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指數
乾燥指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乾燥指數(Aridity index,AI,或其它縮寫形式, 如K等),又稱乾燥度,是表徵一個地區乾濕程度的指標。降水代表水分收入,蒸發代表水分支出,多年平均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稱為乾燥指數,其倒數稱為濕潤指數(Humidity index,HI)。
乾燥指數在地理學和生態學研究中長期應用,近來成為全球變化研究中經常涉及的氣候指標之一,尤其是氣候變化和乾旱話、荒漠化等研究。《公約》關於荒漠化潛在發生範圍——乾旱、半乾旱和壓濕潤乾旱區的界定就是基於乾燥指數(濕潤指數)的。如果幹燥指數大於1,即表示降水量不敷蒸發之所需,則氣候乾旱。如副熱帶地區氣溫高,蒸發旺盛,降水量遠小於蒸發力,故形成乾旱氣候帶。由於表示水分支出(特別是表示蒸發)的形式不同,因而有多種乾燥指數的表示法。
計算方法
中外學者自1900 年以來提出了許多計算乾燥度指數的方法, 簡單的是以經驗公式如降水和氣溫的比值來表達, 複雜的則是通過計算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 PE), 以降水與可能蒸散的對比關係獲得乾燥指數。
以下為幾種常用的乾燥度指數計算方法與應用:
1.降水量作為乾燥指數的代用指標
最簡單直接的乾燥指數計算,是以多年平均降水量(Precipitation ,P)作為標準。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 FAO)認為, 農作物及草地生產潛力, 或者作物種類、耕作制度以及草地管理方式的選擇, 取決於降水及土壤水分對植物或作物生長期的有效性, 該生長期的降水量是氣候區劃的重要指標。
在我國以年降水量為指標劃分乾濕氣候區存在3 種不同的意見:1)年降水量小於200 mm 為乾旱區, 200 ~ 400 mm 為半乾旱區;2)年降水量大於200 mm 為乾旱區,200 ~450 mm 為半乾旱區;3)年降水量小於250 mm 為乾旱區,250 ~ 500 mm 為半乾旱區。任福民等(1995)利用全國160 個氣象站1951 ~ 1992 年的年降水標準化資料,以年降水700 mm 為標準, 將全國劃分為兩個大區:乾旱半乾旱區和非乾旱區。由此可見,乾旱與非乾旱的差別,在年平均降水量上可表達為400 、500和700 mm 3 個標準。
此類以降水量作為乾燥指數代用指標的方法不僅在具體劃分的標準上存在分歧,而且只考慮了水分收入, 未考慮水分的支出, 沒有水分平衡的概念,不能定量說明水分的盈虧, 無法如實反映自然界的真實面貌, 特別是植物與土壤的分布,生態學意義不明確。因此,降水量指標作為乾燥度指數的代用品, 僅可在其它氣象資料缺乏而只有降水量數據存在時使用, 如果有較豐富的其它氣候指標,則需要配合這些指標使用。
2.可能蒸散量計算的乾燥指數
按Penman(1948)的定義, 潛在蒸發是「從不匱缺水分的、高度一致並全面遮覆地表的矮小綠色植物群體在單位時間內的蒸騰量」 ,包括從所有表面的蒸發與植物蒸騰。可能蒸散量(PE)與降水量(P )之比即乾燥度(K),計算公式如下:
K =PE/P
當前,以可能蒸散量計算乾燥指數的方法在國際上比較流行。按照計算可能蒸散量的方法不同, 可以分為Penman 和Thornthwaite 方法以及當前在國內外應用較多的Holdridge 生命地帶分類系統中的可能蒸散計算方法。
3.溫度與降水計算的de Martonne乾燥指數
最簡單的計算氣候乾燥指數的方法就是利用溫度與降水這兩個氣候因子來計算,此類方法主要有de Martonne 乾燥指數計算方法。
4.以積溫來計算乾燥指數
以積溫來計算乾燥指數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日溫度大於或等於10 ℃的年積溫計算的Selianinov乾燥指數計算方法;另一種就是以月平均氣溫高於5 ℃的年積溫計算的Kira 乾濕度指數。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