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青
平步青(1832年~1896年),晚清文史大家,著名文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字景荪,号栋山,别号栋山樵、霞偶、三壶佚史、常庸等,清山阴(今绍兴县)安昌平家溇人。
平步青幼承家学,五岁入塾,既聪颖好学,又备受父母、严师督教,学业长进。咸丰五年(1855)中举,同治元年(1862)赐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侍读、江西粮道并署布政使等职。同治十一年(1872),弃官归里,遂专心致志校辑群书,研治学术,从事撰述。
目录
个人经历
平步青长于目录之学,平步青校书88种,如《陶庵梦忆》、《两般秋雨轩随笔》等。一生著述宏富,晚年自订所著为《香雪崦丛书》,有《读经拾渖》、《读史拾渖》等20余种,但不轻易示人,流传不多,今所见《霞外攟屑》即为其中之一。[1][2]
平步青早年考取秀才,清咸丰乙卯五年(1855),浙江举行乡试,平步青年仅23岁,顺利考取举人,1862年赴京参加会试荣获二甲八名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来,平步青在同治十一年回到家乡绍兴,开始钻研文史十余年。1896年卒于绍兴。
平步青字景孙,晚清山阴人。同治元年(1862)赐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上书房行走、江西粮道、按察使等职。著名考证学家。
同治十一年,平步青弃官归里,时年四十一岁。此后二十三年里他主要从事搜书、校书、作札记,自谓“于群书讹文脱字,援引乖舛,辄剌取他籍,刊误纠谬,一书有斠至数年未已者。”手校群书不下千卷,所作又以考辨疏证为多,如《 园丛书》、《群书斠识》值得注意的是平步青十分注重乡邦文献,如张岱《陶庵梦忆》、《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黄宗羲《南雷文约》,全祖望《鲒琦亭集》,章学诚《实斋札记钞》及张煌言、祁彪佳等人作品他都曾批校、整理、刊刻过。
藏书刻书
同治十一年(1872),弃官归里,遂不闻政事,专心致志研治学术,校辑群书,手抄古籍无间日。曾准备订补经籍,作《四部考》,凡百余种书。藏书有2万余卷,藏书楼有“安越堂”、“香雪崦”,所藏书延续到1949年以后,由杭州古籍书店所收购。长于目录之学,校书88种,如《陶庵梦忆》、《两般秋雨轩随笔》等,内有经书考辨,诗文,小说戏曲评论,朝野掌故,里巷稗史,方言俗谚等内容。博采众说,考证精到,多有创见。一生著述宏富,晚年自订所著为《香雪崦丛书》,有《读经拾渖》、《读史拾渖》、《平步青日记》、《霞外捃屑》、《上书房行走诸臣考略》、《司农公年谱》、《两负堂札记》等20余种。刊刻图书有《易园丛书》、《樵隐昔呓》、《国朝文薮题辞》等。
主要成就
平步青平生不喜见贵要,尤不惯与名士游,声色玩好一无所嗜。归里后,不入城市,唯以读书为事。他娴熟掌故,长于校勘,治学严谨,富有钻研精神,继承了乾嘉朴学和浙东史学的优良传统。“于群书讹文脱字,援引乖舛,辄刺取他籍,刊误纠谬,一书有至数年未已者。盛暑汗浃竟体,天寒皲瘃,不以为病。”(平步青自语)同时代的会稽学者李慈铭不轻易誉人,但对平步青却独表尊重,以为“博学强识,远胜于予”,并特别肯定了他在考证上的杰出成就。
昔人治史,端重古代。而平步青却一反常规,虽上述汉唐,然其所专注者为宋史、明季稗乘以及清末遗闻。读史有间,能为问题之研究,亦系平步青所长。他爱奇逞博,广搜遗闻佚事,似茫无边际,然时能拈出多为昔人所忽视的问题。他长于目录之学,所论丛书之起源,纂修年谱之学,均为后人治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他校书八十八种,如《陶庵梦忆》、《两般秋雨轩随笔》等,不但采辑为一般缙绅士大夫所不屑一顾的遗闻佚事,笔之于书,而且认真地为之校记。他虽熟谙八股,但纵观其著作,可谓言之有物,抉破樊篱,他的诗文纵笔自如,流露自然,他将民间文学与古诗文放到同等地位,不加菲薄,这在晚清实为难能可贵。
平步青一生著述宏富,晚年自订所著为《香雪崦丛书》,有《读经拾渖》、《读史拾渖》、《宋史叙录》、《修明史史臣表》等二十余种,但不轻易示人,流传不多。今所见常为人称颂的文史小品《霞外捃屑》是其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十卷,内有经书考辨、诗文评论、朝野掌故、里巷稗史、方言俗谚等内容,广搜遗闻,博采众说,精心考证,多有创见,对于社会风俗、市民生活以及小说戏曲,缙绅大夫所不屑道者,他都不惜表白而出之,为后人研究史学、经学、文学等,特别是对研究晚清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评价
平步青既长于考辨疏证,尤能发现一些不为人所留意的问题。其《读经拾沉》、《读史拾沉》为经史札记,《霞外捃屑》则属稗乘之作,内容有掌故、时事、格言、里事、斠书、论文、小说传奇、方言土语等。亦长于目录学,所纂《南雷大全集叙录》、《楼山堂全书叙》、《考定南雷》及所论丛书起源、纂修年谱之学,均为后人治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另有文集《樵隐昔呓》、《安越堂外集》等。平步青颇以绍承前清浙东学派自居,他对浙东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是比较早地勾勒了清代浙东学派的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