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靈秧歌
廣靈秧歌 |
廣靈秧歌又名「優歌」,它是流行在廣靈、渾源以及河北省的淶源、蔚縣、易縣一帶的地方戲曲,由當地的蹦蹦戲、民歌以及北路梆子劇種之影響發展壯大而成。據清朝乾隆十九年撰寫的《廣靈縣誌》記載:「春場在先農壇。是日,設春筵用優歌。」由此可見,廣靈秧歌的形成年代,起碼也在乾隆十九年以前,甚至在清初康熙年間就有其雛形。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廣靈秧歌
代表劇目:烈女傳
出自:《廣靈縣誌》
源於:明末清初
歷史沿革
清末同治、光緒年間,隨着梆子劇種的蓬勃發展,廣靈秧歌也不斷成長壯大。大同、渾源、陽高以及河北省蔚縣、淶源縣、易縣等地區經常有廣靈秧歌班社的演出活動,因為它演出的「上墳」、「趕腳」、「過年」、「打雁」、「殺鞋」、「殺狗」等劇目,生活氣息十分濃厚,符合觀眾厭惡戰爭,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心理,因此很受廣大觀眾歡迎。據調查,20世紀30年代,廣靈縣大部分農村都建立了業餘班社,這種業餘秧歌班社後來逐漸發展到臨近的蔚縣、陽高、陽原、靈丘、渾源等縣,廣靈秧歌傳入這些縣以後,又和當地的民歌、小調、方言、土語相結合,於是產生了「蔚縣秧歌」、「陽高秧歌」、「陽原秧歌」、「靈丘秧歌」、「渾源秧歌」。僅「陽高秧歌」又分為兩大流派:一派是桑乾河以南的「堡村秧歌」,另一派是桑乾河以北的「八里台村秧歌」。「南派」行腔穩健,「北派』行腔華麗。解放以後,1983年7月廣靈縣正式建立廣靈秧歌劇團。
藝術特色
廣靈秧歌唱腔包括訓調十九個、小曲三個、各種板式八種。訓調、小曲屬弦索調,是秧歌的早期唱腔。一般為四句一段,反覆演唱,在傳統的「三小戲」中經常使用。秧歌的板腔體唱腔共有八種,即:「揚腔」、「頭性」、「二性」、「三性」、「介板」、「倒板」、「滾白」、「夢昏」。其中:「揚腔」是「頭性」的引子;「頭性」屬慢板;「二性」節奏平穩,可快可慢;「三性」與「介板」適宜表現激動情緒;「滾白」與「夢昏」適宜表現悲痛和昏死復甦的情緒。
代表劇目
傳統代表劇目有:「烈女傳」、「三賢」、「合鳳裙」、「花亭」、「送枕頭」、「打瓦罐」、「殺狗」、「潑水」、「趕腳」、「借冠子」、「張喜鵲打老婆」、「王三小求妻」等一百多個劇目。
發展現狀
廣靈秧歌起源於明末清初,成熟於道光、咸豐年間,興盛於清朝末年。據廣靈縣誌記載,民國時期,廣靈秧歌已走出廣靈,赴各地演出,曾轟動一時。戰爭年代,廣靈秧歌日漸式微,直到1948年廣靈解放,才重獲新生。特殊時期,廣靈秧歌被禁演,戲箱被毀,老藝人相繼謝世,廣靈秧歌幾成絕響。1978年後,廣靈秧歌才再度迎來了春天。上世紀80年代初,廣靈縣內有13個村鎮都有自己的業餘秧歌劇團,每年演出200多場。
「一塌糊塗」,這是廣靈縣文化局局長劉如軍在回答記者「廣靈秧歌現狀如何」的提問時,用的一個詞兒。
上世紀80年代初,廣靈縣內有13個村鎮都有自己的業餘秧歌劇團,每年演出200多場。只可惜近幾年因經費不足、人員流失等諸多因素,這些劇團一個個癱瘓,就連「忙時種地,閒時唱戲」的鬆散狀態也難以為繼了。
為了拯救廣靈秧歌,廣靈縣文化館於1995年和2003年分別開辦了兩屆「秧歌班」,共培訓學員35人,最終有28人充實到了廣靈目前惟一的專業劇團——廣靈縣晉劇團。目前,為了讓廣靈秧歌這一地方劇種得到有效保護,廣靈縣委、縣政府計劃將晉劇團更名為秧歌劇團,一套人馬,兩個劇種都唱。但即便如此,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劇團仍需解決多個難題:
一是設備陳舊,人員老化,工資偏低,無法招聘好導演、好演員,也就無法推陳出新,推出好劇目。採訪中,劉如軍不止一次說了這樣一句話:「縣一級劇團太可憐了!」因劇團屬差補事業單位,一半的人員工資要靠一年150場左右的演出來掙,但演一場,演員的補助每人只有2元,新入團的那些學員每人只有1元,而整個團的人一年到頭風裡雨里在鄉下演出,最後算總賬,剛夠大家開工資。
二是找台口越來越難,戲販子還要「扒一層皮」。隨着電視、影碟等進入人們的文化視野,即使在農村,人們的娛樂方式也更加豐富。這樣,演出市場萎縮,找台口變得越來越不易。戲販子就乘機鑽起空來,他們依靠自身的人情關係網,找到台口,但卻要從戲價中拿走甚至是劇團演出收入2倍的「介紹費」,明知不公平,卻又無可奈何,畢竟,縣一級劇團的市場生存能力太弱了!
三是老藝人年事已高,一些絕活兒亟待傳承。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在舞台上十分活躍的廣靈秧歌老藝人陳增,七十年代名噪一時的老藝人彭正福、劉富西等,都年事已高紛紛退出舞台。他們肚裡的絕活兒,是最為寶貴的財富,一旦他們不在,這些絕活兒也就隨之而去了。「傳承了400多年,可不能讓廣靈秧歌在咱們這一代人手上斷了啊!」劉如軍急切地說。
一時的輝煌似乎已經擋不住它的消逝,經費不足、人員流失等諸多因素讓這些劇團一個個癱瘓,就連「忙時種地,閒時唱戲」的鬆散狀態也難以為繼了。最讓人痛心的是1985年至2006年的21年間,傳統廣靈秧歌乾脆不再登台了。當時活躍在舞台上的藝人們年事已高,有的已經去世,特別是能夠完整給傳統廣靈秧歌拉戲的藝人僅有時年64歲的郭世德一人。
郭世德所在的憨崖窪村是歷史上廣靈縣的一個秧歌大村,每年正、五、九三台戲就愛唱秧歌,因此廣靈秧歌與這個古村淵源很深。一度時期該村人人唱秧歌,家家設舞台。1952年該村就成立了秧歌劇團,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憨崖窪村秧歌劇團除了在我省的鄰近縣區演出外,還在河北、內蒙古等地區演出,產生了一定的反響。
郭世德的從藝之路始於1962年,那一年他進入了憨崖窪村秧歌劇團,拜於老藝人劉章門下,主攻花臉,很快這個徒弟便開始嶄露頭角,並在多劇中挑梁。1979年到1984年這一階段,郭世德在該團還負責了人事工作並擔當了副導演。可以說,他見證了廣靈秧歌的幾次沉浮。
2006年10月,在郭世德、郭世銀等人經過一系列艱苦的努力,又將原劇團在世的人員組織起來,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排練,排成大本戲20個、小本戲3個,2007年正月廣靈秧歌終於被搬上了舞台,並在周圍的5個村進行了演出,隨後又在廣靈縣的朝陽寺廟會進行了演出、縣城物資交流大會公演6天,還曾應邀出席「中國大同雲岡恆山旅遊節消夏晚會」……所到之處受到好評。但即便如此,他們的日子還是過得非常艱苦,甚至每場戲他們都要租賃服裝、道具等。郭世德告訴記者說:「現在劇團已是岌岌可危,資金投入不足是一方面,最嚴重的是團里的好幾位主演都已年逾花甲,若是再有幾位主要藝人去世,廣靈秧歌這一優秀的地方劇種將成為太行絕唱。」
現在郭世德和他的劇團正在積極為「廣靈秧歌」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是他們最迫切的希望,也是許多像他們一樣在民間默默無聞工作的民間藝人的希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