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市
廣德市201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廣德縣,設立縣級廣德市,以原廣德縣的行政區域為廣德市的行政區域,廣德市人民政府駐桃州鎮愛民路99號。廣德市由安徽省直轄,宣城市代管。
廣德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總面積2165平方公里,轄6鎮3鄉3街道,34個社區、103個行政村,人口52萬。是全國文明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綠色發展百強縣、投資潛力百強縣、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科技進步先進縣、農業標準化示範縣。[1]
目錄
規劃
2019年8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廣德縣,設立縣級廣德市,以原廣德縣的行政區域為廣德市的行政區域,廣德市人民政府駐桃州鎮愛民路99號。廣德市由安徽省直轄,宣城市代管。
廣德市現狀
廣德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八縣(市)交界處,區域面積 2145 平方公里,轄6鎮3鄉,136個行政村(社區),人口51.5萬。
東臨杭嘉湖,北倚蘇錫常,周邊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 4 個省會城市和 16 個大中發達城市,是安徽省唯一與蘇浙兩個發達省份毗鄰接壤的縣份,是東進西出的橋頭堡、南北經濟的結合點,是華東沿海經濟挺進安徽等中西部地區的第一站,交通便捷,運輸發達,G50滬渝高速、宣杭鐵路複線,S215、S230兩條省道及建設中的商杭高鐵穿境而過,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譽。周邊有上海虹橋、浦東,杭州蕭山,南京祿口,合肥新橋等機場和上海、蕪湖、南京、寧波等港口,物流暢通,經濟發展條件優越,廣德已成為長三角經濟向內地輻射的物流副中心。[2]
歷史沿革
廣德市建縣已有1800年的歷史。
廣德古稱桐汭。
春秋戰國時,先後屬吳國、越國、楚國。
秦屬鄣郡。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遷郡治至宛陵(今宣州市)。原郡治周圍地區設故鄣縣,隸揚州丹陽郡。廣德地屬故鄣縣。
東漢建安初,"策已平定宣城以東"地區,孫吳拆故鄣置廣德縣。縣名是取美名,意在標榜"皇恩浩蕩,帝德廣大"。建安五年(200年)"徐琨以督軍中郎將從破廬江太守李術封廣德侯"。建安八年(203年),呂蒙因從孫權討伐丹陽有功,"拜平北都尉,領廣德長"。縣治在今縣城西南境內,仍屬揚州丹陽郡。
西晉太康二年(281年),改屬揚州宣城郡。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並廣德、故鄣、長城、陽羨、義鄉五縣地立綏安縣,屬宣城郡。
泰始四年(468年)改屬南徐州義興郡,不久廢。復置廣德縣,仍屬宣城郡。
齊廣德縣屬南豫州宣城郡。
梁紹泰元年(555年)於廣德增置廣梁郡(《隋書地理志》避煬帝諱,寫成'大梁郡')及石封縣,郡、縣治均在今廣德桃州鎮。侯景亂後還封徐度為廣德侯,廣德縣為其侯國封地。陳永定二年(558年)改郡名為陳留郡,改廣德侯國為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並廣德(《隋書·地理志》諱作'大德')、安吉、原鄉、故鄣四縣入石封,改石封為綏安縣,屬宣州。仁壽三年(603年)屬湖州。大業二年(606年),復屬宣州。翌年,宣州改稱宣城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以綏安縣置桃州,原綏安縣地分置綏安、桐陳、懷德三縣,桃州領之。七年廢桃州,並桐陳、懷德入綏安,屬宣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屬宣城郡。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因肅宗諱恨安祿山,改綏安縣為廣德縣,屬宣州。
五代十國吳廣德縣屬寧國軍宣州。五代南唐初廣德縣屬西都江寧府,保大八年(950年)在縣設廣德制置司仍屬江寧府。
北宋廢制置司,廣德縣如故。宋開寶八年(975年)廣德縣屬宣州。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置廣德軍,治廣德縣。端拱元年(988年)析廣德西北桐鄉、昭德、臨湖、原通、妙泉五鄉置建平縣,隸廣德軍。至道三年(997年)屬江南路,天禧二年(1018年)屬江南東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廣德軍為廣德路,路設總管府領廣德、建平兩縣,屬江浙行中書省。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占領該地即改廣德路為廣興府,改廣德縣為廣陽縣,廣興府轄廣陽、建平兩縣,屬江南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廣興府屬京師直隸,不久改稱廣德府。四年九月改府為州。十三年四月省廣陽縣入州,領建平縣。永樂元年(1403年)直隸南京。
清順治廣德州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屬安徽布政使司,咸豐四年(1854年)暫歸浙江巡撫代管,同治三年(1864年)復屬安徽省,隸徽寧池太廣道及皖南道。
民國元年(1912年)4月改州為縣,不領建平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至1918年屬安徽省蕪湖道。1918年蕪湖道撤,直屬安徽省。1922年春至10月屬宣城首席縣長。1922年10月後至1930年8月屬安徽省第九行政區。1930年8月以後屬安徽省第六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德縣初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專區。
1952年屬安徽省蕪湖專區。
1971年3月屬安徽省蕪湖地區。
1980年2月屬安徽省宣城地區。
2000年屬宣城市。
2011年被批准為安徽省直管縣,具備省轄地級市的所有職能。[3]
區劃歷史
據明嘉靖十五年(1563)《廣德州志》記載:州治(今桃州鎮)共劃14坊:州署東為松關、寶華、朝岳、興仁、仁德5坊,州署南為文明、狀元2坊,州署西為忠節、昇平、玉溪、秀遠、廟前、朝斗6坊,州署北為興福坊。全州下設9個鄉,68個都,240個裡。清代,鄉、都、里仍沿明制。清初,都下設保,與里並行。里的作用重在征賦,保的作用則重在維持治安。康熙三十七年(1698)州守李國相在《重修福星橋記》中稱:闔州設399保。
民國元年(1912)廢州為縣,廣德縣設9區:城一區、東二區、東三區、南四區、南五區、西六區、西七區、北八區、北九區、區下設保或坊,保、坊下有甲。全縣共有200餘保,余皆不詳。
民國22年10月,廣德縣保甲編組告竣,次年元月經覆查核准:全縣共設9個區,35個聯保,294個保,3203個甲。24年底,全縣改設5個區,35個聯保,290個保,3180個甲。26年4月,全縣設5區,38聯保,288保。28年8月,又調整為5區,16鄉1鎮,181保,1961甲。同年11月,又增設景賢鎮。29年1月裁撤第一區署,所轄鄉鎮改為直屬縣政府,同時將二、三、四、五區名稱冠以地名。
1949年5月縣人民政府成立後,隨即在全縣設立6個區,下轄18個鄉鎮。即:城廂區轄景賢鎮、鳳井鄉、高湖鄉;盧村區轄盧村、笄山、東亭3個鄉;柏墊區轄柏墊、桐氵內、獨樹3個鄉;誓節區轄誓節、蘇村、花鼓3個鄉;邱村區轄門口塘、西湖、山北3個鄉;流洞區轄流洞、開化、杭村3個鄉。7月,廢除保甲制度,在全縣基層建立182個行政村(含城廂4關7街)。同時撤銷城廂區並將其餘5個區改為笄山、蘇村、邱村、流洞4個區,原鄉級景賢鎮升格並易名為城廂鎮。4個區下轄17個鄉。
1950年3月撤銷17個鄉的建制,將原來的4個區和城廂鎮改為城廂、東亭、盧村、柏墊、獨樹、誓節、邱村、山北、流洞9個區,由區直接領導行政村。行政村和關、街依舊。
1952年7月將農村171行政村改為105個鄉。翌年12月又將城廂區4關、7街調整為迎春、景春2個鎮。至此,9個區下轄107個鄉(鎮)。
1955年12月將原9個區調整為盧村、柏墊、誓節、邱村、流洞5個區和1個區級城關鎮(由迎春、景賢兩鎮合併而成),同時將原105個鄉調整為85個鄉。1956年10月撤銷5個區公所、城關鎮仍為縣直屬鎮,將85個鄉合併為33個鄉。
1958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將全縣33個鄉、1個城關鎮組成衛星、前進、先鋒、火箭、躍進、紅旗6個人民公社。1959年2月根據省人委關於人民公社改用地名稱謂的規定,6個人民公社均以所在地名更名為城關、盧村、柏墊、誓節、邱村、流洞人民公社。
1959年10月邱村人民公社劃為邱村、下寺2個人民公社。
1960年7月在獨山礦區建立礦區人民公社。同年10月更名為獨山人民公社。
1961年9月全縣8個人民公社調整為29個人民公社,下轄282個生產大隊(含4個居民委員)。
1998年末,廣德縣轄7個鎮,22個鄉,280個行政村,13個居民委員會,4214個村民小組,117個居民小組。1998年末人口50.56萬人,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0.02%。
2000年,廣德縣轄7個鎮、22個鄉。
2001年,廣德縣行政區劃調整為16個鄉鎮。即:桃州鎮、新杭鎮、流洞鎮、邱村鎮、柏墊鎮、誓節鎮;山北鄉、祠山崗鄉、東亭鄉、盧村鄉、四合鄉、鳳橋鄉、月灣鄉、楊灘鄉、下寺鄉、趙村鄉、花鼓鄉。
2004年底,廣德縣轄6個鎮、10個鄉。
截至2005年12月12日,廣德縣新組建的各鄉鎮順利召開全體幹部大會,以此為標誌,該縣新一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圓滿完成。具體調整情況待補充。大致情況是:祠山崗鄉併入桃州鎮;鳳橋鄉併入柏墊鎮;月灣鄉併入楊灘鄉;花鼓鄉併入誓節鎮;山北鄉、趙村鄉和下寺鄉併入邱村鎮;流洞鎮併入新杭鎮。[4]
地理氣候
位置
廣德市位於安徽省東南端,皖、蘇、浙三省結合部。東和東南連浙江省長興縣、安吉縣,南鄰寧國市,西接宣州區、郎溪縣,北界江蘇省溧陽市、宜興市。地理坐標:北緯30°37′至31°12′,東經119°02′至119°40′。市人民政府駐桃州鎮,西距宣城地區行政公署駐地宣州區71公里,西北經蕪湖至省會合肥市273公里,東經浙江湖州至上海市244公里。
氣候
廣德市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季。
據1959~1985年氣象資料統計,廣德市累年年平均氣溫15.4℃,氣溫年際變化穩定。南部和北部山區年均氣溫低於15℃。累年各月平均氣溫最高為7月,月平均氣溫28.5℃;最低為1月,月平均氣溫2.4℃。月平均最高氣溫值36.5℃,月平均最低氣溫值零下4.3℃。5至10月月平均氣溫均高於年平均氣溫。極端最高氣溫40.4℃(1978年7月6日),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4.6℃(1969年2月6日)。歷年(1959~1985年)極端最高氣溫均在35℃以上至38℃左右;極端最低氣溫,有7年是零下10至13℃,一般年份在零下9℃左右。[5]
資源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2165平方公里,折合324.75萬畝。按地貌劃分,南部以山地為主,丘陵次之;北部以丘陵為主,低山次之;中部是丘崗、河谷、平原占主導地位。全市山地面積165萬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0.81%;丘陵95.51萬畝,占29.41%,平原64.25萬畝,占19.78%。按利用現狀分,耕地45.18萬畝(水田41.35萬畝,旱地3.83萬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3.9%;林地186.95萬畝,占57.5%;園地9.42萬畝,占2.9%;草坡草場19.8萬畝,占6.1%;水域31.5萬畝,占9.7%;交通用地10.06萬畝,占3.1%;城鄉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1.72萬畝,占3.7%;其它用地和未利用土地10.12萬畝,占3.1%。
水資源
地表水:全市多年平均徑流深680~840毫米,地表水徑流總量約為11.61億立方米,每畝耕地占有年徑流3360立方米。年際分布很不均勻,徑流年際變率最大值為最小值的4.4倍。同期月降雨量的變率最大值(1984年6月)與最小值(1978年6月)比較,相差8.9倍。地區分布亦呈差異,多年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量南部山區為84.2萬立方米/平方公里,中部丘畈區為75.8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北部丘陵區為67.4萬立方米/平方公里。據統計全縣現有各種蓄水工程總蓄水量僅1.9億立方米,只占水資源總徑流量的11.4%。按灌溉保證率90%計算,全市尚缺水1.39億立方米。
地下水:廣德市降水較為充沛,地質部門沒有進行過地下水資源的全面查勘,無完整資料可循。1978年特大幹旱時,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大隊曾在廣德市局部地區作了水文地質調查。其資料表明,境內無量溪、桐氵內河兩岸及丘陵地區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且埋藏深度一般為1.0~2.5米。1978年大旱時,楊灘鎮琳塘村在桐氵內河沿岸打土井51口,直徑3~4米,深度3~5米,水量保證周圍農田灌溉有餘。南部和北部山區地下水處於深層,淺層儲量少。位於新杭鎮的太極洞內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潺潺流水,常年不斷。下寺村、趙村村相連的仙姑殿地區,山中常年有水外流。
礦產資源
大理石總儲量約8500萬立方米。其中地處新杭、流洞兩鄉鎮的牛頭山山脈,大理石地質儲量約7000萬立方米;獨山鎮麻山大理石儲量為800多萬立方米。
另外,趙村、下寺、四合等鄉均有大理石礦源。趙村鄉凌岩村亭子山有黑色底襯白花大理石,初步探明儲量為500萬立方米以上。
其它礦產廣德市黃砂資源豐富,總儲量約4000萬噸。分布在緊靠桐氵內、無量溪兩河的四合、柏墊、鳳橋、花鼓、誓節、楊杆、盧村、同溪、雙河、清溪、高湖、趙村等12個鄉鎮。山北、磚橋等鄉也有較豐富的黃砂資源。
全市瓷土儲量131萬噸。硅灰石儲量46.87萬噸。石灰石、花崗岩儲量豐富,經濟價值較高。
少數民族人口情況
隨着市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婚進以及前來務工經商的西部少數民族同胞日益增多。到2010年,全縣少數民族成分已達31個、3527人,占總人口的7.24‰,在宣城七個縣市區中少數民族人口最多、比例最高。這些少數民族分散居住於全市9個鄉鎮。
教育
截止2014年10月我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57所。其中,公辦園2所,民辦園96所;中心小學18所,民辦小學4所,村完小9所,教學點1所;公辦初中13所,民辦初中3所;特教學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民辦1所);普高3所(民辦1所);中職2所(民辦1所)。
全市在校生總數68942人。其中,在園幼兒12689人,小學在校生27939人,初中13900人,特教61人,普高7551人,中職6802人。全市教職工總數5060人。其中,幼兒園教職工1365人,小學1685人,初中1177人,特教12人,普高548人,中職273人。[6]
經濟
農業
糧食作物生產歷來是市內農業生產的主體。糧食又以稻穀為大宗,占糧食總產量的90%以上。其次為小麥、山芋、黃豆、大麥、雜豆等。
廣德市以盛產稻穀名著皖南,正常年景,糧食自給有餘。但在建國前,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加上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糧食生產一直上不去。據資料統計。民國22年(1933)全縣糧食產量4153.1萬公斤。次年,發生大旱,糧食產量劇降,只有上年的26.7%。建國前幾年,糧食產量也只在5000萬公斤上下,到1949年,全縣耕地為460168畝,農業人口為203442人,糧食產量不足5000萬公斤,平均每個農業人口占有糧食234公斤。
建國以後,糧食生產有了發展。1950年至1953年的四年為糧食生產恢復時期,產量年平均遞增4.9%。
1952年,由於重視興修水利,春播水稻51萬畝,提出"不留一畝白水田"的口號,廣施肥料,第一次提出防治蟲害,建立及時逐級報告制度,全年糧食產量7.75萬噸,比1949年增加了55%,人均占有糧食350公斤,是建國後第一個豐收年。
50年代中期,是市內第一個經濟建設高潮時期,農業生產發展迅速。
1954年,全市掀起開荒搶種高潮,到9月下旬,共開荒136950畝,搶種各種晚秋作物152740畝,加上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0.59萬噸。1955年開始試種雙季稻。首先選擇光、熱、水、氣條件好的高湖鄉和平社、東山鄉東升社、雙柏鄉勞動社改種雙季稻,都獲得大面積豐收,早稻全年平均單產138.5公斤,高的達300餘公斤,連作晚稻畝產達200餘公斤。這年7月中旬乾旱,雙季早稻解決了渡荒的糧食,社員稱雙季稻為"救命稻"。
1956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1.1萬噸,比上年增加4.8%,是1949年的2倍多。
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隨之而來的"共產風"、"浮誇風",使糧食總產量急劇下降。1958年減少耕地6338畝。1960年,農田拋荒面積達94966畝,占水田21.5%,當年糧食播種面積763045畝,總產5.08萬噸,單產僅66.5公斤,略高於1949年的生產水平。
到1962年的5年中,每年糧食產量徘徊在5萬噸左右,比50年代中期大幅度下降。以後,隨着農業經濟調整,加上大力推廣以農墾58為主的水稻良種,糧食生產又呈現發展趨勢。1965年、1966年產量均接近10萬噸。
"文化大革命"初期,農業生產發展緩慢。70年代雙季稻種植面積擴大,1971年雙季稻突破20萬畝。1974年達到288240畝,為栽種雙季稻最多的一年,平均畝產246.5公斤,全年全縣糧食總產達15.7萬噸,第一次突破了15萬噸大關。1978年,全縣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仍取得了產量8.82萬噸的收成。
進入80年代,農業生產發展加快,推行以"大包干"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全縣出現了不少糧食生產專業戶,每戶年產糧高達2~2.5萬公斤。
1982年,從午糧到"四稻",季季增產,全年糧食總產達17.71萬噸,農業人口人均占有糧食476公斤,創造了歷史最高記錄。1983年、1984年縣內雖然連續兩次發生特大洪澇災害,但糧食產量仍然達到常年水平,分別為13.42萬噸和15.41萬噸。1987年糧食總產17.38萬噸,農業人口人均占有糧食413公斤,比1949年分別增長365.8%和176.5%。
2012年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85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3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3家。新增農業"三品"認證5個。東亭高峰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現代農業示範園、林下經濟種植面積分別發展到4.5萬畝、17萬畝。被授予"全國產糧大縣"、"全國生豬標準化示範縣"、"全省林業產業發展十強縣"。被列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縣"。
工業
廣德市手工業生產歷史悠久。據史志記載,唐代即有造紙(土紙)、繅絲、竹木器加工等業。
明萬曆年間,鄉人已陸續開採煤炭。清康熙年間,曾"聚眾數萬",入山挖煤。因朝野圍繞采與禁紛爭不已,採煤時斷時續。明清時期,造紙、繅絲等業都曾興盛一時。後俱毀於清咸豐、同治年間的兵燹、疫癘。清末,隨着移民大量入境,手工業生產緩慢復甦。同治末,商人吳國基在州城創辦織布機坊,有木機120台。
光緒三年(1877)裼泰源紙坊在南鄉山區開辦。年產表芯紙330擔。光緒三十三年(1907)官督商辦廣益煤礦公司在獨山豬翎洞、梁家山建窯採煤。
民國12年(1923)富商趙少丞發起創辦廣明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購進國外生產的柴油機和直流發電機發電。
至民國25年(1936)全縣有陸續興辦的採煤、紡織、電力等10餘家廠礦以及食品、釀造、造紙、糧油加工、印刷、建材、制陶、竹木鐵製具等約800餘家手工作坊。是年,全縣僅造紙作坊就擁有紙槽1100餘架,工人3000餘名,年產土紙20萬擔。翌年,抗戰伊始全縣大、小工廠、作坊又為日軍侵略戰火摧毀殆盡。此後,恢復艱難。
1949年4月廣德解放時,全縣僅有各類手工作坊104家,且多為食品、釀造、縫紉、糧油加工、造紙、竹木鐵製具等家庭作坊,設備極其簡陋。是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378.8萬元(1980年不變價,下同)。
1950年,縣人民政府在縣城辦起了第一家國營工廠--廣德縣城關米廠。
1952,縣城黃宗良、徐德芳等手工業主,率先組成了2個鐵業生產合作社,年底又合併成立黎明鐵業生產合作社。
1953年,董信泰、和豐兩家槽坊改造為公私合營廣豐第一酒廠、廣豐第二酒廠。是年全縣124個工業企業中,現代工業2家、手工業工坊122家;國營1家、公私合營2家、合作社營13家,余均為私營。
1956年底,對全縣私營工業、個體手工業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時,全縣48個工業企業中,國營3個、合作社營41個、公私合營4個。是年,全縣工業總產值706.29萬元。
1958年,全縣掀起大辦工業的熱潮。為完成年產4.6萬噸生鐵的任務,成立縣冶金工業指揮部,開始"全民大辦鋼鐵",全縣建"小高爐"300餘座。同時,開辦獨山等7個煤礦,從縣內及外地調集2萬餘人開展奪煤大會戰。是年,全縣工業企業驟增至607個、職工33886人。由於"左"的思想指導,違反客觀規律,終至得不償失。
1961年,在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時,對全縣工業企業進行調整壓縮、精減下放職工充實農業生產第一線,至年底全縣工業企業減為55家、職工8136人。
"文化大革命"時期,雖然興辦了化肥、採礦、建材等工業企業,但生產發展緩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業生產有了新的發展,尤其是鄉鎮、村辦、聯戶、個體工業發展較快。
1987年末,全縣共有工業企業5507家,其中全民企業27家,縣屬集體企業26家,鄉(鎮)、村辦企業545家,聯戶、個體辦企業4909家。從事工業生產的有4.56萬人,已擁有煤炭、造紙、建材、機械、紡織、食品、化工、醫藥、電子等10餘個工業門類。工業總產值15112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51%,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
2012年共為207家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貸款20.2億元。開通全省首家縣級用工電視頻道,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全年共為企業輸送用工1.03萬人次。經濟總量不斷擴張。完成工業投入70.5億元,增長15.7%;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1家,發展到184家;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4.2億元,增長18.8%。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機械製造、信息電子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完成產值30.2億元,增長53.3%。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家、產品25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6家,省級名牌產品5個,專利授權821件。大力推進節能減排,關停並轉煤礦、非煤礦山、小化工等企業78家,實現煤礦、粘土磚企業全面退出。[7]
交通
基本狀況
廣德市距上海200公里、杭州130公里,距南京、蘇州、張家港百餘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50公里,距杭州蕭山機場130多公里。宣杭鐵路、商杭客運專線(在建)、318國道穿境而過。
廣德市努力改善投資發展環境,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宣廣高速、廣宜、廣祠等一二級公路先後竣工使用,"三縱兩橫"的公路網絡功能初步顯現,廣德市已通車1250公里公路和68公里鐵路線。
高鐵
2015年年底動工的商合杭高鐵線路起於河南省商丘市,向南途徑我省亳州、阜陽、淮南、六安(壽縣)、合肥、馬鞍山(含山縣)、蕪湖、宣城,在我市設廣德南站,而後經湖州(安吉)至浙江省會杭州,全長793.5KM,新建線路長度608KM,為雙向客運專線,設計目標時速350KM/小時。
旅遊
盧湖風景區
盧湖風景區度假區位於廣德市城南郊,皖浙蘇三省交匯處。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景觀有盧湖、甘溪溝和笄山竹海等,盧湖中群山環峙,煙波浩淼,有大小島嶼18座,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秀麗,宛若天然圖畫;甘溪溝以山澗為特色,自上而下,溪水清澈甘甜,兩邊青山翠竹,環境優美,風土人情濃厚,稱"甘溪竹海";萬頃竹海,遠峰近嶺綿延數十公里,山風吹拂,綠海竹濤輝映,神韻天成。地處縣城南郊,融合觀光境區、度假園區和生態社區三位一體宜游、宜業、宜居的旅遊特區,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重點項目有盧湖極晝世界、笄山竹海風景區、甘溪溝景區、祠山大帝行宮、竹海汽車營地、靈山寺景區、竹海康體養生度假村、盧湖竹海國際度假山莊、山地體育公園、竹海溫泉度假區等。
廣德市盧湖
盧湖風景區計劃投資64.7億元,其中旅遊項目建設與房地產項目及城市建設投資58.1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8億元,旅遊運營管理0.5億元,流動資金0.3億元。開發經營模式採取政府+投資商或項目打包招商。
天下第一衝
"天下第一衝"是安徽省廣德市盧湖風景區泥橋頭的境內十里長沖的美譽,"十里長沖"當地人指在十餘里長的大山溝里有十個塢。
"天下第一衝"內有毛竹1088畝、杉樹林269畝、其他林988畝。風景區內無一戶居民,無任何污染。"十里長沖萬卷詩,不盡風光我書遲。滿腹詩情待明日,來聽清風雲上題。"這是清代詩人宋景倫筆下泥橋頭十里長沖即天下第一衝的美景,而今依然存在。
天壽寺塔
天壽寺大聖塔院位於廣德市城迎春街北側。1956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壽寺大聖塔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天壽寺創建於唐代天佑年間(905年左右),塔隨寺名,故稱天壽寺大聖寶塔。
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寧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級浮屠,體形高大,屬江南樓閣式建築,磚木結構,挑檐竄角,角懸風鈴,高31.34米。明萬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兩次修葺。光緒26年(1900年)毀於火,僅存磚砌塔體。
1983年10月,發現一"地宮"。"地宮"為磚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邊長32厘米。宮內有石碑一塊,刻記塔之淵源。
1986年重修。復修後的大聖寶塔基本保持了原來特點,七級六面,六角飛檐,鐵鏈式塔頂,總計高42.8米,塔基面積46平方米,青磚鋪地,各層檐角懸掛風鈴,風拂鈴搖聲聲悅耳,七級浮屠再現風光。塔內有轉梯可登頂層,鳥瞰山城風光。與此同時還修建了塔院,植有奇花異草,盆景山石,陳列室展出歷朝的文物古蹟。供遊人參觀。
太極洞景區
太極洞,古稱"長樂洞"、"廣德埋藏",全長5400餘米,屬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之一,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的安徽省廣德市石龍山內,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景區總面積22平方公里,中心面積2.2平方公里,分旱洞、水洞兩部分,其中溶洞開發面積14.1萬平方米,洞內擁有大小景點500餘處,景色奇妙、瑰麗,具有險峻、壯觀、絢麗、神奇的景觀特色,集全國溶洞之精華,早在二千多年前即被稱為天下一絕,《中國石林》稱道"桂林山水,廣德石洞",民間有"黃山歸來不看山,太極游完不看洞"之說。
百楊生態園
廣德百楊生態園位於皖、蘇、浙三省八縣市結合部的廣德市北部,東臨杭嘉湖,北倚蘇錫常,距上海、杭州、南京等十六個大中城市車程均在兩小時以內,交通便利。整個園區占地近3000畝,是具有國家3A級風景區標準的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計劃投資2.2億元人民幣。百楊人秉承"公園框架設計,園林苗木起步,生態環境建設和休閒設施配套同步實施"的思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致力於將百楊生態園建設成為面向廣德,輻射蘇、浙、滬的生態旅遊休閒勝地,建設成為廣德市的名片。
廣德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2015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建立廣德市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這是廣德市境內唯一一個獲批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廣德泰山自然保護區北起四合鄉泰山,南迄寧國市和安吉縣界,東至四合鄉接龍橋水庫,西至楊灘鄉桐水,保護對象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珍稀動植物。保護區總面積3762公頃,其中核心區903公頃、緩衝區1025公頃,實驗區1834公頃。
歷史文化
祠山文化
祠山文化,是指西漢末年起,以安徽省廣德市橫山為中心,遍及江淮和東南沿海廣大地區,由緬懷治水英雄張渤關愛民眾、彌災捍患、勇於獻身的精神而形成的官民共禱的祭祀文化,因唐玄宗赦封橫山為祠山得名。"張渤治水的傳說",被列入廣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吳文化
廣德市早期是一個傳統的吳文化地區。據縣誌記載:建安初,孫策平定宣城以東地區,孫吳分故鄣縣地始置廣德縣。廣德雖然地處吳頭楚尾,但區治上多隸屬江浙。從唐末至宋以來,雖然戰亂不斷,廣德基本上是受以揚州(今江蘇揚州)、建康(今江蘇南京)為中心的地方勢力控制。吳、南唐政權多次曾派使前往廣德祠山祖殿祭祀祈禱。
元至正十四年,改廣德軍為廣德路,屬江浙行中書省。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改廣德路為廣興府(不久改稱廣德府),屬江南行中書省。明初,改廣興府為廣德直隸州。因此,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考量,早期的廣德應是吳文化占主導地位的地區。從廣德甘溪溝土著人吳儂軟語的方言中,也可以窺見廣德地區早期吳文化的淵源。另外的因素就是就是祠山文化的興起與傳播。
明朝徐應秋《玉芝堂談薈》稱"雷之布鼓,登之鬼市,河源地丘之神債,廣德祠山之埋藏,是謂天下四異,非妄傳也。"可見,祠山文化來源於吳越,勃發於廣德,又張揚於吳越大地。祠山文化,既具有吳文化的典型特徵,又是吳文化發展的一個極至。
徽文化
明清時期,徽文化逐漸成為廣德的主流文化:
祠堂,起始於徽州,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是封建宗法制度的載體,是族權自治的象徵,也是徽州人最基本的人居環境。徽州的祠堂文化和牌坊文化、譜牒文化一起,組成了支撐封建宗法自治制度的三根支柱。自宋朝始,徽文化被徽商帶進廣德。隨着徽商在廣德的發展,宗法自治制度也帶到廣德,通過幾十代人幾百年的努力,徽文化以潛移默化的形式,經過同廣德的本土文化的不斷撞擊、融合,從最初的互相排斥到後來的相互包容。發展到明代後,徽文化在廣德地區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從倖存的鳳橋大范村的范氏宗祠、誓節蘆塘陳氏宗祠中,不僅能窺見徽派建築藝術的精髓,更能洞見宗法自治的物化形式--祠堂管理模式。
牌坊作為徽派建築藝術的代表,在廣德的留存,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代廣德人對徽文化的接納和歸屬。
譜牒文化與牌坊相似,廣德保留下來的諸多宗姓的族譜,也反映了徽文化的影響作用。
移民文化
現代廣德市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多元的移民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點。在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的半個多世紀中,廣德逐步形成了以河南移民帶來的中原文化和湖北移民帶來的西楚文化為主的多元文化結構,其中尤以河南省光山縣移民為眾。
起初,這種移民文化是以較為封閉的形式存在,形成以村、鎮為單位的文化割居現象。但是,經過半個世紀的兩代人努力,廣德的本地人和各地移民通過聯姻、商貿、生產和社區活動等形式,加強了不同宗教、習俗、教育、倫理道德之間的各種文化交流。通過交流,各種文化揚長避短,取捨有度,從而形成了相互包容的地區特色移民文化。
民間藝術
四合地蹬子戲,四合地蹬子戲又名"地花鼓戲",地攤子戲,是盛行在四合鄉耿村、焦村、宏霞村的遐嵩片以及梨山一帶的一種民間戲曲,是不需舞台的廣場表演形式。因具有不受場地、時間限制等優點,所以受到廣大老百姓的喜愛。2010年4月,四合地花鼓戲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宣城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授予"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桐夭村的旱船,旱船也稱龍船、彩船。它是我國民間的一種遊藝。廣德縣最有名氣的旱船當數桃州鎮白橋村(原屬高湖鄉)桐夭村的旱船。該地旱船起源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九十餘年歷史了。
飲食文化
廣德四絕,就是在安徽廣德市境內的四道特色菜,它們分別是:楊灘鎮境內"御桌珍饈桐花魚",橫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珍禽美味橫山雉",盧村鄉的"山珍之珍笄山筍",誓節鎮的"珍稀沙河鱉"。
廣德天下第一鮮,廣德第一鮮是只需要聞到它的香味就能讓人垂涎欲滴。而天下第一鮮卻是無意中得來的美食。是靠嗅覺就能判斷是否地道的一道湯菜。是專屬於廣德市的味道。
文化場所
民眾教育館
廣德市民眾教育館始建於民國13年(1924),館址在文廟西側(現人民廣場西)。25年遷至西大街真武廟(現增谷路北端)。次年,抗日戰爭爆發,改稱流動施教團。32年,復稱民眾教育館,館址在西南鄉崇法寺。其主要活動為開展平民教育,設有問字處,閱報處、圖書室等。抗戰前後,曾組織過球類、棋類、歌詠、嬰兒健康、自由車(自行車)比賽和小型業餘演出,並舉辦"抗日建國圖畫展覽"、"國貨與敵貨展覽"等。34年底,民眾教育館停辦。
文化館
市文化館建於1950年2月,館址設在北大街。初稱為廣德縣人民教育館,次年改稱縣文化館。1957年遷入南二街(今桃州路)新址。1969年1月,縣文化科、文化館、新華書店等單位合併成立"毛澤東思想宣傳社"。一度文化館又與桃州戲院合併。1978年恢復原建制後幹部、職工逐年增多。1987年底,有幹部、職工20餘人,設行政、宣傳、文藝3個組。區、鄉(鎮)文化站1953年全縣9個區各設有1個文化站。此後,隨着行政區劃的調整變更,1956年只設誓節、柏墊、邱村3個文化館。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除城關外,又改設五個公社文化站,1962年,原公社文化站升格為區級站,改稱為中心文化站。1975年,各站都新建了辦公用房,增加了人員、設備。1976年5月,開始試辦社辦公助文化站。1986年全縣有鄉辦公助文化站23個,其中磚橋文化站建有兩層樓房1座,設圖書、遊藝、錄像放映等室。1987年底,全縣共有鄉(鎮)文化站28個,人員36人。
圖書館
廣德市圖書館的前身是縣文化館圖書閱覽室,原藏書4500冊。1981年與文化館分開,單獨建館,有館舍150平方米,管理人員4人。以後,人員、藏書、設備逐年增多。1987年底,有工作人員12人,藏書45300餘冊,其中善本古籍1852冊,期刊報紙330餘種。讀者人數已由建館初期的每月幾百人次增至2000餘人次。
檔案館
1958年11月,中共廣德市委和市人民委員會檔案室合併成立廣德縣檔案館,有專職幹部2人。1963年11月,廣德縣檔案管理科成立,與縣檔案館合署內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機構裁撤,人員下放。1973年7月恢復縣檔案館。1980年11月成立廣德縣檔案局,仍與縣檔案館合署辦公。1987年底,有庫房296.5平方米,人員8名,收藏檔案全宗85個,各類檔案、資料計27121卷(冊)。其中文書檔案12925卷,科技檔案135卷,專門檔案2676卷,資料11385卷。長期以來,檔案只供內部使用。後經全面整理,部份向社會開放。1980~1987年為各界人士提供憑證和數據資料1.7萬餘卷次。1987年縣檔案館被評為全省檔案工作先進單位。
文化遺址
大聖寶塔
位於桃州鎮迎春街北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始建。初為五層六門磚塔。宋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二十七日夜"為火焚"。元符三年(1100)至崇寧四年(1105)六月,由宋榮、宋宗弟兄領頭重修為七級浮屠。後幾經修葺,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遭火災,飛檐、樓板、塔頂化為灰燼,僅存磚制塔體。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7月,由國家文物局撥款重修,1986年4月全面修復。現塔高42米,底座周長26.4米,七級六門,六角飛檐。覆鐵鍋式塔頂,飛檐均鋪青灰色簡瓦,造型瑰偉。塔側尚存唐代古井一口和明代植銀杏樹一株。
崇法寺
位於四合鄉洪沖村耿村河北岸。據史志載:該寺始建一說在唐貞觀間(627~649),一說在唐天衤右中(904~907),後歷代多次修繕。原寺院有三座殿宇,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一進西側有戲樓,後殿已毀,現存中進大佛殿和前進天王殿,現存建築經國家文物局和南京工學院專家鑑定,其主體為明代結構。1983年6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安寺
又名崇福寺,位於磚橋鄉陳家邊保安山。唐天寶七年(748)建,後圮,明代重修。清康熙六十年(1721)、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咸豐十年(1860)戰亂又毀。同治間(1862~1874)重修大殿,光緒十八年(1892)再修。該寺原為三進兩院,中進與後進1968年拆毀。僅存前殿,為典型的清代建築,現作民居。
橋頭村戲樓
位於盧村甘溪橋頭村,始建年代不詳。太平天國革命前尚有祠山廟宇及看樓,與戲台組合成群。現存建築面積86.4平方米,舞台用木板鋪成,台面高出地面2.2米,台口寬2.74米,進深3.43米,面積約20平方米,總體結構為明架抬梁,山牆架穿斗式,現樓面及部分梁架已朽,總體面目猶存。
陳氏宗祠
位於誓節鎮蘆塘村左,祠內碑文記載系明萬曆十八年(1590)重修,磚木結構,三進兩院,總面積668.5平方米。未曾大修,仍基本完好。范氏宗祠原稱范公祠,亦名文正堂,為祀宋名臣范文正公仲淹的祠廟。位於鳳橋鄉范村村中,磚木結構。原為二進一院,占地512平方米。門外石獅一對。現存後進5間,面積123平方米,基本完好。該祠宋紹興九年(1139)初建,明景泰三年(1452)重修,主體為明代建築。《范氏宗譜》稱系文正公二子純仁後裔所建。
歷代名人
陳莊
唐代農民起義領袖陳莊。唐永泰元年(765年)至次年五月,蘇州(治吳縣,今江蘇蘇州)土豪(一說豪士)方清和陳莊領導的農民起義。 蘇州一帶發生天災,方清乘機聚集數萬飢餓百姓造反。依託黟(今安徽黟縣)、歙(治歙縣,今屬安徽)毗鄰地區群山,據守山洞險要,進行反唐鬥爭。陳莊和陳五奢領導的義軍,則占據廣德縣(今屬安徽)山洞進行反唐活動。兩支武裝進而聯合,以宣州秋浦縣(今安徽貴池)西140里的烏石山及太平等古城作為據點,切斷長江航路,搶劫往來官私行旅,使朝廷的長江航運受到嚴重影響。永泰二年五月十七日,官軍攻破義軍堅守的歙州石埭城,方清犧牲,陳莊等2.55萬人在烏石山投降。
查深
查深(生卒年不詳),字道源,廣德市人,世稱"清容先生"。北宋時人物,據清胡有誠編修的《光緒廣德州治》記載:"深,字道源,隱居力學,治平間郡守錢公輔疏其行誼,薦於朝,(深)力辭不赴,乃為築堂於城西玉溪之上,名曰清容。延請教誨郡人子弟,循循善誘,儒風日振……"。查深有《查清容文集》20卷,今佚。
倪濤
倪濤出生於北宋元佑元年(約1086-1125),《宋史》記載為安徽廣德市人。《安徽宣城市歷代名人》步《宋史》後塵:"倪濤,北宋廣德人,官至左司員外郎,清廉正直,名載《宋史》"。丱角能屬文,博學強記。年十五,試太學第一,遂擢進士,調廬陵尉、信陽軍教授。入為太學正,秘書省校書郎、著作佐郎,司勛、左司員外郎。朝廷議有事燕雲,大臣爭先決策,為固位計,皆心知不可,無敢一出口,濤獨言其非。且曰:"景德以來,遼守約不犯邊,盟誓固在,不可渝也。天下久平,士不習戰,軍儲又屈,毋輕議以詒後患。"王黼怒曰:"君敢沮軍事邪!"於是言者論其鼓唱撰造,貶監朝城縣酒稅,再徙茶陵船場,卒,年三十九。死之年,金人犯闕,朝廷憶濤言,官其一子。有《雲陽集》傳於世。
何大圭
何大圭,字晉之,安徽廣德市人,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進士,年僅十八歲。宣和元年(1119),太學錄,六年(1124),秘書省正字。遷秘書省著作郎。建炎四年(1130),為滕康、劉珏屬官,坐失洪州除名嶺南編管。紹興五年(1135),放逐便。二十年(1150),左朝請郎、直秘閣。二十七年(1157),主管州崇道觀,旋落職。隆興元年(1163),由浙西安撫司參議官主管台州崇道觀。
姜洪
姜洪(生卒年不詳)字希范,號敬齋,廣德市人,為明朝萬曆年間進士,歷任布政使、御史、山西巡撫等職。姜洪性情耿直、為官清廉。姜洪石坊位於柏墊鎮前程村牌坊溝,廣寧路以西50米小山坡上,明代建築。姜洪石坊是姜洪墓前的石牌坊,四柱三門,門上有欄額,正門額上有浮雕,兩邊門欄額上為高浮雕仙鶴,下為辟邪之物。整個建築大氣,雕刻精美,現為我縣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年代久遠,部分建築損壞,2014年縣文廣新局投入10餘萬元對姜洪牌坊進行了修繕,初步還原了牌坊原貌。
李得陽
李得陽(生卒年不詳)字伯英,號景渠,廣德市人。李得陽,字伯英,號景渠,崇謙子。嘉靖乙丑年(1529)進士,歷任蘭溪知縣,治績赫然,遷戶部主事,經與淮關商討,免除一切苛捐雜稅。升九江知府,修築三洲堤,建澄江樓,使萑苻水澤匪盜消除。後移廣東兵備副使,補漳南道,歷任湖廣左布政、撫楚都御使。所著《賦役全書》成為明朝的制度、法典。萬曆二十九年(1601)因撫楚之功,得欽賜白金,升任工部左侍郎,統轄京師百工,終因任重事繁,積勞成疾,猝死任上,年七十九,囊中唯圖書數卷,余無長物。著有《理學臆言》、《羲蒼子》、《塵外塵談詩文集》等。
張光藻
清末名臣張光藻。1813年,張光藻生於安徽廣德市桃州鎮。43歲那年,他得中進士。中舉後,張光藻曾先後在河南、河北等地為官,政績斐然,頗得民心。同治九年(1870年),張光藻被直隸總督曾國藩上疏推薦,開始擔任天津府知府。"天津教案"後他被流放,張光藻在流放到黑龍江的途中,歷經艱辛,感染上了股瘡,坐臥不寧。幸運的是,事件的處理者曾國藩深感愧疚,出發前曾國藩為他籌銀一萬四五千兩,用作到戍後收贖及一切路費。時人對他的冤屈也甚表同情,他抵達齊齊哈爾後,黑龍江將軍德英待之甚厚,置之將軍衙門任事。1872年,張光藻獲釋,此時他已年逾60。此後,他回到家鄉廣德,安享晚年,於1891年年後逝世。
許道珍
許道珍(1912-1969),許濟之長子,民國17年(1928 )17歲加入共青19年(1930)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受組織派遣回到廣德,以八路軍退伍軍人的身份,參加廣德縣民眾總動員委員會,任青年工作團副團長,在教師、學生、和農民中發展黨員,歷任中共廣德縣工委委員兼蘇村區工委書記、縣工組織部長、縣長、縣委書記、地工委副書記等職。廣德解放後,歷任中共廣德縣委書記兼人民政府縣長、宣城公署專員、蕪湖市副市長、淮南煤炭專科學校校長、安徽省科普協會秘書長、省政協三屆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 摺疊許道琦 許道琦( 1914-1989),許濟之次子,18歲在上海參加"社會科學家聯盟"、"反帝大同盟"、"左翼新聞記者聯盟"等共產黨外圍組織。民國27年(1938)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時加人中國共產黨。後歷任新四軍五師十三旅政治部主任、鋤奸部部長、豫鄂行署公安總局局長、五師總政保衛部部長等職,為開闢和建立鄂豫邊區根據地、發展壯大新四軍做出了貢獻。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中原軍區第二縱隊政治部、保衛部、組織部部長,陝南軍區第三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兼地委宣傳部長、第二野戰軍十二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長。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省委書記處書記兼省委秘書長、省委黨校校長、省文聯主席、省社科聯合會副主席、省委副書記兼省紀委第一書記、省政協第四屆委員會主席、省顧問委員會主任等職。湖北省一至五屆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許傑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和地層古生物學家許傑。中國地層古生物學家。字新吾。1901年 1月29日生於安徽廣德市,1989年 7月11日卒於北京。192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生前曾先後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雲南大學教授,安徽大學校長,地質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副主任,院長,副理事長,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8年當選為蘇聯古生物學會名譽會員。許傑於30年代初研究長江下游筆石,建立了地層系統和筆石帶,至今仍是中國東南地區奧陶系劃分、對比的標準。40年代,他着重研究鄂西和長江中游的奧陶系生物地層,為揚子地區奧陶系劃分、對比打下了基礎。60年代,他研究了保存完好的三角筆石立體標本,為解決其分類位置提供了證據。他分析了筆石體演化過程,認為筆石枝的遞減是筆石演化系統的主幹,筆石體的複雜化則是演化系統的旁枝。80年代,他發表了《中國奧陶紀筆石動物群的若干重要問題》,全面論述了中國奧陶紀筆石群的類型、分區、筆石帶的組合特徵和分布規律;討論了奧陶系的頂、底界限;探討了世界筆石群的發源,古地理分區等理論問題。
主要著作有《長江下游之筆石化石》(1934)、《宜昌屬及宜昌期動物群》(1948)、《柴達木下奧陶系一個新筆石層》(1959)和《中國筆石科的演化》(1976)等。
徐有芳
徐有芳,1939年12月生,安徽廣德市人。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名譽研究員。
197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8月參加工作,安徽農學院林學專業畢業。1959年9月至1963年8月在安徽農學院林學系學習。 1963年8月至1973年10月任吉林省八家子林業局營林處技術員、計劃科計劃員、政治部宣傳科科員、黨辦秘書。1973年10月至1981年11月任吉林省林業廳計劃處工程師、副處長。1981年11月至1983年4月任吉林省露水河林業局常務副局長、黨委常委。1983年4月至1985年1月任吉林省林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省林業工業聯合公司經理、分黨組書記。1985年1月至1986年3月任林業部林業工業局局長。1986年3月至1993年3月任林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7年5月任大興安嶺森林火災撲火指揮部副總指揮。1993年3月到1997年7月任林業部部長,黨組書記。1993年至1998年任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辦公室主任。1994年任中國防治沙漠化協調小組組長。1996年6月至1997年6月兼任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副主任。1997年2月任首都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7年7月中共中央任命為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1998年4月在中共黑龍江省第八屆委員會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省委書記、常委。1999年2月當選第九屆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02年4月再次當選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2003年1月在黑龍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03年3月不再擔任黑龍江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職務。 是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