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平羅縣石嘴山市轄縣。位於寧夏平原北部,銀川灌區下游。總面積2634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2013年末)。全縣轄7個鎮、6個鄉:城關鎮、黃渠橋鎮、寶豐鎮、頭閘鎮、姚伏鎮、崇崗鎮、陶樂鎮、高莊鄉、靈沙鄉、渠口鄉、通伏鄉、高仁鄉、紅崖子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東臨黃河,西依賀蘭山。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溫帶乾旱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乾旱少雨。包蘭鐵路,109、110國道和京藏、石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景點有沙湖國家5A級旅遊區[1]、平羅玉皇閣、田州古塔、武當山壽佛寺、鐘鼓樓、慈善寺等。

目錄

歷史沿革

平羅縣始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秦及西漢初屬北地郡富平縣。漢武帝時在今縣境下廟鄉暖泉村設廉縣。東漢、兩晉時縣境為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控制。南北朝及隋時屬靈武郡。唐屬靈州都督府,朔方節度使管轄。唐先天二年(713年),在今縣境姚伏鎮置定遠城。唐景福二年(893年)升為警州。北宋、西夏時屬中興府(今銀川市)。元、明時屬寧夏府、寧夏衛轄。明嘉靖(1551年)時,設平虜守御千戶所。

清初沿襲明代衛所制,雍正二年改置平虜所為平羅縣,屬甘肅省寧夏府。平羅縣即為平虜之轉音。平羅建縣後第三年開挖興建了惠農、昌潤兩渠,招民墾種。於1727年、1729年在縣境內增設新渠(駐今姚伏鎮)、寶豐(駐今寶豐鎮)兩縣。至乾隆三年(1739年),此處大地震,新渠、寶豐二縣城震毀,兩縣隨之撤銷,併入平羅縣。嘉慶十一年(1806年),原屬阿拉善旗的磴口一帶,劃歸平羅縣。

1926年,將磴口從平羅劃出,設置為磴口縣。1933年,寧夏省調整寧夏、寧朔、平羅三縣的轄地,原屬平羅縣的常信、洪廣、丁義、李剛、清水、通義等9堡及高榮堡的西半部,劃歸寧夏縣。1941年,劃出平羅縣北部的寶豐、黃渠橋,石嘴山高莊、惠北、靈沙等8個鄉劃出建立惠農縣。1945年,平羅縣屬寧夏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兩個月後,寧夏第三專員督察區撤銷,改置為銀北專區,平羅縣歸其管轄。

縣屬五堆子一帶的狹長地帶,1784年黃河向西改道,此塊土地被甩在黃河東岸。後經陝甘總督奏准該地仍歸平羅縣,並立碑為界。1930年,當時的綏遠省在此處設置沃野設治局;寧夏為爭此地,在此設置陶樂設治局(一說,1929年,寧夏省在此設置陶樂設治局。綏遠省反對,並於此年8月在此設置沃野設治局)。後經國民政府內政部派員查勘後,於1937年裁定沃野設治局歸寧夏管轄,仍名為陶樂設治局(一說,裁定沃野設治局撤銷,此地歸寧夏省管轄)。1941年將陶樂設治局升格為陶樂縣,駐高仁鎮。1945年屬寧夏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1949年,寧夏解放,平羅縣、陶樂縣直屬寧夏省。1954年,寧夏省撤銷併入甘肅省,設置銀川專區,平羅縣、陶樂縣歸屬銀川專區管轄。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專區撤銷,平羅縣、陶樂縣直屬自治區管轄。1972年,設立銀北地區,平羅縣、陶樂縣隸屬銀北地區。1975年,銀北地區撤銷,平羅縣、陶樂縣劃歸石嘴山市。2004年撤銷陶樂縣,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其餘區域劃歸平羅縣管轄。

1949年以前為鄉、保、甲制。平羅縣共轄8個鄉、1個鎮,41保,651甲。陶樂縣轄2鄉7保:其中第一鄉南起橫城清水溝,北止甘草坑,駐高仁鎮;第二鄉南起馬太溝,北止勞石旦,駐察罕埂。1949年初,陶樂縣將2鄉7保50甲調整為4保42甲。解放後,平羅縣設8個區,不久後8個區調整為6個區。陶樂縣設置2個區4鄉13個村:其中第一區駐高仁鎮,轄高仁鎮鄉(駐高仁鎮)和六頃地鄉(駐六頃地),各轄3個村;第二區駐察罕埂,轄鐵面烏素鄉(駐鐵面烏素,轄3個村)和紅崖子鄉(駐紅崖子,轄4個村)。

1950年1月2日,平羅縣將6個區調整為5個區36個鄉,其中第一區駐縣城內,轄9個鄉;第二區駐頭閘,轄7個鄉;第三區駐五香,轄7個鄉;第四區駐姚伏,轄7個鄉;第五區駐崇崗,轄6個鄉。1950年6月,陶樂縣撤銷區級建制,全縣設5個鄉,其中第一鄉駐高仁鎮,第二鄉駐馬太溝,第三鄉駐溝灣子,第四鄉駐察罕埂,第五鄉駐白銀套海。1952年春,陶樂縣第五鄉的渡口村、石嘴山渡口東岸劃歸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管轄;10月,從第二鄉分出一鄉,定名為第三鄉,駐六頃地;原第三鄉改為第四鄉,駐地遷至鐵面烏素;原第四、五鄉分別改稱第五、六鄉。1953年初,陶樂縣駐地遷至馬太溝。1954年初,陶樂縣第三鄉的西梁村劃歸第二鄉;第四鄉的鐵面烏素劃歸第三鄉;第三鄉駐地遷至王家莊子西龍王廟附近;第四鄉駐地遷至察罕埂;第五鄉駐地遷至紅崖子。

1955年10月,平羅縣撤區並鄉,先將第一、二、三、四4個區撤銷,所轄30個鄉合併為14個鄉1鎮。1956年4月,平羅縣撤銷第五區,將其所轄6個鄉合併為3個鄉;全縣共轄合作、老戶、惠威、周城、大興墩、姚伏、五香、渠口、六羊、六中、大寨子、頭閘、外紅崗、通伏、崇崗、大武口、下廟等17鄉和城關鎮1鎮;同年夏,平羅縣將頭閘、外紅崗、渠口、六羊、五香、六中、大寨子、通伏合併為頭閘、渠口、五香、通伏等4個鄉;11月,陶樂縣組建新星鄉,駐月牙湖。1957年,陶樂縣馬太溝鄉改置為馬太溝鎮;10月,新星鄉更名為月牙湖鄉[2]

視頻

平羅縣 相關視頻

平羅縣宣傳片
平羅縣電視台新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