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醫院
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研修院)始建於1933年,是我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中醫醫院之一,被譽為「南粵杏林第一家」。目前,醫院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大德路總院、二沙島醫院、芳村醫院(廣州市慈善醫院)、珠海醫院、大學城醫院、琶洲醫院(廣州和睦家醫院)六間醫院及廣州下塘、天河、石井三個門診部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研修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東分院落戶我院。醫院還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成為廣東省首批高水平醫院建設單位。
醫院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年服務患者量連續20多年位居全國中醫醫院前列。2019年醫院年門診服務患者量達到722萬人次,年收治病人15.8萬人次。醫院床位3077張,擁有超過25億元的現代化醫療設備,每天調劑處方3萬餘張,每天中藥飲片使用量超過13噸,是全國年服務患者人數最多、全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中醫醫院。
目錄
醫技設施
醫院積極探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不斷完善醫院的運行機制,使醫院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醫院建設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經驗獲肯定,被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中醫系統推廣,是國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試點醫院。醫院入選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建設項目,突出中醫特色與優勢的做法和經驗獲得全國推廣。
醫院致力於人才培養,努力把醫院建設成為中醫藥人才匯聚的窪地和名醫輩出的搖籃。醫院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的規律,實施育人工程,致力於培養名家大師,在全國率先實施「師帶徒」,首創跨地區拜師以及「脫產跟師」「集體帶集體」「一代帶二代」等師承模式,在院內成立名醫工作室、嶺南中醫流派工作室等,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梯隊。目前,共有151位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在院帶徒,其中國醫大師33人,一大批備受患者追捧及在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優秀中青年專家不斷湧現。醫院擁有國醫大師禤國維、全國名中醫劉茂才、林毅,岐黃學者陳達燦、王小雲、盧傳堅,以及37位廣東省名中醫,11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中醫。
醫院堅持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形成了「病人至上 員工為本 真誠關愛」的核心價值觀;堅持「中醫水平站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探索構建人類最完美的醫學」的發展理念。成為全國中醫系統擁有最多重點專科/學科的醫院:國家區域中醫診療中心6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臨床重點專科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0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2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49個。
醫院始終將「充分發揮中醫特色與優勢,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作為發展的主旋律。成立了名醫工作室、傳統療法中心,努力挖掘整理古文獻中的精華,努力挖掘整理全國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獨到技術,努力挖掘整理本醫院優秀中醫藥人才的經驗,努力挖掘整理具有中醫特色的治療手段,不斷挖掘整理民間安全有效的單方、驗方。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支持下,醫院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基地,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個中醫藥特色技術篩選與評價中心。醫院探索中醫藥治療急危重疑難病的療效,組建了全國首家「中醫經典病房」,成為全國首批中醫診療模式創新試點;探索中醫藥在預防保健領域的優勢,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治未病中心」「中醫慢病管理中心」,逐步形成了未病、欲病、慢病三個層次的中醫「治未病」服務體系。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基地,「嶺南傳統天灸療法」「嶺南陳氏針法」系省級非遺項目,療效肯定獲百姓點讚。
檢驗中心是全國第一批通過ISO/IEC17025校準實驗室和ISO15195參考實驗室認可的單位,是全國首家通過ISO 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的醫院檢驗科,檢驗結果得到國際互認。
醫院專科影響力輻射全省乃至省外。與190多家醫院建立協作醫院關係,輻射四川、重慶、湖南、廣西、新疆、內蒙古等17個省市。牽頭組建22個專科醫療聯盟,與廣州市4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雙向轉診」合作模式。
全國首建智慧藥房。在線預約掛號、繳費、查詢檢查結果、中藥代煎及配送,通過互聯網+,使患者就醫更加方便。
中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