兩園。讀書台在內園中央,上建「讀書台亭」,亭內有文物石刻。全園結構,蒼勁而古樸,嚴整而疏放。

古典園林

曾園、趙園是相互毗鄰的原虛廓園、水吾園的合稱。兩園皆以水景環池而築,參差錯落,布局得體,以水景取勝。

拂水山莊

拂水山莊古典園林,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寶庫中一顆珍貴的藝術明珠。

梅李聚沙園

聚沙園位於梅李中心鎮區東側,占地面積55668平方米,因全園主體為始建於南宋的「聚沙百福寶塔」而得名。

翁同龢紀念館

翁同龢紀念館坐落在常熟古城區翁家巷門,系由翁氏故居修繕辟設而成,並於1991年1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翁氏故居是一所保存比較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築風格的官僚住宅。其中的主體建築「彩衣堂」於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人古墓

仲雍墓位於虞山東麓,是常熟有歷史考證的最老古墓,距今約有3000餘年1956年10月18日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言子墓

言子墓位於常熟虞山東麓。言子,名偃,字子游,常熟人,曾到魯國就學於孔子,勤奮好學,以文學見長,學成南歸,道啟東南,被尊為「南方夫子」。墓門面對北門大街,墓道延伸至半山腰,長達142米,自下而上有牌坊三道,均有匾額柱聯,第三道牌坊為雍正江蘇布政使額書「南方夫子」,墓道還有石亭三座、有康熙御書橫額「文開吳會」等。1956年10月18日言子墓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5]

著名人物

常熟人文薈萃,虞山琴派創始人嚴天池、吳文化始祖仲雍、明末清初八大才女柳如是、畫聖王翬、清初文壇領袖錢謙益等一批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就生活在常熟大地。

常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來崇教重文,俊才輩出。僅新中國成立以來就產生了25位[26]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全國縣級市中位居榜首。

常熟八狀元:陸器(唐開成五年,840年)、周虎(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孫承恩(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歸允肅(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汪繹(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汪應銓(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翁同龢(清咸豐六年,1856年)、翁曾源(清同治二年,1863年)。

仲雍

仲雍(生卒年不祥),又稱虞仲、吳仲、孰哉。商末周族領袖古公父(後稱周太王)之次子。古公父生有三子,鍾愛幼子季歷之子昌(後之周文王),意欲傳位於季歷後立昌,仲雍與兄太伯體父意,主動避位,從涓水之濱(今陝西岐山之地)來到今無錫、常熟一帶,斷髮文身,與民並耕,當地人民擁戴太伯為勾吳之主。太伯身後無子,仲雍繼位。仲雍歿,葬於虞山。今虞山東麓有仲雍墓。

周章

周章,周朝諸侯國吳國第五代國君。卒後葬於常熟虞山東路,在其高祖仲雍墓旁。

言偃

言偃,字子游,又稱叔氏。春秋時孔子學生,為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擅長文學,曾任魯國武城宰,闡揚孔子學說,用禮樂等教化士民,境內到處有弦歌之聲,為孔子所稱讚。

翁同龢

「狀元宰相」、「兩代帝師」。晚清政治家,歷任刑部、工部、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等職。

魚侃

魚侃(生卒年不祥),字希直,晚號頤庵。常熟人。明永樂進士。先後任刑部、工部主事,隨都御史王監督漕運。因河道時有淤淺,航行不便,奏請創設「淺浦夫」(撩淺),隨時疏浚,以保暢通,被時人稱頌。

張光斗

1912年生,出生於江蘇常熟,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水電工程專家,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碩士。

王淦昌

著名核物理學家。他是中國實驗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線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參與了中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製,被公認為「兩彈元勛」。

張青蓮

著名化學家。他長期從事無機化學的教學和研究,是中國穩定同位素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在重水和鋰同位素的開發和生產、化學元素的自然常數測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時鈞

著名化學工程學家。他在化工熱力學、乾燥技術和膜分離技術等領域開展了多方面的學術研究,是中國化工教育的一代導師。

范滇元

著名激光物理學家。作為高功率激光裝置的研製及運行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他先後參加及負責研製 「神光I號,II號、III號」等大型激光裝置,並成功地應用於慣性約束聚變、X光激光、高壓狀態方程等前沿物理研究,產生一批國際先進水平成果。

戴松恩

著名遺傳育種學家。他畢生從事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指導工作,參與選育中國第一批小麥優良品種,主持開展中國小麥非整倍體的研究工作,並對玉米、油菜、煙草等雜交與選育工作進行了長期的理論研究,對中國作物遺傳育種作出了重大貢獻。

呂達仁

著名大氣物理學家。他於1980年在國際上首先提出微波主-被動聯合遙感降水分布的原理及反演方法,並主持完成了中國第一台自主開發的平流層大氣晴空探測雷達的研製工作,在極化交替和自適應信號提取等方面有重要創新。

田禾

田禾,中科院院士(1962.7-)江蘇常熟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現任被SCI收錄的國際學術刊物Dyes and Pigments 主編,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化學化工學部副主任等。1996年被批准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11年12月當選為中科院院士。2013年10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相關視頻

常熟市酒業商會會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