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 (雙子葉植物綱石竹科植物)
康乃馨 (雙子葉植物綱石竹科植物) |
康乃馨(學名:Dianthus 'Carnation'):是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多種石竹屬園藝品種的通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70-100厘米,基部半木質化。整個植株被有白粉,呈灰綠色。莖幹硬而脆,節膨大。葉線狀披針形,全緣,葉質較厚,上半部向外彎曲,對生,基部抱莖。花通常單生,聚傘狀排列。花冠半球形,花萼長筒狀,花蕾橡子狀,花瓣扇形,花朵內瓣多呈皺縮狀,花色有大紅、粉紅、鵝黃、白、深紅等,還有瑪瑙等複色及鑲邊等,有香氣。
康乃馨包括許多變種與雜交種,在溫室里幾乎可以連續不斷開花。花朵豐富,有多種形狀和顏色。通常香氣四溢,開花時間長,非常適合花束和花園。它們以其美麗,魅力,丁香般的香味和持久的新鮮度而受到重視。1907年起,開始以粉紅色康乃馨作為母親節的象徵,故今常被作為獻給母親的花。
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在亞洲的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國都有大量栽培。在歐洲的德國、匈牙利、意大利、波蘭、西班牙、土耳其、英國和荷蘭等國栽培的規模也很大。是世界上應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
目錄
基本信息
植物學史
命名
康乃馨的科學名稱「Dianthus」,來自兩個拉丁詞的組合:「 dios」(意為神)和「 anthos」(意為花)。 康乃馨被稱為「眾神之花」。
關於這種花如何獲得「康乃馨」的通用名稱,有兩種學派。 有人認為這個名字來自古羅馬人,他們在花環上戴康乃馨。 他們聲稱這個名字來自「 corone」,羅馬詞是「 flower」,或者反映了「 coronation」(康乃馨)一詞的替代發音,因為它們在宗教儀式中經常被戴成冠冕。另一些人則認為康乃馨是從拉丁文「 caro」這個名字得來的,意思是「肉」,因為這是第一批康乃馨的顏色。它也被認為源自拉丁語「化身」,意為上帝肉體的化身。
希臘及南歐海岸的雅典人均大量地培植康乃馨,並對它極為尊崇而稱之為Dianthos,宙斯之花(Flower of Jove)。因它常用來添加酒中甜美的丁香香味(詩人Chaucer稱之為「酒中食物」),及用來製造花圈和冠冕,故成為康乃馨(Coronation),此為現代名稱「carnation」的由來。
溯源
康乃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時期,當時它曾用於藝術和裝飾。基督徒相信,當聖母瑪利亞為耶穌背着十字架哭泣時,第一朵康乃馨在地上開花。在這些早期的康乃馨主要出現於淡粉色和桃紅色的影印中,但是多年來,可用的顏色逐漸發展為包括紅色、黃色、白色、紫色甚至綠色。在許多世紀的變化中,康乃馨的受歡迎程度一直未減。康乃馨持續存在的事實證明了它的巨大吸引力。
栽種
康乃馨在歐洲也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歷來為西方名花,英國17世紀就記載有800多品種。原種只在春季開花,1840年法國人達爾梅將康乃馨改良為連續開花類型。尤其是1850年傳到美國後培育了百餘個品種,並應用於商業生產。1938年育成了William Sim系列品種,包括由其生產的品系,其中有些優良品種還占有重要地位。
早期,該植物經歷了大規模的育種程序,到1700年代初,已經出現了深紅、腮紅、紫色、紅色、猩紅色、白色和黃褐色的單、半雙和雙康乃馨。也有條紋、點狀、斑點和脈狀康乃馨,花瓣邊緣光滑或微褶。這些雜交品種中的許多雜種都被分為非常特定的類別:怪異、雪花、火焰和花邊。奇異的花朵是雙重或條紋或雜色的,具有四種不同的顏色。雪花只有兩種顏色。火焰是紅色的花朵,上面有黑色的條紋,而花邊是白色的,帶有猩紅色,紅色,紫色或其他顏色的斑點或斑點。這些育種程序犧牲了原本渴望獲得花朵以延長花期的香味。作為切花,康乃馨的花朵幾乎是永恆的。
傳播
康乃馨花的起源,無疑是歐洲南部荒野的後代。2000年前普林尼(Pliny)說康乃馨起源於西班牙,是在奧古斯都·凱撒時代在西班牙發現的。 [6] 據傳說,康乃馨由諾曼人(Normann)傳入英國;在13世紀時摩爾人就已栽培重瓣康乃馨。也有說由突尼斯引進歐洲。 [7] 原種開深桃紅色花,至於黃色的因素,可能來自納普氏康乃馨(Dianthus knappii)。16世紀波斯陶器和陶瓦上繪有重瓣具異色條紋或斑塊的康乃馨花朵,即現代雜色種的最早來源。18世紀中葉,在法國南部育成了自6月開花直至9月的新種,此後開始成為溫室的盆栽花卉。19世紀初出現了不斷開花的「馬萊松」「Malaison」和「肖勃」「Chabauds」品系。最可信的推測,這兩個品系是由長春康乃馨和中國的康乃馨雜交而成。以後在法國、美國和英國育成了許多新種,這些一直栽培待延續。
中國上海於1910年開始引種生產,到20世紀50年代迅速發展,80年代以西姆(Sim)系列品種為主,又從歐洲引進新品種,並進行脫毒快繁擴大推廣。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有時木質化。莖多叢生,圓柱形或具棱,有關節,節處膨大。葉禾草狀,對生,葉片線形或披針形,常蒼白色,脈平行,邊緣粗糙,基部微合生。花紅色、粉紅色、紫色或白色,單生或成聚傘花序,有時簇生成頭狀,圍以總苞片;花萼圓筒狀,5齒裂,無干膜質接着面,有脈7、9或11條,基部貼生苞片1-4對;花瓣5,具長爪,瓣片邊緣具齒或隧狀細裂,稀全緣;雄蕊10;花柱2,子房1室,具多數胚珠,有長子房柄。蒴果圓筒形或長圓形,稀卵球形,頂端4齒裂或瓣裂;種子多數,圓形或盾狀;胚直生,胚乳常偏於一側。
模式種香石竹是多年生草本花卉。莖直立,多分枝,株高70-100厘米,基部半木質化。整個植株被有白粉,呈灰綠色。莖幹硬而脆,節膨大。葉線狀披針形,全緣,葉質較厚,上半部向外彎曲,對生,基部抱莖。花通常單生,聚傘狀排列。花冠康乃馨形,花萼長筒狀,花蕾橡子狀,花瓣扇形,花朵內瓣多呈皺縮狀,花色有大紅、粉紅、鵝黃、白、深紅等,還有瑪瑙等複色及鑲邊等,有香氣。
莖稈硬脆,節很大。花單生或2-3朵簇生,花萼長筒狀,花瓣扇狀。盆栽用品種有純黃色、白色、紫色具白邊、淡橙色、鮮紅色、紅色、粉紅色、粉紅色具橙紅深條紋,以及自然矮生種的花淡紫色邊緣深紫色。
分布範圍
原產於南歐、地中海北岸、法國到希臘一帶。世界各地廣泛栽培,主要產區在意大利、荷蘭、波蘭、以色列、哥倫比亞、美國等。荷蘭是歐洲康乃馨市場上最重要的市場,在2015年占全球康乃馨進口總量的47%。英國直接從發展中國家進口了約90%的康乃馨。康乃馨在西班牙和波蘭、保加利亞、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波羅的海諸國等中東歐國家也很受歡迎。發展中國家在歐盟市場上的領先供應商是哥倫比亞,其次是土耳其、肯尼亞、摩洛哥和埃塞俄比亞。在亞洲的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都有大量栽培。在歐洲,德國、匈牙利、意大利、波蘭、西班牙、土耳其、英國和荷蘭等國栽培的規模都很大。康乃馨是是世界上應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各國或利用自然氣候優勢,或採用現代化全天候溫室達到周年生產,同時培育抗病新品種,保持優質種苗性狀的穩定性。 [1]
參考文獻
- ↑ 盆栽康乃馨養護,需要特別注意這幾點,否則難以看到花,熟悉的花草,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