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廖家湾的魅力(赵阳)

廖家湾的魅力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廖家湾的魅力》中国当代作家赵阳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廖家湾的魅力

再访廖家湾,正值春光灿烂。

在廖家湾革命纪念馆参观结束,大伙意犹未尽,分头钻进了村落的街拐巷角。

顺着馆旁塘埂往北一拐,有条游龙般的大堤横亘面前,堤脚的桃李组成一条粉色彩带,堤坡上种满油菜,色彩绚烂。正在纳闷,一列火车由远而近,鸣着汽笛呼啸而过,方明白过来原来堤上铺着铁路。穿过堤下的涵洞,眼前豁然开朗,沙土地上墒墒垄垄种着葱、蒜、莴笋等菜蔬,沟渠和塘堰边间或依偎着一株株虬劲的老柳树,鹅黄的枝条在微风中飘拂摆动,树下是一片枯败的蒲、苇,顶着去冬残存的蒲棒和芦花。极目处,一排钢铁大桥横跨东西,桥上车流滚滚,桥下的河水泛着银光,蜿蜒着与车流交成“十”字。

廖家湾,淮河岸边十分常见的一个普通村落。但当了解她的历史后,都会喟叹,廖家湾不简单,她是淮河岸边极不平凡的一个村落。

纪念馆里讲解员的讲述,一幕幕在我眼前活了起来——

这块湾地,曾经是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靠近淮河的地边,搭建着一架瓜棚。忽一日,下河捞鱼、上田打猪草的村民发现,瓜棚里新来了位看瓜人,英俊儒雅,和蔼可亲,双眼炯炯有神,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问他的名字,小伙子彬彬有礼地答:“姓许,名德礼。”村里人很快都喜欢上了他,见他只身一人,衣着简朴,常与他调侃,称其为“光蛋”。“光蛋”在江淮一带就是“寡汉”的意思。种瓜人不但不生气,反十分高兴,索性根据谐音,把名字更名为“光达”,从此不再用原名。

这是村民们看得见的景状。白天,许光达窝在瓜棚看瓜;夜晚,便返回村里从事农运发动、党组织建设工作。有时,顶着月光,一条木筏从上游顺流而下,停靠在离瓜棚不远的岸边,接了许光达上船,又快速地划进夜幕中……

八一南昌起义成功后,为了保存革命武装,起义部队实行战略转移。南下过程中,孙一中、廖运周、廖浩然、许光达等所在的二十五师七十五团担任后卫,遭遇敌军万余人围追堵截,激战中廖浩然、许光达均负伤。许光达忍着疼痛,把不能动弹的廖浩然背下火线,几经辗转来到上海,与廖运泽、廖运周、孙一中、孙天放等相聚。接受中央军委指示后,几人一同回到廖家湾,创办寿县学兵团和中共特别支部,成立寿县县委,发展临时工会、学生会和农民协会,组织开展廖家湾“六六罢工”,一时间淮南地区革命活动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

后来,由于许光达、廖运周等同志身份暴露,组织上安排他们离开了廖家湾。廖家湾从此成了许光达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生前不时与家人提及,希望能够“回乡走一走,看一看”。可命运多舛,至终未能如愿。其子许延滨牢记父亲遗愿,几经波折,终在2005年夏季的一天,携妻来到廖家湾,替父重游,了却夙愿,以慰将军的在天之灵。

一位外乡人,在廖家湾生活尚不足一年,居然对廖家湾如此挂念、难以忘怀。廖家湾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了像许光达这样的仁人志士纷至沓来?

去年麦收时节,我曾与友人匆匆拜访过廖家湾。离开的时候,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中。

廖家湾从古自今,群星璀璨,独领风骚。沿淮一带有句民谣:“廖家湾,廖家湾,大官小官一百三。”生动地反映了廖家湾在当地百姓中的口碑及社会影响力。史料记载,明清两代,廖氏家族“有功名者近百人,进士、举人、贡生、太学生36人,行载邑志者达114人”。就是在现当代,廖氏家族也是人才济济,英才俊杰不断涌现,或科学巨擘,或工商大鳄,或文艺翘楚,或杏坛明星,品学兼优,德艺双馨,俱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搏击大潮,成就辉煌,被有关部门称为“廖家湾现象”。

这就是廖家湾引人注目的原因?

这样认为,未免有失表面与肤浅。廖家湾英杰辈出,究其根源,在于廖氏家族家风家训中世代相传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成为一种家族文化。明朝正德年间,廖族先人由凤阳迁居本地后,五百年来一直秉承祖训“武威世泽,培德家声”,“绳其祖武唯耕读,贻厥孙谋在俭勤”,坚持诗书传家,明礼重诺,克勤克俭,乐善好施,从文从武,为国为民,迅速成为当地享有盛誉的名门望族。与其他名门望族不同的是,廖氏家族注重耕读为本,子弟从小接受文化教育,大都眼界开阔,顺应潮流,堪称社会精英。在历史发展关键节点,廖氏家族能够与时俱进,义无返顾,前赴后继,把家族荣耀、个人进退与民族大义、国家命运融为一体,在抵御外侮、强国富民、推进文明进步史中留下灿烂一页。

这里有一组数字:从1911年辛亥革命起,到1951年抗美援朝,40年间廖氏家族为国捐躯者达40人。

廖家湾,就像当时许多红色根据地一样,一直是沿淮一带的革命活动中心,成为时代英雄向往、汇集的地方。

这里还有一组数字:清朝末年,廖家湾廖氏家族有9人加入同盟会,8人参加安庆马炮营起义,2人参与广州黄花岗起义,百人参加寿州起义,10多人成为淮上军将领或重要骨干。淮上军军统廖海粟被捕后,在绝命诗中写道:“我是淮干一病人,情因家国走风尘。献他田父躬南亩,恨彼江云暗北津。莫畏群凶劳望眼,或将身世感浮萍。临风几许伤时泪,洒向龙盘古帝城!”献身革命,视死如归;凛然正气,溢于言表。1928年5月,廖家湾成立中共支部;1929年春,廖家湾成立中共区委。期间,廖氏家族有37人成为黄埔军校学员,11人参加了北伐战争,23人成为中共党员,4人曾任地下党区委书记,3人参加过南昌起义。抗战爆发后,廖氏家族有百余人参军抗日,25人成为中、高级将领。解放战争中,作为“国军” 将领的廖运周、廖宜民、廖运升、廖运泽、廖传枢等先后率部或策动部队起义,投入人民怀抱,廖梓英、廖传检则精心谋划实现安徽暨合肥和平解放。

革命先辈中,最具传奇色彩且最能代表淮南人性格特点的,当属“双料将军”廖运周。看过电视剧《敌营十八年》的人,估计都会对剧中主人公江波凭着坚定信念、过人智慧和超凡胆识,长期潜伏敌营,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各方巧妙周旋的故事啧啧称奇。殊不知廖运周的人生经历比江波更加波澜壮阔、更加悬念迭生。

廖运周,1903年生于廖家湾,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毕业,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1928年经周恩来安排秘密潜入国民党三十三军从事兵运工作,长期忍辱负重战斗在敌人内部,1933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8年恢复组织关系,在其任师长的110师建立中共地下师党委,1946年任110师中共地下党委书记。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率110师5000人起义,被誉为“共产党最著名16位卧底”之一。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病逝。因曾被“国军”授予“少将师长”,故被战友和乡人戏称为“双料将军”。

廖运周最重要的传奇经历有两段,一段发生在抗战时期。1938年10月,武汉会战正酣。侵华日军淞浦师团被中国军队重重包围,处于包围圈之外的日军一部受命向东进攻救援。当这股日军援兵直扑德安时,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为确保全歼淞浦所部,除令5个师南下堵口子外,还令防御面过大的守军适当收缩集中。廖运周创造奇迹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他在隶属于汤恩伯军团的第110师656团当团长,刚刚于茨芭山成功地袭击了日军的辎重队,官兵们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廖运周却忽然发现四周友军已悄然撤走,自己的部队有孤军落入敌后的危险。为迅速脱离险境,廖运周当即决定656团火速西撤,追赶主力。一阵超强度的急行军,656团赶到了箬溪以西的小坳口。小山坳地处湖北、江西两省交界,公路在这里呈S型拐了两个急弯,中间是一座十几米高的小高地。廖运周一眼就看出这儿是一块绝佳的天然预备阵地。踏勘现场,廖团长又意外发现小高地后有一座弹药库,里面储存上万发完好无损的炮弹。廖运周迅速思考一番,果断作出决定:“我要把这些炮弹,都丢在日本人的头上!”他把部队和仅有的12门迫击炮布置在山坳两边,静静地等待敌军进入伏击圈。随着夜幕降临,远方渐渐传来沉闷的轰鸣声。不一会,几辆日军坦克气势汹汹地出现在山坳的第一个转弯处,后面紧跟着连绵不断的车队。待首辆坦克将近第二个转弯处,廖运周一声令下:“打!”同时打响了第一枪,山上的迫击炮立即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走在前面的几辆日军坦克很快冒出黑烟、燃起火苗,瘫在山口,把路口给彻底堵死了,后面的军车和日军顿时乱成一锅粥。廖团的迫击炮弹药充足,居高临下,一颗颗炮弹准确地砸在敌人堆里,血肉横飞,鬼哭狼嚎,侵略者被炸得摸不着头脑,两里多长的公路变成一条烈焰翻腾的火龙,山坳里被照得通亮。午夜来临,公路上已是死一般的沉寂,官兵们这才歇了口气。下半夜,他们居然就地美美地睡了一觉!

翌日,廖运周从容不迫地撤出了战斗。他们留在小山坳的,是被击毁的20多辆坦克,近百辆载重汽车,600多具日军尸体。自己却无人伤亡。这一仗实在打得漂亮,一时间轰动了武汉外围各个战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电嘉奖,称赞廖团“战果辉煌”。日本的《Malu》杂志也专门作了介绍,称其伤亡“超过当初攻占东北三省的全部损失”。

另一段传奇经历发生在解放前夕。1948年7月,人民解放军已经实现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历史性转折,刘伯承、邓小平指示廖运周尽早做好起义准备。为了关键时刻顺利实现率众起义,廖运周对无法争取的军官想方设法向上“推荐”,使其擢升离开所在师。淮海战役展开后,国民党军事当局决定110师所在的85军增援徐州的第12兵团即黄维兵团。二野领导与廖运周不谋而合,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战场起义的大好时机。11月26日,12兵团司令黄维决定次日集中四个师齐头并进,向双堆集东南方向突围。廖运周立即派人潜往中原野战军六纵报告情况,请求乘突围之机举行战场起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批准了廖运周的起义计划,指示六纵做好接应廖运周师的准备。考虑到四个师齐头并进,第110 师被夹在中间,两翼都是敌人,廖运周思谋怎样“调整”一下黄维的部署才好。此时,解放军在浍河北岸已布下一个口袋形的包围圈,静待国民党85军及黄维兵团上钩。不久,黄维兵团如期进入“口袋”。黄维绞尽脑汁想法突围。廖运周认为,110师举行起义时机已经到来。 是夜,廖运周来到黄维驻地,谦恭地向他请示作战命令。廖运周归属黄维兵团管辖以来,给黄维留下的印象极佳,认定廖是一位经过抗日战火考验的英勇善战的优秀将领,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打得响,不像有些军官那样畏缩不前,接到命令总是尽其所能。果然,前来领受任务的廖运周听说黄维计划突围,当即爽快地表示愿打头阵,为党国立功。廖运周说:“这次突围非同小可,如果长官相信我廖运周,我们110师的官兵愿以死效忠,请把最困难的任务交给我们。”“四个师齐头并进不如我师先进,如果我师进展得手,其他师可迅速跟进。如果不成,其他师还可就地据守,免被共军所乘。”危难当头之时,黄维听到廖运周这样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一时间,对这位忠心耿耿的将领感激涕零。在他看来,这是一场悲壮的诀别。陷入重围近于绝望的黄维明白,此次突围凶多吉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黄维恳切地说:“不愧是黄埔的老同学!你要什么武器装备,都给你。事成之后,我向南京方面为你请功。”一脸凄楚与悲壮的黄维拿出一瓶珍藏的白兰地酒,对廖运周说:“老同学,这瓶酒藏之久矣,多年没舍得喝,现在我敬你一杯,祝你胜利!”精明一世、满腹韬略的黄维哪里知道,这一安排使第12兵团最终失去突围机会,陷入了绝境。显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眼里的这位忠勇的国民党少将师长,竟会是一个隐藏极深的共产党员,并最终会将他送进解放军的俘虏营!

廖运周一脸肃穆,向黄维回敬一杯,双脚并立,一个标准的军礼后,转身而去,再没回头。

人生充满了戏剧性。廖运周和黄维可能自己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两人能够再次见面。不过,两人身份已大不相同。黄维是已经完成改造的前国民党战犯,廖运周则由黄维的部属变成了民革中央和台办领导。两人握手,几多感慨,几多兴奋!回想起淮海战场敬酒壮别的一幕,五味杂陈,不尽唏嘘。

掐指算来,廖运周厕身敌营二十载,那是怎样的心理煎熬和人生磨砺,需要付出怎样的心智与毅力?!

是信仰一直给予他力量,使他身处黑暗却能在内心拥有一轮火红的太阳,寂寞无助时不至于孤立无援,百折不挠,一直坚持到成功的彼岸。

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人生需要信仰,生活中不能没有信仰。有了信仰,才会有崇高而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

从廖运周的传奇故事,我们可对他的为人哲学、处世风格和性格特点有个大致了解:聪明机智,感觉敏锐,忠诚担当,刚直率真,生性慷慨,为人侠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廖家湾不远处的淮南古城寿县,古代时曾为楚国国都,楚人豪放、粗犷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精神,给了当地人文状态以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此地又位处淮河中游南岸,属于南北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带,几千年来受到楚文化、吴越文化乃至中原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这里的文化传统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在融合中蕴涵变化,在变化中彰显自立,人文精神状态呈现出刚中有柔、柔而不阿的特质。一般来看,淮南人都是深情且多情的,表面上温文儒雅,内心却是波涛汹涌。他们对朋友宽大体贴,嫉恶如仇,两肋插刀,乐于奉献,在决定行动时往往会表现的大胆积极,理智果决,重视公理与正义的伸张。古人云:“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廖运周的人生华彩,正所谓“偶然中的必然”,与地方文化的濡养浸润,密不可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许光达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地把廖氏战友从死人堆里扒出,千里护送回乡,并将廖家湾当成第二故乡,似也可从此切入觅到答案。

漫步在鲜花盛开的廖家湾村头,我对同伴说:“你们发现没有,廖家湾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栽花种草。”大伙细一打量,连呼:“还真是!”村前的花,有杏花、梨花、桃花和月季;屋后的树,有桂树、柿树、银杏和石榴。村前塘口中间有座小岛,岛上翠竹婆娑,古树高耸,枝桠间鸟巢杂陈,一群喜鹊欢唱其间。走进村内,各家各户小院整洁,窗明几净,已近中午,不少人家正在烧火做饭,见有人来,忙停了手上活计,把客往厅里迎。廖家湾真的与众不同,别的地方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有的甚至成了“空心村”,这里却很少有人外出务工,人来人往,鸡鸣狗叫,一派兴旺景象。进了一家,问主人:“几口人?”答:“4口。俩大人带俩孩子。”“4口之家住三层小楼?!”主人矜持地一笑:“俺们这里不像城里地皮紧张,自己盖房,图个宽敞。”原来,廖家湾旁有个廖家湾人开办的玻璃厂,男主人跟村里很多青壮年一样,都在那里当工人,女主人在家种田并操持家务。家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在外地上大学,一个在市里上中学。三层小楼一层是客厅、仓房,二层是卧房、客房,三层居然布置为书房,四壁墨宝飘香,书案文房四宝俱全,书橱中外名著琳琅满目。主人说,廖家湾书风昌盛,孩子自小热爱书法,这些藏书,都是孩子的至爱,别人触碰不得。主人还说,孩子假期经常邀同学过来,开展社会实践,交流学习心得,没有这么幢小楼,还真不够住!

眼看到了中午,婉言谢绝了主人的热忱留饭,踏上归途。阳光正艳,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正在拔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蜂飞蝶舞,香气馥郁。春天真好,秀色可餐,怎么看都是一片生机。可同伴却不这么看,他说,廖家湾就像一株秋天的老树,挂满了甜美的果子,每次来都收获满满。

一个人,一座城,一组文

——读赵阳的系列散文

吕树国

写下这个暧昧的题目,我一时茫然无措。我要说的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却是一个爱的故事。这话有点绕,明说了吧,一个人,是赵阳;一座城,是寿州。那么,这一组文,就是作家赵阳先生咏寿州的系列散文,表达的都是对寿州的爱,满满的爱,盆满钵满的爱。

讲真话,在下从来没见过哪个话痨,像赵阳一样,竟然对一个地方絮絮叨叨半辈子——看情形还将继续絮叨下去。作家都是无比热爱家乡的,忍不住都要给家乡写些文章,无中生有地讴歌赞美一番,就连在下这熊样子,仅仅是喜欢写几笔的文学中年,也不例外。但我顶多只能写上三五篇,可赵阳倒好,一下笔如壶口瀑布,井喷状,洋洋洒洒百多篇,这是怎样的碎嘴,怎样的表达欲,怎样的爱!或许,这就是作家与“文学中年”的区别吧。终于,这些“絮叨”汇成了两本书:《城墙根下》《寿州走笔》。

寿州,皖北的一座小县城,官方最引人注目的一句宣传语是,寿州“拥有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城墙”。便是这道绕寿州老城一周,全长7141米的古城墙,令赵阳魂不守舍了。你看,“从城墙东门走到城墙南门,是2246步;从城墙南门再走到城墙东门,是2248步。多出的两步,用于转身。”(《城墙根下》)这不是吃饱了撑得难受找不到消食的地儿吗?溜着城墙根数着步子玩,是不是神经?想像一下吧,一个一米八几的傻大个,迎着高墙下的小旋风,一边贴着墙根走一边念念有词地数着步子。或许还会因为步数多,怕记漏了,不时还得拿出笔和小本子捣个数字。

神经。

再看,“晚饭后,我喜欢独自漫步到这里(城墙),静静地躺在城墙坡的草皮上,看夕阳西下,先橘红,再暖橙,一点点变暗后,等待城墙上路灯明亮的那一刻。如果来早了,就仰望天空,看白云浮动……”(《古城墙下的春天》)好嘛,这次不傻啦吧唧数步子了,改目光呆滞胡思乱想了。是不是痴?不过,这场景想象一下忒有诗意:赵阳身材高大,春天里微寒天气,他大衣过膝,衣袂飘飘,玉树临风地望向远处苍茫的天空——真有点唐代诗人崔涂的“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的神韵。当然这是赵阳在城墙上站着的时候,躺着的时候不算。

是痴。

还有,“从南门顺内环,经照壁巷,借着星光,我们爬上了东城墙,东城墙上夜风习习,有几对情侣依偎在一起,见我们到来,便躲远了去。”(《小城人的幸福指数》)叫人说什么好呢,一大帮大老爷们三更半夜爬城墙,惊散几对鸳鸯。是不是喝高了?喝醉了?画面在脑海中展开:赵阳为首,众友随后,打着酒嗝,讲着酒话,吆五喝六。尤其赵阳身长六尺,加上夜空中的虚幻作用,显得更加闷实高大,保不齐人家鸳鸯误以为打家劫色的来了,便呜啦一下没了。可是赵阳却说,他们都是好人,夜半上墙,是为体验幸福来了。“坐在城墙的堞垛上”,眺望,城里城外,灯光闪烁,四下静谧,隐约传来远处的二胡的韵声。这次第,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确幸福得醉了。我读到这里,眼窝一热,很是冲动,也想揣上一瓶二锅头到城墙上躺躺去。

是醉。

赵阳是博爱的,不单单只爱这城墙。他的爱以城墙为圆心,以寿州县境为半径,向周围辐射。他爱护城河。据说寿州拥有护城河是全中国古城中的唯一,赵阳说“护城河是条浪漫的河”,他“爱在护城河边漫步”,感受“微风吹拂在脸上,带来若有若无的香气”,赵阳还说,“这种香气是古城特有的”,因为“来自路边的草,来自河边的树,来自远山的果,来自水中的菱,来自炊烟,来自白云,来自擦肩而过的古城男女。”(《护城河边》)有河流的地方,必有浪漫,我信。自古大河流域就是文明发源地,面水而居,也是理想家园。河畔土壤湿润,繁花如锦,香气馥郁,我也信。但他说那是古城特有的,自恋了吧,矫情了吧,别的地方就没有?我家门前小水塘边就有。这一段虚实相间,真真假假。遇到一个姑娘,仿佛在大明湖边邂逅了夏雨荷,一厢情愿地把护城河和河边的亲水平台写成了伊甸园。可别恼,这我理解,寿州是赵阳的家乡,家乡于作家如同情人眼中的西施,爱到深处,便不客观了,哪儿哪儿都好看,啥都中意。性情中人皆如此,何况作家。

赵阳还爱春申广场,说这里是“小城引以为豪的地方”;除了春申广场,他还爱飘香的豆腐街,爱烟火袅袅的市井,爱城外的田野,爱神秘的八公山,爱古朴的隐贤镇,爱浩淼的安丰塘,甚至爱尿骚扑鼻的厕所;除了景与物,他还爱寿州的芸芸众生,爱深邃的历史人文,爱与流经寿州的淝河水一样悠长的岁月……

赵阳咏寿州的系列散文,从自然景观到人文风情,从阿猫阿狗到市井俚俗,无不在其描摹范围之内。他以或优美或幽默,或调侃或沉郁,或豪放或细腻,或抒情或自嘲的笔调,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千年小城,呈现了寿州的古雅风貌,淳朴民风和幸福生活。他像一个农夫一样勤奋地锄耕在寿州这片热土上,终年不辍。行文至此,我想起美国的小说家福克纳穷极一生都在抒写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并享誉了世界。而赵阳正值华年,相信他的锄耕岁月还将继续。或许将来的将来,我们的文学史上,也会有赵阳和他的寿州印迹。

如您所料,在下这个小文是明目张胆的欲扬先抑。赵阳的神经、痴、醉、自恋、矫情,都缘于对寿州的爱,并以爱的名义汇成了一组文,集成了两本书,结出了硕果,爱出了境界,着实令人拍案。赵阳正儿八经的工作是在机关里,众所周知,我们这儿,混迹于此,事(俗)务缠身,便基本上活不出完全的自己了。可赵阳偏偏在这俗事不绝、俗多雅少的环境中,生生地开辟出一片大雅来!有人说了,老赵浓眉糙脸,锤鼻掀牙,江湖人称“赵大牙”,何雅之有?知您是在故意开玩笑损人,人不可貌相不是?小鲜肉也多恶劣之人,像在下这般鄙陋者也多良善之辈。他的雅,不在脸上,在他的风姿里,在他的骨头里,在他的爱里,在那两本书里。谓予不信,您翻翻瞧。[1]

作者简介

赵阳,安徽寿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常务理事

参考资料