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平壩槭(學名:Acer shihweii Chun et Fang)為槭樹科槭屬下的一個種。

喬木,無毛,樹皮粗糙,產於中國貴州中部。生於密林中。

毛葉鏈珠藤

中文名;平壩槭

學名;Acer shihweii Chun et Fang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薔薇亞綱

目錄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無毛,高達33米。樹皮粗糙,褐色。小枝微呈四棱形,淡紫綠色稀灰褐色,皮孔細小,淡黃色,橢圓形。冬芽腋生,卵圓形,鱗片鈍尖,復疊。葉革質或厚紙質,上面橄欖色,下面略被白粉,同一枝上的葉常呈不同的形狀,大多數系長圓橢圓形,有時又系卵形或近於倒卵形,常長12-15厘米,寬5.5-8厘米,基部圓形,先端尾狀銳尖,尖尾常稍彎曲成鐮刀形,長2-2.5厘米,葉片有時不分裂,有時則在葉片的先端之下分裂成基部三角狀而先端突然尾狀銳尖成線狀披針形的側裂片;初生脈3條,在下面略微凸起,次生脈和小葉脈在下面較在上面更顯著;葉柄圓柱形,比較粗壯,淡紫綠色,長短差異很大,較長的常長達9厘米,較短的僅長2.5-5厘米。花的特性未詳。果序傘房狀,長約6厘米,總果梗和果梗均系紫褐色,具很密的皮孔。翅果長約2.3厘米,翅張開成鈍角,近於長圓形,寬8毫米,淡綠色,小堅果凸起,近於球形,紫褐色,直徑5毫米;果梗長1-1.5厘米。花期不明,果期9月。[1]

生長環境

平壩槭生長於密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平壩縣高峰山

分布範圍

平壩槭喬木,無毛,樹皮粗糙,產於中國貴州中部。

繁殖方式

槭樹主要是用種子來進行繁殖。

翅果成熟後脫落期較長,逐漸隨風飄落,故應及時採集。采後晾曬3~5天,去雜後所得純淨翅果即為播樹材料。種子含水量一般為9%~11%,在低溫下密封干藏時可保存3年,在15℃下可保存2年,普通乾燥不超過1年。千粒重一般為元寶槭136~186克,雞爪槭11~13克,色木槭90~110克,青榨槭29~33.​克。

在播種前大部分種子都需要進行低溫層積催芽。因種子內部含有發芽抑制物質,層積溫為0~10℃,一般層積需40~50天。元寶槭播種量為23~28克/平方米,雞爪槭為3~4克/平方米,色木槭為13~20克/平方米,茶條槭15~20克。一年生苗高為60~80厘米,園林、城鎮綠化苗木2年生即可出圃應。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槭樹類姿態瀟灑,婆娑宜人,使人感到輕快,因而非常適於小型庭院的造景,多孤植、叢植。

園林用途

槭樹在大型公園或名勝古蹟、天然公園、植物園內群植成林最能顯示其紅葉之美,可結合植物引種,建設專門的「槭樹園」。如杭州植物園的「槭樹杜鵑園」,將槭樹與常綠樹和其他落葉樹混植,以栲樹、青岡櫟、樟樹、榔榆、臭椿、馬尾松等高大喬木為上層,以三角楓、秀麗槭、五角楓、雞爪槭等各種槭樹為中層喬木、一毛白杜鵑、錦繡杜鵑、映山紅等為下木,空間構圖上高低錯落、富於變化,色彩搭配上或紅綠相間,或紅白相應,也符合各物種的生態特性,是一個極為成功的植物配置範例。東北哈爾濱森林公園也有6種槭樹,長勢良好,入秋供遊人觀賞紅葉或黃葉。

《花經》雲;「楓(指槭樹)葉一經秋霜,酡然而紅,燦似朝霞,艷如鮮花,雜厝常綠樹種間,與綠葉相稱,色彩明媚,秋色滿林,大有鋪錦列秀之致。」槭樹也適宜植於瀑口、山麓、溪旁、池畔、園林建築和各園林小品附近,以資點綴。蘇州拙政園緊小滄浪的明式小院「志清意遠」為一獨立封閉式小院,池邊散植槭樹,古樹修竹,景色瑰麗。此外,元寶楓、五角楓和三角楓等喬木類是優良的行道樹,各地常見應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