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漢樂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廣東漢樂,又稱作客家音樂、客家漢樂、外江弦、儒家樂或漢調音樂等,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遷時帶來的中原古樂,在與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經歷代演變發展而成,現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是流行於客家人的一種民間器樂,主要分布於中國廣東東部客家地區,如梅州、汕頭、韶關和惠州惠陽等地,又以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此外也廣汎流行於江西、福建、廣西、海南、台灣以及東南亞的華人之間。
「中州古調」、「漢皋舊譜」就是世代相傳的舊有樂譜[1]。廣東漢樂大體包括:絲弦音樂(舊稱儒樂或清樂)、中軍班音樂、八音、民間大鑼鼓和廟堂音樂五大類,廣泛流傳於廣東梅州、深圳、韶關、惠陽和福建閩西、江西贛南、台灣等客家地區及海內外華僑的客家人中,其中又以素稱廣東漢樂之鄉的梅州市為代表。
2004年,大埔縣被廣東省文化廳正式授予「漢樂之鄉」的榮譽稱號。 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2011年廣東漢樂演奏先後亮相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讓廣大市民領略到古老的廣東漢樂的藝術風采。
2012年10月,在2012CCTV 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傳統民間器樂組合總決賽上,由廣東漢劇院9名樂手組成的廣東漢劇院樂團,以一首廣東漢樂《翠子登潭》奪得傳統民樂組合第一名,中州古樂的迷人風采瞬時在京城和全國億萬觀眾面前大放光芒[2]。
目錄
歷史
廣東漢樂被認為是客家人祖先在700年前從中原地區南遷時,將中原古漢樂與客居地的民間吹打樂和廟堂音樂等樂種融匯交流而成。因其在數百年間傳承少有變化,有「中州古樂的活化石」之稱。2006年,被中國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保護名錄,同時也是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為了正本清源,一九六二年第一屆羊城音樂會上,經眾多音樂家研討,正式定名為「廣東漢樂」。
2012年10月,梅州文藝團體廣東漢劇樂團以作品《翠子登潭》奪得央視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冠軍[3]。
特色
廣東漢樂保留了原有中原音樂的特點,並與梅州大埔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等相融合,同時又吸納了潮樂(如大鑼鼓)的元素。
廣東漢樂曲調婉轉儒雅且古樸大方,有着較為完整的體系與藝術風格。從漢樂曲牌名稱看,既有氣派高貴的《將軍令》[4]、《北進宮》、《朝天子》等,也有典雅清秀,別具儒家風範的《出水蓮》、《柳葉金》、《琵琶調》、《西廂詞》等,還有緊貼大衆生活的《迎賓客》、《百家春》、《賣雜貨》、《嫁好郎》等。《出水蓮》為廣東漢樂的代表作,故現在的影視藝術舞台上也經常可以聽到此作的表演節目。
廣東漢樂的演出形式和內容
廣東漢樂可以包括幾種演出形式:
視頻
參考文獻
- ↑ 客家人獨有的音樂——中州古調廣東漢樂,網易,2018-08-18
- ↑ 【非遺動態】周五有戲:廣東漢曲、漢樂音樂欣賞會回顧 ,搜狐,2018-07-09
- ↑ 《翠子登潭》廣東漢劇院樂團榮獲2012年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一等獎金獎錄相,騰訊視頻
- ↑ 廣東漢樂《將軍令》,優酷網
- ↑ 探訪廣東漢樂之鄉 感受民間文化藝術魅力|漢樂欣賞《嫁好郎》 ,搜狐,20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