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县
平潭县,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简称“岚”,俗称海坛。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主岛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平潭县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政区合一”(行政区和实验区)的管理体制 。
平潭县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福清市为邻,南近莆田市。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
2018年,对台三通往来方面。海上直航货运量469117吨,下降13.7%;集装箱运量27193标箱,比增58.7%。赴台旅游76241人次,增长31.5% 。
2018年12月,平潭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
2019年末,全区总户数128393户,总人口451700人。[1]<
目录
地理位置
平潭位于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滩涂64.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
气候特征
平潭县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夏凉冬暖、霜雪罕见。春温低于秋温。多年平均气温19.6℃,最冷日平均气温10.2℃;最热日平均气温27.9℃。全年≥10℃的活动积温有6563度日,多年平均日照1919.7小时。雨热同季,旱雨季节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172毫米,蒸发量1300毫米,为福建省少雨区之一。
季风明显,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季节多为东北风。风力年平均风速6.9米/秒,湾海地区全年大风(7级以上)日数为125天,是福建省强风区之一。7—9月高温干旱,常受热带风暴影响,年平均6.3次。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大风、暴雨、干旱等。夏季大旱出现机率高达54%,为福建全省之冠。
地貌
平潭县岛屿多,海岸线蜿蜒曲折,其类型有基岩侵蚀海岸、红土侵蚀海岸、沙质塘积海岸、沙泥质和混沙质塘积海岸。沿岸海域广阔,其中0—1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240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沿岸水域面积1129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256.4平方公里,40—80米等深线的近海水域面积4630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南北有孤丘,海岸曲折蜿蜒。有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年降水量1196.2毫米,年均温19.5℃。主要矿藏资源有花岗岩、石英砂。县道经娘宫渡口和全省公路相连。牛山渔场为全省三大渔场之一。有大小码头35座,主要渔港有澳前、流水。名胜有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南垄村的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田美村的江继芸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0年,平潭县境内矿产有花岗岩、石英砂、明矾、黄铁、铜、高岭土矿等,花岗岩储量约8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6亿吨,含硅量高达96%以上。
生物资源
截至2010年,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679种,其中海洋鱼类242种,海水虾、蟹类73种,海水软体动物(贝类)有169种,漂游生物266种。
砂地资源
平潭砂地面积82.3309平方公里。由于波浪、风力的自然分选,颗粒适中,石英晶粒洁白,含硅量96%,颗粒0.1—0.8毫米,成为电子工业和建筑业的重要原料。截至2012年,平潭已探明石英砂储量约16亿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咸水砂和淡水砂。咸水砂分布于潮间带的滨海地区,面积21.1881平方公里。淡水砂按成因分为海积砂和风积砂两种,风积砂多覆盖在海积砂上部。平潭县砂矿分布较集中,主要有北部的芦洋埔、东部的流水—龙王头和南部的七里埔—洋中澳。这三大片砂矿占平潭县砂矿分布面积的93%以上。
芦洋埔砂矿区:分布于整个芦洋埔平原,东北起于长江口,西南达于海坛海峡,面积30.23平方公里,占平潭县砂矿总面积的43.6%。砂矿分布范围广、矿层深、储量大,最深达30米以上。其厚度:竹屿标准砂厂矿区在10米左右,中楼砂矿区达12米,长江澳内侧达35米。据矿产部门测算,竹屿—长江澳型砂储量29928万吨,竹屿砂区原砂储量957万吨,中楼砂区原砂储量9232万吨。
龙凤头砂矿区:分布于流水半岛至潭城镇龙凤头一带,面积22.3625平方公里,占平潭砂区总面积27.16%。矿区由于延伸范围广,下伏地形及动力环境差别较大,因此厚度与粒度等差别也较大。流水半岛北岸,位于北—北北东主风向上,动力条件强,西段山门前澳两端岬角突出,湾澳较深,有一定的砂质沉积,加上风力作用,内侧风积砂矿的厚度也较大;东段大澳,为侵蚀性红土台地岸,侵蚀明显,沉积较少,砂矿分布断续且厚度小;龙凤头地区沙滩平缓宽阔,潮间带长,砂矿粒径较小,林带前沿分布着高度1~2米左右的砂堤。
洋中澳砂矿区:位于海坛岛南部,面积10.4196平方公里,占平潭县砂矿总面积12.66%。由于潮滩沉积明显,加上朝向东南,受东南风的作用,内侧风积砂矿堆积较快,七里埔淡水砂已延伸至三十六脚湖南岸。洋中澳南段为一连岛砂坝,北段有高度2米以上的砂堤。
人口民族
2000年,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3]
口岸
设立口岸作业区4处,分别为金井、澳前、岚城和中原口岸作业区。
教育
明代,平潭办义学、私塾。清雍正年间,始设书院。民国以前,历代科举选士,有举人13名,进士6名。清末,欧美传教士在县内倡新学、办学校,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县内出现改良私塾、兴办国民学校的热潮。至民国10年,有国民小学24所。然因时局动荡,战事迭起,经济落后,教育事业举步维艰。民国38年,平潭县仅有初中1所,小学91所,教职员171名,在校学生414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乡小学迅速普及,各类扫盲班也相继兴办。1957年,县内有中学3所,小学118所,教职员410名,在校学生1458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备受摧残,不少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升学考试制度,调整学校布局,加强校园建设。1994年,平潭县有完中4所,初中16所,职业高中2所,完小139所,初小49所,教师2270人,在校学生42575人。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有小学40所,小学在校生29588人;全区共有中学24所,中学在校生20580人,其中高中9所,在校人数7173人。2018年末,全区中小学教师数3718人,分地区看,城镇2892人,农村826人。其中专任教师3251人,分地区看,城镇2633人,农村618人。2018年区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达9.58亿元。
卫生
平潭长期以来,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和血吸虫、恙虫等疫病,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命健康。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城乡环境卫生差,人民群众无法摆脱缺医少药的窘境。民国元年至37年,平潭县鼠疫患者4884人,死亡4727人,死亡率达96.78%。平潭县人均寿命35岁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开展全民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并逐步建立健平潭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网络。至60年代消灭了血吸虫、血丝虫、恙虫等地方性疾病,根除了鼠疫、天花、霍乱等瘟疫。
80年代后,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并逐步制度化与经常化。1994年,平潭县共有县级医院3个,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所1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所155个,个体诊所87个。县医院荣获国际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命名的“爱婴医院”称号。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由50年代初的25‰降至1994年的4.01‰,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3.57‰,出生率19.0‰。人均寿命近72岁。 2011年末全区医疗机构数20个,实际病床床位747张,卫生技术人员903人,医生319人。 2018年末全区医疗机构数20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5个。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1132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46人,其中执业医师362人,执业助理医师75人,注册护士640人。
交通、邮电
2018年,全区各种运输方式完成交通货运量2675.14万吨,比增49.7%,货运周转量432.29亿吨公里,比增55.9%;客运量812.09万人,下降2.1%,旅客周转量4.19亿人公里,比增4.2%。
车辆保有量方面。年末全区各种机动车保有量56819辆,其中:汽车保有量39112辆;摩托车保有量17549辆;挂车保有量30辆。按用途分:客运车保有量35948辆;货运车保有量3038辆。
对台三通往来方面。海上直航货运量469117吨,下降13.7%;集装箱运量27193标箱,比增58.7%。赴台旅游76241人次,增长31.5%(其中个人游44329人次,增长8.5%;团组游31912人次,增长86.3%),其中外省居民经平潭口岸赴台湾本岛旅游的团组64个,增长166.7%,共3595人次,增长508.3%。两岸往来包裹123701件,增长13.6%。经平潭口岸出入境台胞总数达91333人次,比增84.75%;其中出境44493人次,比增84.2%;入境46840人次,比增85.3%。
全区邮电业务总收入4.86元,比增8.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9295万元,增长34.8%;电信业务收入3.93亿元,比增4.0%。全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9.03万户,比增12.1%,其中:年末住宅电话用户6.1万户,下降7.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8万户,比增29.4%。
体育
明清时期,民间就有武术、划龙舟、游泳、放风筝、演练藤牌操等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体育项目陆续传入平潭。民国初年,篮球首先传入,随后排球、乒乓球、田径等相继传入。学校开设体育课,培养一些优秀运动员,如林仰秀等。30年代初,城乡兴建体育设施,推动近代体育发展。40年代,篮球、排球、田径等运动比较活跃,民众时常自办比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运动迅速发展。体育课也逐步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轨道。各类体育设施得以修复、兴建。同时开展国防体育教育。1956年,平潭县共建立基层体协203个,体育队伍273支。至1965年共举行5届运动会,4次综合性运动会。县运动员参加1~5届省运动会,获前6名有7人次。7名运动员选入省体工队、福州军区队。“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体育视为旧习俗被取缔。
进入80年代,基层体育更加活跃,学校体育教学走上正轨,体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体育设施也进一步改善。1994年平潭县中小学校平均达标率为95.63%。1970~1994年,平潭县有35人次参加省以上各级比赛,获国家级奖项2人次,获前6名18人次,创1项省纪录,破7项省成年、青少年最高纪录,创1项省最好成绩。平潭县共有体育场1个,运动场3个,少体校综合楼1座,其他体育活动场所20多处。
2011年,平潭首次组团参加全省农民运动会,获得4金2银3铜和2项道德风尚奖的好成绩。全民健身日活动引发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相继举办了乒乓球赛、门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户外自行车赛、区内马拉松赛等不同类型、不同项目的2000多场群体活动,从而推动了平潭全民健身活动再谱新篇。
荣获2018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最佳赛区奖、2018全国沙滩排球赛事贡献奖、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全国软式棒垒球试验基地、中国风筝冲浪基地等称号。 [2]
文化
截止2018年底,“藤牌操”列入省非遗项目;重点推进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及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以壳丘头遗址为核心,平潭石头厝特色传统建筑等为载体,成立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并召开“中国•平潭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国际学术论坛筹备会”、“2018年南方基建考古协作会议”,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商基地发展规划、探讨南岛语族学术研究课题,组织参加“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等,宣传与展示平潭文化遗产保护与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成果;厦门大学考古实习基地于4月在研究基地挂牌,并于9月开展榕山遗址挖掘工作;壳丘头文化遗址联合东花丘遗址、龟山遗址共同申报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制全区全域文物保护规划,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壳丘头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并申报第一批福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海坛海峡水下文物遗存是我国目前大陆沿海唯一的国家级水下遗址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水下遗址保护、水下遗址公园规划,并申报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节庆
拗九节:正月二十九日,是新年正月中最后一个逢九的日子,故叫“拗九节”,“后九”也叫“拗九”、“孝九”。
立夏:是小麦上场时节,群众有制作面食过节的习俗,意在庆祝丰收。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节”,又称鬼节,是祭祖的节日。
尾中元: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正逢渔区夏汛结束,旧时渔民多备香烛供品到妈祖庙、龙王庙拜谢海神。50年代后,此习渐除。
重阳节:九月初九重阳节,也叫重九节。旧时重阳登高,有避邪去祸之意。儿童多在这天竞放风筝。1988年福建省政府将此日定为“敬老日”、“老人节”。
冬至:也叫冬节。平潭民间有两项主要活动,一是祭拜祖先,一是“搓圆”(做冬节埘)。两项活动都在冬至前一天进行。
除上述节日外,民间尚有许多宗教节日,如佛教徒要过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等;基督教、天主教徒要过复活节、圣诞节等。 平潭有很多民间故事流传至今。如:哑巴皇帝、活石狮、牛山王——海盐的传说、碧湖说奇、平潭潭紫菜的传说等。
旅游景点
平潭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平潭县境内有名称的岛屿126个,岩礁702个。宽阔的海域与外海大洋相连,众多的岛礁点缀其间,使海岛自然拥有秀丽迷人的海域风光。由于地质构造和海水侵蚀的影响,发育众多奇特壮观的海蚀地貌形态,既有平坦宽阔的海滨沙滩,又有数不胜数的象形奇异岩石。湖、海、沙、石相映成趣,奇、幽、险、俏引人入胜,构成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景线,博得文人墨客的吟咏赞叹。
1984年创办龙凤头度假村,接待海内外游客。1991年提出经济建设新构想,视旅游业为与传统渔业并重的“两翼”之一,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平潭县旅游资源6大类、36种基本类型,拥有景物217个。1994年1月10日,国务院批准平潭的“半洋石帆”、君山、“东海仙境”、坛南湾、南寨石景、凤凰山黄金海岸、瑗风顶(“一片瓦”)、“海坛天神”等八大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境内还有新石器时代壳丘头遗址、1840年抗英殉国的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三十六脚湖等名胜古迹。
主要景点:龙王头海滨浴场、坛南湾、三十六脚湖、崇台观日、海蚀拱门观潮、片瓦仙踪、指动石、南寨石林、琉球国驸马墓、新石器时代遗址3处、半洋石帆、东海仙境、王爷山、君山、将军山、海坛天神、长江澳风力发电站。
特产
白沙蝴蝶干、平潭贝雕、平潭对虾、塘屿磹、紫菜等,富有名贵的黑、墨绿、芝麻等品种。另外,饮食方面的特产还有春卷、咸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