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九里香
广西九里香 |
中文名:广西九里香 学 名:Murraya kwangsiensis (C.C. Huang) C.C. Huang 别 称:山柠檬 界:动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芸香目 亚 目:芸香亚目 科:芸香科 亚 科:柑橘亚科 属:九里香属 组:棕茎组 种:广西九里香 变 种:1变种 命名者及年代:(C.C. Huang) C.C. Huang,1978 同义学名:Clausena kwangsiensis C. C. Huang |
广西九里香(学名:Murraya kwangsiensis (C.C. Huang) C.C. Huang)是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灌木,分布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及西部(百色、武鸣、南宁、龙津等地)、云南东南部。见于海拔200-800米石灰岩谷地灌木丛或疏林中。 广西九里香的果实有止痛通经的功能;叶味苦辛,性微湿,用于麻疹、骨折;根有健胃的功能。[1]
目录
广西九里香植物学史
命名
广西九里香具有浓烈的柠檬样香味,又名山柠檬。
分类
九里香属棕茎组(Murraya sect. Bergera)的特征是茎皮深棕色或黑色,根部含咔吧唑生物碱而不含香豆素类,以此区别于九里香组(Murraya sect. Murraya)。广西九里香的茎皮是黑色的,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是单萜,根部含咔吧唑生物碱而不含香豆素类,说明该种应属棕茎组无疑。棕茎组的另一个种,豆叶九里香(Murraya euchrestifolia Hayata)的主要成分也是九里香叶甲碱(1.15%)和九里香碱。所以广西九里香根部的化学成分及叶片的精油化学组成与豆叶九里香比较接近。
广西九里香形态特征
广西九里香为灌木,高约1-2米。小枝浑圆,初时密被微柔毛,其后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时为偶数;连叶柄长20-25厘米,叶柄长3-5厘米,叶柄及叶轴被短小的微柔毛,小叶柄长2-3毫米;小叶片7-10,近革质,生于叶轴上部的较大,斜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9厘米,宽3-4厘米,生于叶轴下部的较细小,广卵形,长3-5厘米,宽2.5-3厘米,先端稍尖而略圆头,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小而疏的钝锯齿,上面深绿色,稍光亮,无毛,下面青色,密被柔软的绒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例脉6-8对,在上面可见,有棕黑色的腺点,以齿缝处腺点粗大。
圆锥花序顶生,带果时长5厘米,花柄及总花梗被短小的微柔毛;萼片5,广卵形,外面被毛,边缘被缘毛。浆果圆球形,直径5-6毫米,黑色,光亮,有腺点。花期为9月,果期为11-12月。
广西九里香主要变种
大叶九里香(Murraya kwangsiensis var. macrophylla C.C. Huang)与广西九里香相似,但小叶较大,长10-18厘米,宽6-10厘米,生于叶下部的长7-8厘米,宽4-5厘米,两面无毛;果红色。果期10月。分布于中国广西(大新、龙津等县)。生于山谷疏林下,树高1-1.5米。
广西九里香产地生境
广西九里香栽培技术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叶及带叶嫩枝,阴干。用时切碎。秋冬季采根,除净杂质及泥土,晒干。用时切片。
广西九里香主要价值
化学成分:广西九里香挥发油中可分离出50多个组分,主要成分为香叶醛19.33%、橙花醛17.26% 、乙酸香叶酯11.27% 、香茅醛11.12%、γ-松油烯8.63%、香叶醇3.85%、柠檬烯3.42% 、乙酸橙花酯3.25%、香茅醇3.19%等(植物生长区域、土壤、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差异,会对挥发油组分有一定影响)。
药用价值:广西九里香的果实有止痛通经的功能;叶味苦辛,性微湿,用于麻疹、骨折;根有健胃的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广西九里香根的水煎剂有明显的抗着床作用和中期引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