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區著名文物旅遊勝地,中國四大古橋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被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廣濟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殘破不堪;1958年進行加固維修,並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架及兩處高樁承台式橋樑;2003年10月開始進行全面維修,總體按明代風格為修復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2007年竣工。

廣濟橋為浮梁結合結構,由東西二段石樑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合而成,梁橋由橋墩、石樑和橋亭三部分組成。廣濟橋全長518米,東邊梁橋長283.35米,有橋墩12個和橋台一座,橋孔12個;西邊梁橋長137.3米,有橋墩8個,橋孔7個,石樑寬5米。中間浮橋長97.3米,由十八隻木船連接而成。

中文名: 廣濟橋

外文名: Guangji Bridge

始建時間: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

投用日期: 2007年

所屬地區: 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

類 型: 梁橋、浮橋、拱橋

長 度: 518米

目錄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整體布局

廣濟橋為浮梁結合結構,由東西二段石樑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合而成,梁橋由橋墩、石樑和橋亭三部分組成[1]

設計參數

廣濟橋全長518米,分為三段,靠市區的西岸部分,長137.3米,計七孔八墩,每孔跨度,自8米至17.5 米不等;東岸部分,長283.4 米,計十二孔,十二墩、一橋台,每孔跨度,自9.4米至12.9米不等。橋墩寬從6米至13米,墩長從11米至22米不等,最小橋墩的表面積超過60平方米,大的可達200平方米以上。廣濟橋上共計有匾額43塊,楹聯25對。其中殿式閣匾25塊,亭台匾18塊。廣濟橋現有橋亭30個,其中12個為殿式閣,18個為雜式亭台。廣濟橋每跨均架四條巨大石樑,最大的長約15米,寬1米,厚1.2米,重約50噸。最小的長約12米,寬1米,厚0.8米。

建設歷程

南宋時期

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汪倡議,造舟為梁,以八十六隻船架設浮橋,並在中流砌一個長寬均為五丈的大石墩,以固定浮橋,取名「康濟橋」。

淳熙元年(1174年)夏天,韓江大洪水,浮梁為洪水所毀,州守常偉出錢,居民捐款,修理浮橋,船隻增至一百零六隻。修橋後尚有餘錢,因此在西岸創建傑閣一座,正對江對岸韓山,起名為仰韓閣。閣下砌石為台基,以防禦洪水的衝擊。

淳熙六年(1179年),州守朱汪在登流門右側建南州奇觀樓,在江中增建二個石洲(石墩),連原有的一洲,共三個石洲。洲上各築一亭,東邊的叫冰壺,西邊的叫玉鑒,中間叫小蓬萊。

淳熙七年(1180年),郡守王正功在韓江西岸增築一個石墩,離岸數步(大約合今七、八米),石墩與岸之間架巨木為梁式橋,下面可以通船筏,初步解決了水陸交通存在的矛盾。自此後,康濟橋成為浮橋與梁式橋相結合的橋樑。

淳熙十六年(1189年),州守丁允元修繕浮橋,並從西岸增築四個石墩,連原有的四個,共有八個石墩,墩上架堅木為梁式橋,橋上覆以華麗的橋屋,命名為丁候橋。

紹熙五年(1194年),州守沈宗禹在東岸壘石為墩,墩上前方建抱秀亭,與登斌門隔江相對。

慶元二年(1196年)州守陳宏規在東岸增築二個石墩,墩上架木為橋,命名為濟川橋,把抱秀亭改名為濟川亭,作為往來客商吏民休息之所。亭後為見思庵。自此之後,河上東有濟川橋,西有丁侯橋,中間連以浮橋,已具後世廣濟橋之雛形。

慶元四年(1198年),州守林漂在濟川橋以西增築四個石墩,架木為橋,其雄麗較丁侯橋有過之而無不及。又因潮州至漳州的道路難行,又捐款砌石路。

嘉泰三年冬(1203年),濟川橋火災,亭台樓閣一個晚上全部燒毀。郡守趙師會增高石墩,重架橋樑,上覆橋屋,下瓮磚石,橋上建亭,名稱照舊。

開禧二年(1206年),州守林會在濟川橋的西面又增築五個石墩,修理舊石墩一個,上覆屋,下瓮磚,匾名仍叫小蓬萊。

紹定元年(1228年),州守孫叔謹在丁候橋的東面又增築二個石墩,這樣丁侯橋有十個橋墩,濟川橋有十二個橋墩,中間連以浮橋 。 端平初年(1234年),由於洪水和颱風災害,橋上的亭屋漸漸破舊,州守葉觀任命趙汝督工,將橋、屋修整一新,中間匾名為玉鑒,與東邊的小蓬萊相對。又在橋上新建二亭,一個名為飛躍亭,為祝聖放生的地方,一個名為盍簪亭,是禮賢賓餞的所在。

南宋末,祥興元年(即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兵到潮州,橋為兵火所毀。

元朝時期

大德二年(1298年),總管大中怡里(蒙古人)修造橋樑亭屋,但沒幾年就被洪水沖毀。

大德十年(1306年),郡守常元德將各橋墩築高三尺多,並重新修造橋樑亭屋。

元末明初,廣濟橋年久失修,橋路不通。

明朝時期

宣德十年(1435年),由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對橋進行規模空前的重修,全面加固23個橋墩,墩上加梁,木石間用,樑上鋪厚板,板上再鋪磚,並用灰勾縫以防火。為使行人免遭日曬雨淋,還在橋上建起126間亭屋,亭屋間建造了12座樓閣(也稱「樓台」)。江心急流處,仍用24艘船隻連結為浮橋。浮橋用3根鐵索固定,每根鐵索重達4000斤。橋修好後,更名為「廣濟橋」,寓意為「廣濟百粵之民」。

嘉靖九年(1530年),州守丘其仁減去浮橋用船六隻,「十八梭船廿四洲」之格局從此形成。自創設以來,共歷時359年。

清朝時期

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圍攻潮州城,久攻不下,廣濟橋毀於兵火。總兵蔡元修復。

順治十年(1653年),潮鎮郝尚久,反清歸明,清將耿繼茂率滿漢兵十萬圍潮州城,廣濟橋又遭兵災毀壞,蔡元又修復。

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張自謙修廣濟橋,並鑄造牲牛二隻,分置西橋第八墩和東橋第十二墩,意在「鎮橋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門(1842年)洪水,東墩鐵牛墜入江中。

民國時期

民國十八年(1929年),曾取消浮橋,改用懸索吊橋,但通車一次即廢。隨着歷史變遷,至解放初,廣濟橋的橋墩已減少為二十座,十九孔,全橋長:517.95米,計東岸橋墩十二座加橋台一座,十二孔,長283.4米,西岸橋墩八座七孔,長173.3米,橋寬5米,中間97.3米,仍以十八木船連接。

新中國時期

1958年,人民政府大修廣濟橋,原有梭船撤去,建成雙柱式(高椿承台)橋墩二座,架以鋼樑,鋪設路面,接通東西二橋。原有舊石墩,全部整治後留用,在舊石樑上,加鋪鋼筋路面。路面原為寬五米,擴闊而為七米,兩旁加設行人道,道外有花格欄杆及燈柱。至是全東西橋為一,汽車由橋上通過。

1977年,又一次進行擴建,原7米的橋面作為行車道,橋兩側各加寬2米作人行道。

1988年3月,鑑於廣濟橋具有極大的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因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11月,潮州市政府在廣濟橋下游一公里處建成現代化的韓江大橋,從而結束了廣濟橋作為交通紐帶的歷史使命,並為其全面修復提供了先決條件。

1990年,國家文物局在潮州主持召開了「潮州廣濟橋修復論證會」,揭開了修復古橋之序幕。

2001年7月,潮州市政府向省文化廳和國家文物局上報《潮州廣濟橋維修方案》。同年12月,獲文物局正式批覆。

2002年4月,潮州市政府決定成立「潮州市維修廣濟橋委員會」,以統籌修橋事宜,並聘請全國文物古建專家和海內外德高望重的潮籍鄉親為顧問。

2003年10月,廣濟橋維修工程正式動工。工程以修舊如舊為準則,以重現明代風貌為設計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共分二期實施:一期為加固橋墩、修復橋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復橋上之亭台樓閣。經數年努力,工程於2007年6月告成。

2007年9月20日,全面維修後的廣濟橋正式對遊客開放。

2017年12月27日至29日,央視《2018春節戲曲晚會》潮州分會場活動在廣濟樓廣場進行現場錄製。

2019年4月20日,一艘梅州大埔的采沙船沿韓江順流漂下,撞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潮州廣濟橋。

運營情況

票制票價

截至2018年2月,廣濟橋的票價為20元。

建設成果

浮梁結合

廣濟橋位於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是韓江最重要的橋樑。韓江流域汛期長水量豐,所有支流同時進入汛期,汛期水量非常大,大橋墩可以應對強大徑流。初創期的100多年裡,廣濟橋的橋樑是木質的,在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才改為石樑。受架梁材料性質的限制,廣濟橋橋墩非常密集,兩墩之間最大的距離是13.45米,最小的只有5.9米,又大又密的橋墩使廣濟橋的排洪能力受到嚴重影響。浮梁結合的結構可以減少中間部分的橋墩,極大地減少對徑流的阻力,遇到洪迅,打開浮橋還能迅速排洪,可以提高大橋的排洪能力,使大橋的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

墩型

廣濟橋的橋墩有2種墩型,船型墩和半船型墩。船型墩為六邊形,上下做成尖形,像船。半船型墩為五邊形,上游尖下游平。所有的橋墩上游部分全部做成尖形,可以有效地降低徑流對大橋的衝擊。上下都尖的船型墩是為了能同時緩衝來自上下游的衝擊力。南宋時期,韓江三角洲還沒沖積形成,廣濟橋下游陸地還處在形成之中,大橋受到海潮的衝擊時,船型墩能降低海潮對大橋的衝擊。廣濟橋的船型墩數量超過總墩數的一半。由於韓江汛期的水量太大,廣濟橋建成之後多次有橋墩被損,修理時期不同,又沒有嚴格按原來的墩型修復,所以後來隨着下游陸地的沖積形成,海潮離橋漸遠,後期修復的橋墩就改成半船型墩。

橋屋橋亭

廣濟橋上的橋屋可以為橋樑和過往行人提供遮護,使橋身和過往行人少受日曬雨淋。橋屋同時能增加橋身重量,增強橋身的穩定性,提高橋身的抗風御潮功能,延長大橋壽命。廣濟橋的橋屋跟西南的廊橋有很大的不同。西南的廊橋是走廊式,整座橋的橋屋連成一條走廊,比較封閉。廣濟橋的橋屋只建在橋墩上,互不相連。

廣濟橋歷史上有過很多次維修,2003年的維修把橋屋改成橋亭,橋亭獨立而通透,有利排水通風。韓江汛期的水量非常大,洪峰過境時常常漫過橋面,獨立通透的橋亭可以迅速排洪。潮州夏季多颱風,廣濟橋所處江面開闊,風力很大,獨立通透的橋亭通風透氣,有效地降低了颱風對大橋的傷害。廣濟橋的橋亭為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大石柱支撐木構大屋頂,石柱粗壯,大屋頂厚重結實,重量和強度上都能滿足抗洪御風要求。

選材造法

潮州地處東南沿海,風雨中帶有酸性物質,為了防止海風的侵蝕,廣濟橋橋墩全部用韓山的大青麻條石有規律地疊合而成,沒有勾灰,全部卯榫。這種建造方法能夠有效地防止海風的侵蝕,特別是古代海潮的衝擊。橋上沒有用石灰,而是用貝灰,也是適應海洋氣候的選擇。2003年大修之時,橋亭的屋頂用木一律採用坤甸木。坤甸木是一種密度大、硬度大、強度高,耐腐性耐久性強的木料,常用於製造航海船舶,非常適合廣濟橋所處的酸性環境。

文化特色

民間傳說

傳說之一「仙佛造橋」。即唐代韓愈來潮州後,為了溝通兩岸,請他的侄孫韓湘子等八仙與潮州的廣濟和尚分東西鬥法造橋。由於中途法力失效,致中間一段未能連接,由廣濟和尚用禪杖和八仙之何仙姑用蓮花化作巨纜和十八隻梭船連接起來,因此分別稱橋名為「湘子橋」和「廣濟橋」。而在他們法力失效的地方就有羊變成的「烏洋山」(浮洋鎮)和豬變成的「豬山」(磷溪鎮)。

傳說之二「王源除怪石」。王源是明宣德七年主持大規模修橋的潮州知府,並在橋上建「廿四樓台」而有「江南第一橋」之譽。由於建橋需大量石料,此時傳葫蘆山上出有2塊怪石,使潮城經常有火災和訴訟。於是他親自帶人上山,帶頭砸下2塊怪石,並題下了除怪石詩(此詩及「王源除怪石處」刻於石上,「文革」時被毀)。王源此一舉動,不僅破除了人們對怪石的恐懼,也解決修橋的部分石料。

傳說之三「吳府公祭水」。吳府公是清代道咸年間的潮州知府吳均,某年因韓江水漲淹上城牆,潮城危急,他在東門樓上祭水,乞求水退,但水始終沒退,於是他把自己的官帽、官服投於水中,表示與城共存亡。說也奇怪,此時洪水就退了。此後,人們在東門樓設了他的神像祭祀,並在湘子橋的東橋建了「民不能忘」的牌坊。

詩歌

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台廿四樣,兩隻銼牛一隻溜。這是粵東地區廣為傳唱的一首民謠,歌中的」湘橋」就是廣濟橋。在潮州有兩句流傳已久的民謠:「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清乾隆間有詩讚道:湘江春曉水迢迢,十八梭船鎖畫橋。梅邊樓閣海邊山,銀竹初收霽日寒。看着南州奇觀了,人間山水不須看。《登南州奇觀》(宋)楊萬里

文物保護

廣濟橋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精品線路

2018年廣東省旅遊局將重點打造「南粵星火路」「中央紅色交通線」「粵北長征路」等1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中,廣濟橋被納入以「僑鄉風情,兼容並蓄」為主題特色的「華僑華人愛國情懷」紅色游線。

價值意義

廣濟橋為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通要道,具有經濟上、軍事上的重要性。(茅以昇評)

廣濟橋不僅結構獨特,裝飾也非常精美,歷來有「江南第一橋」的美稱。(曾麗潔 評)

視頻

廣濟橋的歷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