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年數總和法是中國的一個學術用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目錄

名詞解釋

年數總和法又稱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淨殘值後的淨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數字總和。

加速折舊法,是一種使用前期提取折舊較多,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年限內儘早得到價值補償的折舊方法。我國現行財會制度規定允許使用的加速折舊法主要有兩種:即年數總和法和雙倍餘額遞減法。

年數總和法計算公式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其折舊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 ×100%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

年折舊率

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淨殘值)× 月折舊率

使用年數總和法例題

例:丁企業在2002年3月購入一項固定資產,該資產原值為300萬元,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淨殘值為5%,要求計算出2002年和2003年對該項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額。

解題思路: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需要考慮固定資產的淨殘值,同時要注意折舊的年限一年與會計期間一年並不相同。

該固定資產在2002年3月購入,固定資產增加的當月不計提折舊,從第二個月開始計提折舊,因此2002年計提折舊的期間是4月到12月,共9個月。

2002年計提的折舊額為:300×(1-5%)×5/15×9/12=71.25(萬元)

2003年計提的折舊額中(1-3月份)屬於是折舊年限第一年的,(9-12月份)屬於是折舊年限第二年的,因此對於2003年的折舊額計算應當分段計算:

1-3月份計提折舊額:300×(1-5%)×5/15×3/12=23.75萬元。

4-12月份計提折舊額:300×(1-5%)×4/15×9/12=57萬元。

2003年計提折舊額為:23.75+57=80.75萬元。

使用年數總和法的注意事項

1.在計算時需要考慮淨殘值;

2.同時在計算時也需要注意題目是如何提問的,在會計處理中的「一年」計提的折舊是否等同於折舊期限中的「一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