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遼將軍歌
《度遼將軍歌》 |
作品名稱: 《度遼將軍歌》 創作年代: 清朝 文學體裁:詩 作者:黃遵憲 |
《度遼將軍歌》是清朝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黃遵憲的詩。[1]
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主將,是嘉應州的一代詩宗。他曾輯錄了客家民歌9首,收入《人境廬詩草》之中,大大地提高了客家歌謠的社會地位。梁啓超說:「近世詩人,能鎔鑄新思想入舊風格者,當推黃公度」;「公度之詩,獨辟境界,卓然自立於二十世紀詩界中,群推為大家」。
黃遵憲的詩歌基於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同時也帶有浪漫主義的瑰麗色 彩。他努力要使我國古典詩歌的舊傳統、舊風格與新時代、新內容所要求的 新意境、新風格能夠和諧地統一起來。他的創作基本上實踐了他的理論,取 得了成功,給詩壇開拓了從未有過的廣闊領域,以其富有獨創性的藝術在近 代詩壇大放異彩。
目錄
詩詞正文
“ | <聞雞夜半投袂起,檄告東人我來矣。此行領取萬戶侯,豈謂區區不余畀。
將軍慷慨來度遼,揮鞭躍馬誇人豪。平時蒐集得漢印,今作將印懸在腰。 將軍鄉者曾乘傳,高下句驪蹤跡遍。銅柱銘功白馬盟,鄰國傳聞猶膽顫。 自從弭節駐雞林,所部精兵皆百鍊。人言骨相應封侯,恨不遇時逢一戰。 雄關巍峨高插天,雪花如掌春風顛。歲朝大會召諸將,銅爐銀燭圍紅氈。 酒酣舉白再行酒,拔刀親割生彘肩。自言平生習槍法,煉目煉臂十五年。 目光紫電閃不動,袒臂示客如鐵堅。淮河將帥巾幗耳,蕭娘呂姥殊可憐。 看余上馬快殺賊,左盤右辟誰當前?鴨綠之江碧蹄館,坐令萬里銷烽煙。 坐中黃曾大手筆,為我勒碑銘燕然。麼麼鼠子乃敢爾,是何雞狗何蟲豸? 會逢天幸遽貪功,它它籍籍來赴死。能降免死跪此牌,敢抗顏行聊一試。 待彼三戰三北餘,試我七縱七擒計。兩軍相接戰甫交,紛紛鳥散空營逃。 棄冠脫劍無人惜,只幸腰間印未失。將軍終是察吏才,湘中一官復歸來。 八千子弟半摧折,白衣迎拜悲風哀。幕僚步卒皆雲散,將軍歸來猶善飯。 平章古玉圖鼎鍾,搜篋價猶值千萬。聞道銅山東向傾,願以區區當芹獻。 藉充幾幣少補償,毀家報國臣所願。燕雲北望尤憤多,時出漢印三摩挲。 忽憶《遼東浪死歌》,印兮印兮奈爾何! > |
” |
— <《度遼將軍歌》>,<古詩文網> |
作者簡介
黃遵憲[2](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3]
黃遵憲一生大部分時間活動於我國的政治舞台,可以說是一位出色的外交活動家和一位推動變法維新的幹將,然而黃遵憲一生最大的成就,則在於他的詩歌在我國近代詩歌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黃遵憲詩歌的風格和特點。
黃遵憲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遊歷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西方國家以及香港等共13個年頭,親身感受到撲面而來的西方文化浪潮,他站在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高度,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國的國情,積極主張維新變法,在維新變法失敗後,他卻矢志不渝,堅信「滔滔江水日趨東,萬法從新要大同」的革新之道。100多年過去了,今天緬懷起這位客家先賢的遠見卓識,仍然令人肅然起敬!
1905 年3 月28 日,黃遵憲在家鄉病逝。 4 年後他的遺體移葬於嘉應 州梅南黃居坪。梁啓超寫的墓?I銘中,對黃遵憲以及他的詩作了這樣的評價: 其人 「明於識、練於事,忠於國。」 「其為詩,則精思渺慮盤礴而莫測其際」,「陽開陰闔,千變萬化,不可端倪,於古詩人中獨具境界。」這一評價實不為過。 [4]
視頻
參考資料
- ↑ 《度遼將軍歌》 古詩文網
- ↑ 《黃遵憲簡介》 古詩文網
- ↑ 「黃遵憲」詩詞全集(33)首) 詩詞文句網
- ↑ 近代變法先驅,晚清詩詞革命巨子 黃遵憲,一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