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 |
中文名稱 : 天柱山摩崖石刻 別 稱 : 高寶山 所屬山系 : 葡萄之鄉的大澤山脈 地理位置 : 平度市北25公里 海 拔 : 280米 性 質 :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天柱山古稱高寶山[1],為大澤山天柱峰。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大澤山鎮的北隋村之北1.5公里處,海拔280米。
天柱山遍布東漢、北魏、東魏、北齊及金、元等歷代摩崖刻石,尤以魏碑名世,俗稱「天柱山魏碑」。矗立在天柱山之陽的鄭文公碑[2],刻在一塊天然巨石上,高3.2米,寬1.5米,陰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計881個字,碑文歷1400餘年至今仍清晰可辨。該碑是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光州刺史鄭道昭所書鐫,碑文記述了其父持節將軍兗州刺史南陽公鄭羲的生平事跡和著述。因鄭羲的諡號為鄭文公,故此碑的全稱為:「魏故中書令秘書監鄭文公之碑」。鄭道昭是北魏最著名的書法家,其書寫的魏碑體,突出體現了我國書法由隸書到楷書的轉變,故此碑受到古今書法家所推重。1984年5月,劉海粟登山為鄭碑題詞,贊為:「魏碑國寶,絕壁生輝」。天柱山摩崖石刻是我國稀有的書法刻石藝術瑰寶[3],
1984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魏碑簡介
鄭文公碑,在天柱山之陽亦稱鄭文公之碑,稱其為上碑,是因鄭道昭此後在萊州市雲峰山覓得佳石又刻鄭文公碑,稱做下碑。兩碑文字大體相同,但下碑結銜下刻有「草」字,字數也少有出人,故又有草稿之說。上碑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鄭文公之碑》[4],鄭文公乃鄭羲之諡號,故或稱《鄭羲碑》,系程天賜等60人為其舊時同僚兗州刺史鄭羲所立。傳為鄭羲季子北魏光州(州治設掖縣)刺史鄭道昭於永平四年(511年)所書鐫。其內容主要是記敘了其父鄭羲的生平和著述。碑由天然之碑狀石於碑陽處稍加琢磨而成。碑高3米,寬1.5米,文20行(其中有兩個半行),行45~50字不等,計881字。其碑書法,結字寬博,筆力雄強,具篆分遺意。碑文主要記述鄭羲的生平和著述,書法極為精湛。清代中期以來,著名書法家原元、包世臣、葉昌熾、康有為等,都極力推崇,有「魏書之冠」之譽。
此碑結字寬正,筆力雄健,系魏碑之冠,在中國書法史上獨樹一幟。北宋末年,著名金石學家趙明誠(李清照之夫)將其收入《金石錄》;近代書法大師康有為稱之為「集篆情、分味、草韻」之大成,並雲不識此碑者」不可以與之論書」;魯迅先生曾於丁巳(1917年)正月二十一日下午「買鄭文公上碑一枚,二元」,並愛不釋手;1984年,88歲高齡的藝術大師劉海粟扶杖登臨此碑,評之為」聞之有韻,掬之有聲,望之有情,滌人塵俗」,並欣然題寫了「瑰瑋博達絕壁生輝」的讚詞。天柱山刻石中另有」石室銘」,亦為鄭道昭書;「天柱山銘」,為鄭道昭之子鄭述祖所書,亦為歷代書法家所注目,被康有為稱之為」妙品上」。
周邊環境
天柱山峰頂東北側,有一天然形成的寬大高敞的石洞,俗稱「石室」,北壁鐫有鄭道昭撰寫的《天柱山東堪石鄭述祖室銘》,此銘6行,行12~15字不等,計115字。寫得婉麗飛動,饒有天趣,把天柱山和石室描寫得絢麗多彩、令人神往。山西麓劈石門旁的《天柱山銘》,傳為鄭道昭之子,北齊光州刺史鄭述祖,於天統元年(565年)書鐫。皆為魏書精品。劈石門旁有一石窟,俗稱「石屋」,窟內壁鑿有數10尊佛像,尚清晰,壁上刻有東魏武定六年(548年)《姚保顯造石塔記》尚清晰可辨,是重要的北朝文化遺蹟。
刻字簡介
天柱山殘刻:亦稱四言詩刻,隸書,存7行,共71字。刻於上碑之側,上角盡泐,前2行只存1、2字,末云:「泣觀遺碣,號誦餘篇」。傳說鄭道昭之子北齊光州刺史鄭述祖,於天統元年(565年)所書。筆劃工整,字體古樸,富有漢魏之風。另有「此天柱之山」2行,共5字。「滎陽鄭道昭,上游天柱,下息雲峰」4行,13字均為鄭道昭所書。
《鄭文公碑》之撰寫者鄭道昭(字僖伯,自稱中嶽先生[5],因其書法造詣精湛,被譽為北朝書聖)。據《魏書》載:「少而好學,綜覽群言,好為詩賦,凡數十篇」。其所題刻,初不甚著,至清嘉道年間,被發現並漸為人所崇尚。
價值
視頻
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天柱山[山東青島],中國旅遊網
- ↑ 陸宗潤丨《鄭文公碑》個案研究——天柱山訪碑記 ,搜狐網 2017-10-25
- ↑ 摩崖刻石完整指南,游多多旅遊網 2019-12-4
- ↑ 魏碑奇珍——《鄭文公碑》欣賞,騰訊網 2019-10-1
- ↑ 書法家鄭道昭,發布時間:2016-01-1110:58:47 來源:國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