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广灵秧歌

广灵秧歌

广灵秧歌又名“优歌”,它是流行在广灵浑源以及河北省涞源蔚县易县一带的地方戏曲,由当地的蹦蹦戏、民歌以及北路梆子剧种之影响发展壮大而成。据清朝乾隆十九年撰写的《广灵县志》记载:“春场在先农坛。是日,设春筵用优歌。”由此可见,广灵秧歌的形成年代,起码也在乾隆十九年以前,甚至在清初康熙年间就有其雏形。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广灵秧歌

代表剧目:烈女传

出自:《广灵县志》

源于:明末清初

历史沿革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随着梆子剧种的蓬勃发展,广灵秧歌也不断成长壮大。大同、浑源、阳高以及河北省蔚县、涞源县、易县等地区经常有广灵秧歌班社的演出活动,因为它演出的“上坟”、“赶脚”、“过年”、“打雁”、“杀鞋”、“杀狗”等剧目,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符合观众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心理,因此很受广大观众欢迎。据调查,20世纪30年代,广灵县大部分农村都建立了业余班社,这种业余秧歌班社后来逐渐发展到临近的蔚县、阳高、阳原、灵丘、浑源等县,广灵秧歌传入这些县以后,又和当地的民歌、小调、方言、土语相结合,于是产生了“蔚县秧歌”、“阳高秧歌”、“阳原秧歌”、“灵丘秧歌”、“浑源秧歌”。仅“阳高秧歌”又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桑干河以南的“堡村秧歌”,另一派是桑干河以北的“八里台村秧歌”。“南派”行腔稳健,“北派’行腔华丽。解放以后,1983年7月广灵县正式建立广灵秧歌剧团。

艺术特色

广灵秧歌唱腔包括训调十九个、小曲三个、各种板式八种。训调、小曲属弦索调,是秧歌的早期唱腔。一般为四句一段,反复演唱,在传统的“三小戏”中经常使用。秧歌的板腔体唱腔共有八种,即:“扬腔”、“头性”、“二性”、“三性”、“介板”、“倒板”、“滚白”、“梦昏”。其中:“扬腔”是“头性”的引子;“头性”属慢板;“二性”节奏平稳,可快可慢;“三性”与“介板”适宜表现激动情绪;“滚白”与“梦昏”适宜表现悲痛和昏死复苏的情绪。

代表剧目

传统代表剧目有:“烈女传”、“三贤”、“合凤裙”、“花亭”、“送枕头”、“打瓦罐”、“杀狗”、“泼水”、“赶脚”、“借冠子”、“张喜鹊打老婆”、“王三小求妻”等一百多个剧目。

发展现状

广灵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成熟于道光、咸丰年间,兴盛于清朝末年。据广灵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广灵秧歌已走出广灵,赴各地演出,曾轰动一时。战争年代,广灵秧歌日渐式微,直到1948年广灵解放,才重获新生。特殊时期,广灵秧歌被禁演,戏箱被毁,老艺人相继谢世,广灵秧歌几成绝响。1978年后,广灵秧歌才再度迎来了春天。上世纪80年代初,广灵县内有13个村镇都有自己的业余秧歌剧团,每年演出200多场。

“一塌糊涂”,这是广灵县文化局局长刘如军在回答记者“广灵秧歌现状如何”的提问时,用的一个词儿。

上世纪80年代初,广灵县内有13个村镇都有自己的业余秧歌剧团,每年演出200多场。只可惜近几年因经费不足、人员流失等诸多因素,这些剧团一个个瘫痪,就连“忙时种地,闲时唱戏”的松散状态也难以为继了。

为了拯救广灵秧歌,广灵县文化馆于1995年和2003年分别开办了两届“秧歌班”,共培训学员35人,最终有28人充实到了广灵目前惟一的专业剧团——广灵县晋剧团。目前,为了让广灵秧歌这一地方剧种得到有效保护,广灵县委、县政府计划将晋剧团更名为秧歌剧团,一套人马,两个剧种都唱。但即便如此,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剧团仍需解决多个难题:

一是设备陈旧,人员老化,工资偏低,无法招聘好导演、好演员,也就无法推陈出新,推出好剧目。采访中,刘如军不止一次说了这样一句话:“县一级剧团太可怜了!”因剧团属差补事业单位,一半的人员工资要靠一年150场左右的演出来挣,但演一场,演员的补助每人只有2元,新入团的那些学员每人只有1元,而整个团的人一年到头风里雨里在乡下演出,最后算总账,刚够大家开工资。

二是找台口越来越难,戏贩子还要“扒一层皮”。随着电视、影碟等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即使在农村,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更加丰富。这样,演出市场萎缩,找台口变得越来越不易。戏贩子就乘机钻起空来,他们依靠自身的人情关系网,找到台口,但却要从戏价中拿走甚至是剧团演出收入2倍的“介绍费”,明知不公平,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县一级剧团的市场生存能力太弱了!

三是老艺人年事已高,一些绝活儿亟待传承。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在舞台上十分活跃的广灵秧歌老艺人陈增,七十年代名噪一时的老艺人彭正福、刘富西等,都年事已高纷纷退出舞台。他们肚里的绝活儿,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一旦他们不在,这些绝活儿也就随之而去了。“传承了400多年,可不能让广灵秧歌在咱们这一代人手上断了啊!”刘如军急切地说。

一时的辉煌似乎已经挡不住它的消逝,经费不足、人员流失等诸多因素让这些剧团一个个瘫痪,就连“忙时种地,闲时唱戏”的松散状态也难以为继了。最让人痛心的是1985年至2006年的21年间,传统广灵秧歌干脆不再登台了。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艺人们年事已高,有的已经去世,特别是能够完整给传统广灵秧歌拉戏的艺人仅有时年64岁的郭世德一人。

郭世德所在的憨崖洼村是历史上广灵县的一个秧歌大村,每年正、五、九三台戏就爱唱秧歌,因此广灵秧歌与这个古村渊源很深。一度时期该村人人唱秧歌,家家设舞台。1952年该村就成立了秧歌剧团,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憨崖洼村秧歌剧团除了在我省的邻近县区演出外,还在河北、内蒙古等地区演出,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郭世德的从艺之路始于1962年,那一年他进入了憨崖洼村秧歌剧团,拜于老艺人刘章门下,主攻花脸,很快这个徒弟便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多剧中挑梁。1979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郭世德在该团还负责了人事工作并担当了副导演。可以说,他见证了广灵秧歌的几次沉浮。

2006年10月,在郭世德、郭世银等人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努力,又将原剧团在世的人员组织起来,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排练,排成大本戏20个、小本戏3个,2007年正月广灵秧歌终于被搬上了舞台,并在周围的5个村进行了演出,随后又在广灵县的朝阳寺庙会进行了演出、县城物资交流大会公演6天,还曾应邀出席“中国大同云冈恒山旅游节消夏晚会”……所到之处受到好评。但即便如此,他们的日子还是过得非常艰苦,甚至每场戏他们都要租赁服装、道具等。郭世德告诉记者说:“现在剧团已是岌岌可危,资金投入不足是一方面,最严重的是团里的好几位主演都已年逾花甲,若是再有几位主要艺人去世,广灵秧歌这一优秀的地方剧种将成为太行绝唱。”

现在郭世德和他的剧团正在积极为“广灵秧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是他们最迫切的希望,也是许多像他们一样在民间默默无闻工作的民间艺人的希望。[1]

参考文献

  1. 广灵秧歌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